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2)
——关于版本
崔满红
《道德经》,首称《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等,俗称《道德经》被后世认同而广为流传。
一、《道德经》世称奇书
——元朝时有人梳理了先秦以来注释和研究《道德经》的成果,超过三千余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少于一千种。元之后,没有人统计——不过有学者讲过这样一句话——不出版《道德经》研究成果的国内出版社,还算不上成熟的出版社。就我这样一位《道德经》的业余爱好者,书架上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道德经》注研本也有几十种。
——这样一本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国际上各种文字的翻译版本之多居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有人不完全统计,几乎国际上所有的文字都有《道德经》译本——除了圣经,恐怕也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了——国际影响之广,弗远无界,而且这种影响还在不断延伸着、传播着。
——老子之后,尽管秦始皇为了一统天下统一思想的焚书坑儒把《道德经》列为第一禁书,但是,禁而不绝的《道德经》流传后世却形成了十多种版本,不仅不同版本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各种版本都有大量的信奉者、注研者和认同者,进而影响越来越深远,《道德经》思想之博大精深和不朽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历史上《道德经》注者如云,甚至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等皇帝为其作注——《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等注本还成为后世认可的精品,被注研者引用。《从<老子五千文>到<道德真经>》一文说: “从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撰《解老》、《喻老》,河上公者流用神仙家观点解释《老子》开始,历代注家不绝,各以自己的主观见解来解释和阐发《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舍之间,互有同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国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对《道德经》,都能讲出一番深奥的道理来——不同角度解读《道德经》的过程,形成了道家学说完整而深邃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人类几千年。
叹为观止哦!
二、通行本、帛书本与楚简本
要读《道德经》,就有一个版本的选择问题。我也做过多次选择,就我的资料所限,和大家交流一下《道德经》的版本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来读,是一个《道德经》入门的简洁而有效途径。
(一)汉代以来的通行本
通行本《道德经》主要指严遵本、王弼本、河上公本、傅奕本、皇帝注本等传抄本、校勘本、注疏本。通行本《道德经》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缺点是文字改动较多——这可能与他们所依据的《老子》写本有关,也有可能是以讹传讹。通行本《道德经》“道经”在前,“德经”在後,这一点是区别於帛书本《老子》的。
——傅奕《古本老子》
傅奕(公元555—639 年)唐初学者,精于天文历数。傅奕本,之所以称为“古本”,是因为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公元574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墓所得“抄本”,其时代应该和我们后面要介绍的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接近。
傅奕参考了九家注本进行整理,校订为《古本篇》,共 5556 字,与帛书文字有许多类同之处,但体例按通行本,《道经》在《德经》之前——这样的体例已经脱离了汉代之前的“下上”结构(次要的在前、重要的在后),形成了汉之后遵循的“上下”结构。此书现存于正统《道藏》中。
据专家考证,傅奕本保存了较多的古句、古语、古字。傅奕本有许多优点,但因其是根据几个旧本参校的,这些旧本本身就存在不少讹误,且傅奕本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改动的地方也很多,存在讹文、衍文、脱文、倒置的情况,并且有些篇次及文章内容也非《老子》原貌。通过一些专家的帛书《老子》勘校,发现书中讹误确实很多。
——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是历史上真正的隐士,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记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根据一些史料的比对,应为战国时期人。
《河上公章句》是现存成书较早、影响较大的《道德经》注本,据考证是汉桓帝或汉灵帝时,黄老学者假托河上公所作。
原注不分章,没有字词考证,重在解释老子意旨,以极简单的语言阐述《道德经》义理。主要内容是以汉代流行的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善生的观点解释《道德经》。具有注文简洁清晰,意境空灵,说理透彻,平铺直了、语言朴实流畅,平易近人的特点。
——王弼《老子注》
王弼(公元226— 249年),曹魏经学家、哲学家。是中国哲学史上光照后世的一颗巨星——虽然小伙子23岁及去世。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老子指略》等。《老子指略》是王弼对《老子》所做的总体性注本。
王弼的《老子注》对后世注解《老子》影响很大,而且自王弼注解《道德经》之后,经学章句之风开始衰谢,魏晋玄学之风大兴。
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有学者认为王弼的《老子注》曾经是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为止。
