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写过一篇旧文,叫做《情绪,是一种资源》https://www.jianshu.com/p/3a96940eb6a3
里面提到了一个被两个部门的同事气哭的前同事,Rebecca的故事。我记得那时她抱怨的话,大致是:他们都在针对我。这句话让我思考了许久,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灵感。细心地观察后,我发现类似的话在工作中非常常见,比如:
"明明大家资历一样,为什么升职的是TA不是我,是不是老板偏心?"
"同事老是不愿意配合,我也没办法!"
"客户的需求改了一次又一次,这是在故意针对我吧?"
概括起来就是:我是环境中的受害者。因此,我将这种心态视为受害者心态。这是一个常见的思维定势,它意味着我们不相信自己能获得掌控感,无法为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责任。而对于内向敏感者而言,危害更甚,因为我们对情绪的反应比不敏感者强烈,由受害者心态产生的负面情绪,需要我们调动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处理。
显然,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我们需要去克服它,化被动为主动。" 当你打开搜索引擎,发现方法很多啊:纠正认知偏差、进行自我关怀等等,其实我们自己也知道,用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处理问题、完成自我进化。然而,知易行难。比起实操的方法,更难的是心态的重建。
首先,我们倾听受害者心态的由来。受害者心态的本质是:逃避责任,"不是我的错,都是别人的错,环境的锅"。你会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明明我们自诩是一个对工作充满责任感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可见,在受害者心态作祟的时候,虽然我们的行为看起来不合逻辑的自私,但这是天生的傲慢,而是对过往负面体验的防御机制。内向敏感的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我们会对许多不愉快的经历做深度处理。经由我们加工过的经验,就成了我们面对新的问题时的保护伞。那个被保护起来的我们,正是觉得职场是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所以才害怕被恶意地对待,急于撇清责任。
所以,看到了吗?受害者心态的背后的情绪底色,是害怕,而害怕的背后,是一个不恰当的假设,即职场是个危险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推翻这个假设就行了。好在这很容易:我们又不是狩猎场里待宰的羔羊,干嘛感到恐慌呢。工作,是我们参与社会的途径,也是我们塑造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过去的经验应对当下的环境。在这许多经验中,有不少是建立在摇摇欲坠的错误假设上的,改变的第一步是:我们推翻这个错误的假设,认同新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