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沟通中,“假如”这个词似乎不经意的被频繁使用。
一个是“假如”事实可能存在。常常在大家各抒起见时,无数“假如”就被用于反驳对方亦或是说服对方,就看谁能口若悬河的用“假如”造出无数个排比句,炸的对方举白旗。其实哪有那么多“假如”啊,只不过因为都是未知的,庸人如我是没有足够的自信说,我绝不相信这个“假如”会成为可能。天晓得我一定中不了彩票呢,总有个万一不是,所以偶尔买个彩票,幻想“假如”我中了一百万后的生活,就是在梦里也能一梦解千愁啊。
另一个是“假如”事实不曾发生。这个可就特别多了,因为人啊总是没法满足,人的心要是能填满,那估计一个地球都不够装的,为什么呢,不是思想无边界嘛。曾听过一本书叫《离太阳最近的树》,作者是一位心理学者叫毕淑敏,我很喜欢她的文章,特别能够触动我的内心深处。文章有一处,是她跟学生讨论生与死的话题。这个话题往往都是人们忌讳的,活的好好的干嘛想到死了。但是我们心里都知道,生和死从来都是一对。我那段时间也在想,“假如”某一天我面对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会如何安排那短暂的时间了或者还没做出反应就已经发生,该怎么办?我也没有答案,但想着“假如”那一天来的时候,我不希望成为任何人的麻烦。犯错亦或者错过于我是很家常的事情,但是我总不爱说“假如”,因为究其根本就是我未变,即使再多“假如”,还是会经常的昨日重现。这便是为什么明明在不同的时间段,却总能看到从前的在现。很多时候表现的对很多事情无所谓,所以我们对“假如”也就没有太感冒。当我们真的渴望“假如”的时候,可能就我们真的在用心去祈望了。因为不美好,心有了缺口,所以用“假如”来填补。有时候“假如”就像止痛药只是短暂的忘记痛,但是药过之后,还是要承受直到习惯,有时候“假如”就像感冒药,一剂下去,也就清醒了。
但是现在活着本就不容易,忙里偷闲的时候,放下手机给自己造一组“假如”的排比句,给自己的未来生活花点花花草草的,也不失为一种享受吧,我觉得。反正现在已经是将近凌晨12点了,我的“假如”便是明天天气预报属实,那么早上我便一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