(二)马王堆帛书本
帛书又名缯书,是中国古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已出土的有楚帛书和汉帛书。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在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了甲、乙两种写本的帛书《老子》。根据书中字体、避讳、纪年以及墓葬年代(前168)考订,甲本抄写时间较早,在秦汉之际所写,理由是字体近篆书,又不避汉高祖刘邦讳;乙本抄写时间较晚,为汉初至汉文帝初年所写,理由是字体为隶书,讳“邦”为“国”,但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讳。
帛书《老子》甲本是目前发现的内容相对完整的一个早期写本,只是这个写本的文字残缺较多。帛书《老子》乙本应该是帛书《老子》甲本的避讳改动本,其完整性比甲本要好。但部分文字的改动,却背离了帛书《老子》甲本的本意。这或许是抄写者参照了其他古本《老子》,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校改过。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简本《老子》出土,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一些专家认为,帛书甲本“老子”,则是迄今为止文字最简洁、最权威、最系统化的《老子》版本!。
(三)郭店楚简本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早《老子》是郭店楚简本《老子》,抄写时间约在公元前374年之前。
楚简本《老子》,按其竹简的长度及编连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篇,全部内容只有今本《老子》的三分之一。其中,简本丙中的一个章节与简本甲中的一个章节内容基本相同。说明收藏者收集的《老子》资料可能来源不同,内容也比较散乱。楚简本《老子》文字古朴,甚至可以说生涩难懂。只有通过参考其他版本的《老子》才能够解读。但这也正说明楚简本是一个受後人改动最少的《老子》写本。读过楚简本《老子》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它的“原汁原味”。
楚简本的出土,彻底解开了儒道之间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或误区。
两千多年来,通行本第十九章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等内容。这样的内容诋毁儒家倡导的仁义,甚至直接攻击对方的核心——天地、圣人,这样的内容,造成自汉以后儒道两千多年的对立和世人对道家思想的诟病。
郭店楚简该部分的内容是“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孝慈。”这样记载解开了儒道的思想对立之争,而且揭示了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历史渊源——应了老子的一句著名论断——“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在《道德经》的众多版本中,这样的差异有很多,主要原因是,注研者出于老子为代表的史官派“入世说”和庄子为代表的隐者派“避世说”两种不同立场和思想传承,必然会形成对道家学说的不同解读,《老子》甲本之后,在不同的发展脉络上——出现不同的补充和修改的版本,也就成为自然。
三、适合入门的当世注译本
当世多数人古典文言基础较薄,辨识甲骨文等汉字的能力几乎为零,不仅考究古本基本不可能,阅读以上通行本或古本,也却有很多难处。所以,根据我的阅读经验,选择当世注译本,作为入门还是一条可行的捷径。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本我翻倒过的几个当世注译本。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台湾学者)
本书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本人多年研究心得,对《老子》作了全面介绍。它以《老子》原有篇章为序,先引原文,再加注释,而后是今译,然后是引述。
陈本,注释通俗易懂,今译文字优美,注释、引述学术容量大,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读本。
——《发现老子》(杨润根)
《发现老子》是作者以当世的哲学整体思维或系统思维为指导,运用美学的系统联想与情境体验的方法,将自己沉浸到《老子》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章节所指示的实际的情景之中,试图真实地、令人信服地发掘《老子》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章节的的本来意义,从而展现了《老子》一书作为一部最伟大的哲学著作的真实面目。
杨本,提供了一个充分利用当代学术成果,解读古典的学术路径,值得仔细研究《道德经》的读者借鉴。
——古本老子《道德经》新解(何新)
何新先生的《新解》,通过“老子真谛”、“郭店楚简古本老子述要”、“老子通解”和“帛书老子甲、乙本复原及傅奕本《老子》对照”等几个方面的介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道德经》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几个古本对照阅读的版本。
何本,既是作者学术成果的展现,也是对老子古本和通行本解读的一个总汇集,而且提供了几个版本的内容对照,所以,既有思想参阅意义,又有工具书的价值。
亲爱的朋友,全世界有点思想的人都想或正在读《道德经》,你不能不读了吧!
那天想起来想读了,就去书店走走,随便翻翻书架上琳琅满目的新书,或者到“当当”等购书网逛一逛,一定有一本是适合你的——而且要顺便买一本能够讲解字源的字典回来,然后,沏一杯茶或冲一杯咖啡,坐在眼光明媚的窗前,你就可以开读啦!
读来,你一定会有心得,期待我们的交流!
以上的文献梳理和观点,大量参阅了古今学者的学术成果,作为读书笔记的形式拿来交流,所以没有做规范的引注,请见谅,在这里一并谢过。如果有不妥之处,文责还是要有我自己来承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