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几周,身体终于不堪其扰,低烧三天以示尊重。估计是上火,没什么别的症状,就是头疼、牙疼。伤身亦攻心,时不时的疼痛惹人烦躁,戾气近乎结晶。
承这浑浊戾气厚爱,精神涣散、效率下降、无差别犯混。所幸没衍生什么接受不了的后果,过去也就过去了。
“戾气最非利器”,算是句为了凑出“lì qì”谐音而作的正确废话。作为结论,这句话应该无需过多论证。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器”向来服务于“善事”(做好一件事),也即,帮助(甚至是决定)目的达成的,谓之“利器”。
戾气招致的情绪波动是无序的,有点像冲动,只不过比冲动更冲些,其与目的达成往往背道而驰,还可能伴有对自己或他人的(二次)伤害。即便目的是搞砸某事,有序的搞砸也能使无关风险得以控制,一些“大智慧”正是如此。
既然如此,花些笔墨探讨如何应对戾气或许还有些价值。大体上无非两种应对方案。
一是“以不变应万变”,即应对方案就是不予理会、不去应对。私以为这个应对方案简直妙哉,我行我素,漫长时间自会将它消耗殆尽,免去与戾气的艰苦斗争便可置身其外,何乐而不为?只是这方案可能不适合大部分人,至少不适合我。因为至少目前,我想扮演好我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在工作中当个趁手的工具人,在父母前当个省心的大孝子,在老婆旁当个可靠的顶梁柱。说白了,想要正面评价,想要认可。想得到的多,自然得失去些,我行我素的自由也是其中之一吧。
二就是正面应对了,其实就是消化、排解。如果各位有什么好方法或体会,欢迎评论分享。浅见如下:
首先,正视戾气,减少内耗。
这不是方法论,而是价值观。生而为人,基于各种原因产生戾气实属正常。无需追求一生无戾气,更无需因戾气的产生而自我怀疑或否定,这般苛责有违人性,实属内耗。如果不能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去认可会产生负面情绪的自己,又如何享受正面情绪扑面而来时的如沐春风?
其次,内部消化,控制外溢。
暂不与他人交互,以相对静的方式,将戾气吸收。我想,此时主要发挥作用的还是时间,“时间自会抚平”嘛;人所做的,无非是使用些手段来调整自己对时间流速的感知。经验来看,做喜欢或有趣的事是白驹过隙,做讨厌或乏味的事则是度日如年。因此,一个看似逆天的观点产生了:当你的可支配时间不多,需要尽快消化戾气时,可以去做点讨厌或乏味的事情。当然,这只是个片面的观点,诸多因素未考虑其中,没有普适性。但这么有趣的观点不试试怎么行,我愿意拿自己当小白鼠,下次戾气时试一试,届时与大家分享这“火上浇油”的滋味,哈哈,也没准阴差阳错成就一段厌恶疗法呢。主流回来:还是建议做一些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如果有时间,读读名著,听听杰伦,追追好剧,瑜伽冥想,这些都是不错的清净选择。
最后,向外排解,注意分寸。
发泄,总的来说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人或对物使用一定“暴力”。对物,比如一些解压神器,捏捏乐什么的;如果条件允许,找个空地摔盘子摔碗也未尝不可。对人,比如一些对抗类的运动,1对1的,拳击、击剑,或者多对多的,篮球、足球,都可以很好达到发泄效果。以前有个排解压力的段子,说“去超市捏方便面”,这不仅不道德,还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断不可取。如果你排解戾气的方式在规则之外,规则便不会保护你远离他人戾气。
点到为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