2017年4月2日打卡
(图文并茂的日记本,今天开启了。就好像明星出书一样,字不够图来凑。以后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码字,就把自己一天生活的主要轨迹,用图片记录下来。我终于下载了讯飞语音,必须挤出时间把日记坚持写下去,然后再重新开启我的计划,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不管前路多么艰辛。最初的梦想,决不能半路就返航。)
周日,天气热的不像话,简直就像越过暮春,直接来到夏天一样。清明小长假之前两天,子冉夫妻俩就商量好,第一天先回金歌的娘家祭祀先祖扫墓,小猴子的奶奶住在家里也这么长时间了,也挺想回老家去看看,顺便把她送回家住几天,接下来的第二天,回子冉的娘家去扫墓。天气预报第三天有雨,所以就另行自由安排,如果雨不大,就出去玩儿,如果下的雨大就呆在家里休息。
小长假第一天,全家早早起床,收拾停当,然后就驱车向老家驶去,一路上春和景明,全家人心情格外舒畅。乡村的田野,这个时候正是好看,绿油油的一望无际的麦田,间或还有金黄灿烂的油菜花在竞相开放,公路两旁,有绿化工人正在栽种冬青树苗,花坛里,桃李杏、海棠花、红花梨……正在热烈的开放。
车里的小猴子,也异常的活泼,在妈妈的怀里,姐姐的腿上来回的跳跃,蹦达,一般的小玩具已经完全吸引不了他的注意了。他对姐姐手里的英语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要抢过来,小玫瑰怕把自己的书给撕坏了,然后就拿出自己用过的一本书给他看。
终于回到了老家,在街道上,胡同口,都遇见邻居们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下了车金歌哥跟他妈先回家,子冉抱着小猴子跟在后面,先往相邻的另一个老院里头拐了一个弯儿,那里井然有序的栽种着青菜和树苗,阳光下那些绿植生机勃勃,绝非城里的盆栽所能比的,让小猴子看看农村这青翠欲滴的新绿,刺激下他的视觉发育。
老院儿的东墙根儿,种着几棵香椿树,本来是两大棵,时间长了,墙里墙外,憋出几棵嫩芽儿,变成了好几棵。北方没有香樟树,香椿树倒是不少,香椿树是非常实用的树,除了拥有其他树所有的优点,它初生的枝叶在春天,还是一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民间有“四鲜”:新娶媳妇,香椿芽,头刀韭菜,嫩黄瓜。椿芽的地位,仅次于处子,由此可见它是多么的珍贵了。每年的清明前后,头茬椿芽就能采来吃了。只要某一年吃过,肯定再也难以忘怀,年年到这个时候,都惦记着这事儿。子冉娘家老宅子院子里也有两大棵香椿树,不说别人,子冉的一个表弟整天惦记着这件事,一到这个季节,就该来舅舅家走亲戚了,来了以后不说三不说四,搬着梯子就上树了,把树上的够个精光就走了。要是他自己爱吃,也就罢了,叫他吃敞开肚皮他能吃多少呀?他都送礼用了。给谁送礼?各级领导各一份,老丈人一大捆。
所以春天刚出的第一茬儿香椿芽是至上的美味,可遇而不可求,怎么吃都好吃。可以用水焯过凉拌,可以打上鸡蛋加入调料用油炸炸成翠绿的披萨。……香椿又分红香椿和白香椿,论味道和营养价值,红香椿都要高于白香椿。他们家的香椿树就是正宗的红香椿。
在老家带上祭祀的物品,然后他们就又驱车向村外的公墓驶去。公墓位于村子的西北方向,距离比较远,大约有三四里的路程。一望无垠的田野上,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像一条白色的河流穿行其中。到达目的,他们按次序给各代的先祖献上贡品和香烛纸钱。这还是小猴子第一次到祖坟来,还好奇的东张西望,本来他们正在瞻仰墓碑上刻的碑文,忽然附近别的扫墓人,放起了烟花爆竹,那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在空旷的野外显得格外惊心动魄。子冉慌忙掩护着两个孩子,向前面不远处的河堤遗址跑去,寻求庇护。她不由想起如果战乱的时候在枪林弹雨中,作为一个母亲在这样的灾难面前真是有心无力。
因为金歌的老家临近河道,是好几个水库的泄洪区,所以先祖们生怕良田被淹,到处都是高筑的河堤。想当年在科技机械都不发达的过去,在需要保护的良田四周都筑起这样的河堤,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时间和精力。
来到河堤上暂避一时,不由自主的,又在河堤上寻找起一种叫茵陈又叫白蒿的植物来,因为当地是沙土地,所以是这类植物的喜居之地。民间谚语道:三月茵陈四月蒿。说的是农历三月的时候,这种植物名曰茵陈,它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养肝护肝,清热解毒。到农历四月,它就被称为白蒿,药用价值就降低很多了。早年间这些堤坝上遍地都是,可是现在人们的养养生意识普遍加强,村民没事就拿着小铲子不停地挖,做蒸菜,炸丸子,泡茶喝,吃不完的还拿到城里去卖。现在这种好东西是越来越少了。需要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挖。子冉突发奇想:何不趁秋天他们结籽的时候,遍地播撒人工种植吗?这样不就省事多了。
扫墓结束以后,到街上找了个小饭店,简单吃了一顿午饭。子冉吃的羊肉烩面除了有点儿清淡,味道还不错。他们几个报的一个鱼香肉丝比较差劲。
因为附近发现大型煤矿并且开采,成为矿区塌陷区,附近有好几个村子都搬迁走了。塌陷的村子,田地都变成了波光粼粼的大湖,周边有很多人经常周末没事的时候到那里垂钓。他们今天正好路过,也想去看一看。
看完大湖,慨叹着村庄沧海桑田的变幻,他们就打道回府了,回家以后都是累的要命,干脆都上床蒙被呼呼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