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顾名思义,格是指格式,律是指韵律。
我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遵从固定格式和平仄韵律,写出来的就是格律诗。
而诗是个大概念,并不只有格律诗这一种。
诗歌分为古诗和现代诗。现代诗是以白话文为基础的诗体,而且诗体以自由为大旗,连押韵都不一定必要了,更不要谈平仄格律这些镣铐,所以写现代诗是不用考虑诗歌格律这个问题的,只需要情境饱满就好,念不念得通畅,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那是不是写古诗就一定要懂诗歌格律呢?
也不一定。古诗以唐朝平仄格律的产生作为分界点,区分出讲平仄格律的近体诗和不讲平仄格律的古体诗,也就是古风。古风不讲平仄格律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还没有平仄概念的产生,所以虽然在音韵上自然地遵守抑扬顿挫、高低错落的发音规则,但是是自发的,不规范的,不能纳入平仄格律系统。
所以我们在写古诗时,如果平仄随意、押韵宽松,对仗不严谨,长短不一致,这些也都不是问题,这就是古体诗而已。
只有严格遵守平仄格律(平仄、韵脚、对仗、文法)的诗才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和排律。后来还有词牌,散曲,这些虽然不是格律诗,但都是格律体,也就是说在句内发音是遵守平仄的,同时古体诗也进一步变化,如果古体诗的句子都合格律,只是句式有长短,我们也称之为“律古”。
格律产生并成熟规范之后,在有意无意间引导了所有格式中国古诗词的创作方向。包括后来产生的现代诗,同样有闻一多倡导的“新格律体”,讲究汉字的音韵美和情境美。只是到了当代,现代诗已经完全抛弃了格律和新格律体,成为只靠白话文修辞方式来表达情感的诗体,偶有押韵,重在情感的积蓄和喷发,汉字本身的音韵美感已经不再是首要考虑了。
那么再看标题: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诗?
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诗以言情,诗以言志。当你有些情感需要抒发出来的时候,你就可以写诗。懂得诗歌格律会让你的诗歌在意境营造上更幽深,在发音上读起来更顺畅,更上口,但是不懂也没什么大关系,你在吟诵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遵守音韵规则。因为一句话念起来都不顺口,还算什么诗,就算写出来,人家读一遍也就扔到垃圾堆去了。
只要不标注咱写的是“七律”、“七绝”的近体诗规格,没有人会去计较写得到底是不是符合平仄格律。因为格律本身就是近体诗才需要遵守的规则。我们大可以写现代诗、写古风,丝毫不会影响感情的表达以及诗歌打动读者的魅力。
古风作品,经典何其多也。
但是不懂诗歌格律就不要写近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