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这不是一档深夜综艺节目,不会出现天天兄弟,题目也没有喧哗取众,毕竟没有借用成甲老师的《如何工作三年获得十年经验》作为标题,那样的标题大多都是UC主编吸引读写的招数。如果你看完标题还能点进来,我想我已经成功了一半。
坚持输入才能轻松输出。假期期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今天又可以开始活动开来。今天要谈的是两个想法:1,读《好好学习》的准备;2,行为的传播性。
第一个想法,关于读书的准备。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善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管理,那么,阅读并思考《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精进指南》这本书将会对你有莫大的帮助。
拜读之初,深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谛,书中提及的道理和学习方法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但其中庞大的信息量也需要慢慢地消化吸收。
那么,我们可以一起来做好读书前的准备。就如《人性的弱点》中所建议:要想学习技巧,先要培养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掌握为人处世原则的欲望。同理,学习“学习方法”,也需要培养渴望进步,积极进取的欲望。
想要获得作者的学习方法前,最好深入理解序言和引言的内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阅读《好好学习》这本书是必须时刻带着思考的,速读的做法会使每一行字都变得毫无意义。
序一和序二中都引用了作者关于“临界知识”,“术从简,道从心”的观点,又融入了作序者自身的独特见解;作者成甲老师的自序更是蕴含着清晰的思路,从富兰克林13个道德准则的养成、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演讲,到自身认知系统的形成和分享。三个序言之间环环相扣,大致上形成了整书的基本架构和内容。
引言部分则是作者以其学习方法论再次定义了“知识”和“临界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方法冥定了基础和铺垫。
至于品读序言和引言的收获,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还等待读者亲身探讨,在深入学习的途中,扶摇直上。
第二个想法,关于行为的传播性。
行为像思想一样具有传播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更为直接。
分享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平日沉默寡言,不喜欢吵闹的朋友,由于被身边人频繁播放的音乐和视频声音所影响,现在他也喜欢将手机音量调至最大,正如此时此刻一般。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模仿行为,他做出这样的动作时大多数是潜意识使然。正如古人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待在一个吵杂的环境,一个人很自然地也跟着“吵杂”了起来。
行为是会传播的。当你有着积极向上的欲望时,只需要往学习目标靠拢,很大程度上会得到帮助,但不代表着就会成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寻找志同道合的群体,行为上有可能就会趋于相同,提高精神上的契合度,则更有利于获得身心的愉悦。
行为的传播是潜移默化的,它不需要像思想那样进行过滤筛选,整合后吸收,它更像一种习惯,在生活中默默地产生影响。
今天关于读书和行为的想法先到此,若有误区还望指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