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争春务实干,不待扬鞭自奋蹄
——读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这是我读一整套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剩下的倒数第二本,它是一本一如既往的只有题目、要点提炼和没有细致梳理、排列内容纲要的,却有着用语言细致描述孩子们做的一件件小事、乃至是各个年级需要看的书目都有细致具体罗列的图书。
看这样的书,多了亲和——像一位长者像你娓娓道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怎么样把需要关注的内容和可以做的内容想到、并在孩子毫无排斥甚至是非常乐意的状况下来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像这样做了于孩子的学业、个人成长有什么好......
看这样的书,有了方向——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在张弛有度中发挥最大效能?
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什么叫和谐发展?他说:“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性格在积极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和显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看这样的书,有了定力——要做到让每一个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就需要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就是这句几十年以前的想法、做法,如今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正在火热的持续推动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里智育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智育不等于简单的传递知识。学生获得知识是为了增长智慧、增长才干,以便于以后能创造性的工作,造福于人类,同时成为一个精神充实、文明幸福的人。知识不是为了“储存”,而是为了“流通”——此为课改的目标从双基到三维,再到素养目标的又一实证,给人持续推进的定力。
看这样的书,有了法力——“形象的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德育离不开智育,要防止教学与教育脱节——要在传授那些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知识时,去触动学生的思想,将知识转化为信念,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术就在于解释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学校要达到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鼓励他“超纲”;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样入迷的课外制作活动;三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爱读的书。
“揭示知识的教育实质,将知识变为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里与教学过程无直接联系的教育工作做得如何,取决于学生在他们的人生实践中形成哪些理想信念,取决于他们的社会行为有着怎样的道德特征,也就是他们的道德土壤的培育问题。”五育——德智体美劳,德首,但缺一不可。
看这样的书,有了动力——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使每个青年男女在道德、智力、实践和心理上做好劳动的准备,揭示每个人独特的天性、志趣和能力。让从学校走出的人具有较高的劳动素养,他们不仅能够创造财富,也能改进劳动,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所在。也是教师的教学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走向五育并举,教师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全面看待学习,教师和学生体会到学校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体会到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所在。
和谐发展意味着人可以成为:首先是物质生产领域和社会精神生活领域的创造者;其次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再次是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守护者;然后是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和公民,最后是基于崇高道德的新家庭的组建者。孩子未来成为父母的可能性远超成为科学家的可能性。教育追求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不仅在今天,而且在未来都能领悟到劳动的幸福。
这本书一共七章: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取得教学教育工作成功的保障;学校的物质基础和学生周围的环境;关注健康和体育;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
团结一致使得目标相同;物质基础和环境的保障使得师生不为环境所影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创造性的劳动——这在苏霍姆林斯基其他的书中都有类似这样的描述: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动物的饲养、动物食品的制作、优化,比如草如何晒才能留存更多的蛋白质;让孩子自己动手种植物,包括收集种子、种植、植物所需肥料的制作和收集、运输、播撒等,甚至还有进行种子的优化与播种方式、土地湿度与播种机器的最佳匹配度、如何提高产量等等;关注健康和体育,让孩子们在正确目标的引导下,家校社协助育人的过程中,保有强健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来参与到德育、智育、劳动教育和美育这些分开写、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法分开的各种“育”之中。
1969年,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主题团和苏联部长会议向全苏教师代表大会的贺词第15页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教育目的和理想是,由我们发放通向未来生活通行证的青年男女的精神面貌应当达到我们党和政府的如下要求:“学校应当向每个走向人生道路的人传授符合当下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要求的、合格的普通教育,使青年一代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国际精神,使青年做好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准备,锻炼坚决抵制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任何表现的能力。”
时代的变迁使得这段话里面的一些内容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但学校的任务不变——向每个走向人生道路的人传授符合当下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要求的、合格的普通教育;初心不变——使青年做好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准备。
面对块块荒田,老牛亦解韶光贵,都能深耕细作走东西,作为新时代的老师,面对祖国的未来、可爱的孩子们,有着前辈们丰富的经验积累,更加应该为教育事业,惜时争春务实干,不待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