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与往年完全不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们很有默契的开启了“远程拜年”模式,一大家子人在一个群里聊的热火朝天,话题从近况到每个人的变化,最火热的话题永远都离不开孩子。
家族有几个小辈正在读初中,马上面临的就是中考,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场抉择。好几个堂哥堂姐都说自己的孩子成绩起伏特别大,倒不是孩子不用功,而是一到考试就“犯浑”,平时做的很轻松的题,考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做不对。
有人说是孩子压力太大,考试紧张;有人说孩子太荒唐,不认真审题,等等。
这让我想到我的学生时代,90后的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那时候最常听到有关考试的话题就是:某某某又晕堂了。
记得还是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学习很好的同学,每次考试都位列前十,自从上初三,考试成绩就特别不稳定,就连老师也很费解。经过老师和同学家长的沟通,才知道这个同学一到考试就“晕堂”,才导致成绩起伏大,不稳定。
“晕堂”、“考试焦虑”
“晕堂”是我们老家的俗话,也就是一到考场就紧张,脑子里就像灌了浆糊一样,晕晕乎乎,明明自己会的东西变得看不懂。
自打自己升级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提高,才发现这样的现象在现如今的孩子身上更普遍,甚至很多孩子碍于“面子”,从不将自己的情况向老师和家长反应,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尤其是在某一科的考试中更为常见。
心理专家总结出,普遍存在于初中学生群体中的这种现象是“考试焦虑”,是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通常发生在初中生面临升学和考试成绩压力较大的学生当中。考试焦虑无疑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
教育专家认为,孩子一旦产生考试焦虑,就会对考试产生逃避、无法集中注意力、紧张、暂时性忘记所掌握的知识等状态,最终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智力产生怀疑,如不加以引导,则会形成恶性循环。虽然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产生的结果都是消极的,对孩子学习不利的。
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汇总
最近这几天跟身为老师的表姐聊天,说起了家族几个孩子考试“晕堂”的事情,她也向我讲述了她们学校的一个案例,可以说把造成考试焦虑的原由都体现了出来。
表姐讲述的孩子名叫小海,是她们学校初三的一名学生,过完年再开学就是初三下半学期了,即将面临的就是对他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中考。
小海自读初中以来,学习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几乎不用老师督促就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在班里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他的家庭条件不怎么好,可以用“艰苦”来形容,小海的父母对他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几乎没有玩的时间,还要在学习之余负担一定的家庭劳作。但是小海自己很争气,也特别懂事,知道自己比别人条件差,就拼命用功,想着将来能靠自己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
自从初二下半学期开始,学校就已经在加强孩子们对于中考的准备,可是小海从那时候开始,成绩就有了明显的起伏,尤其是物理和化学,一次比一次考的差,其他学科却一直都很出色,用老师的话说就是:小海有明显的偏科现象。
随着进入初三,小海的成绩呈直线下滑状态,不论平时掌握的多么好的知识,一到考试就瞬间“失效”,导致整体成绩下降特别厉害。这时候才引起老师的重视,经过老师和小海父母的沟通,终于弄清楚了小海成绩下滑的原因:考试焦虑。
根据小海自己说的,他一直都对物理和化学没有明显的学习兴趣,越学越吃力,越吃力就越不想学,再加上家里对他的要求特别严格,一直在灌输他要出人头地的思想,不能比任何人差。
以上原因带给小海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不想让父母失望,不想让家人看不起,又对物理和化学没有明显的天分,导致他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力,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这两科的料。
从小海的案例不难看出,造成考试焦虑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偏科和家庭教育环境。
偏科是学生这个群体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表现出来的程度和影响也各不相同,但大多都不会有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只要对该科的学习方法进行改善,就可以有明显的提高。
严重偏科又想努力,却一直没有效果才是导致考试焦虑的最直接因素。某一科的成绩不理想,无论自己怎么用功都“无济于事”,甚至还一次不如一次,就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怀疑自己的智力,怀疑自己不是学习这门课的材料。
久而久之,一到上课时间,自我怀疑的心理占了主导,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的学习热情降低,求知欲也降低,但凡遇到听不懂的就产生放弃、逃避的心理。
一旦孩子被这些负面情绪所主导,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没有学习的动力,稍有困难就选择放弃。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在考试时就会爆发出来,加上害怕被家人责骂、怕让父母失望的情绪相混合,就会产生紧张、头晕目眩等生理症状。
这些负面情绪就是导致考试焦虑的罪魁祸首之一,让孩子对考试产生恐惧和逃避的情绪。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是孩子自出生以来直到步入社会,都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家庭环境的温馨与否,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如何,都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状况。
现如今的社会到处都是竞争,从出生开始就在竞争,父母们也都“马不停蹄”的为孩子的未来铺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你要用功读书,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才能改善目前的生活环境,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越是家庭条件差的家庭,给孩子的这种概念越强烈。从小海的案例中就不难看出,造成孩子考试焦虑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家庭教育环境”。
根据一项对中学生压力的调查显示:78%的学生表示有压力,其中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感觉压力大的“让人喘不过气”,而认为压力来自家庭的学生占了半数。
作为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错,但也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给孩子适当释放压力的机会。扪心自问,对待孩子的成绩,是责骂多还是表扬多?是埋怨多还是理解多?
当孩子面临学业上的困惑时,作为家长就应该主动关心孩子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考试成绩不理想,帮助孩子共同分析原因到底出在哪里,除了看到不足,也应该看到孩子进步的地方。
家庭温暖是化解孩子学业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面对考试焦虑,化解的方法很关键
考试焦虑从本质上说,是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是孩子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引导孩子化解考试焦虑的方法要从心理上着手。
首先,帮助孩子纠正消极情绪
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对某门课程的逃避,让孩子陷入对自己的怀疑状态中,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这种心理肯定是不对的,对于可以正常升入初三并且其他科都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来说,智力肯定是正常的,甚至略高于其他人。
这点可以肯定地告诉孩子,并不是因为自身的智力不足导致的成绩不好,而是因为一次次失利产生的负面情绪和学习方法不正确导致的。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由于对某门课程一直学不好产生的消极情绪,会让大脑的兴奋度降低,思维变的不活跃,也就对老师讲述的知识吸收不好,最后表现为学习没有效率,成绩不理想。
相反的情况则是,孩子其他课程一直很优秀,是因为一直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求知欲和理解能力也变得很敏锐,即使是自己不怎么会的题目,只要稍微钻研就能瞬间找到突破口。
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率和大脑活跃度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学习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随之提高。
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是对孩子心理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对待考试的情绪。面对孩子的考试焦虑,家长首先要做的是鼓励、理解孩子所处的状态,这些并不是孩子本身愿意发生的。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把侧重点放在孩子在考试时遇到的问题和当时的心理活动,做到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才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
有人说:孩子在什么年纪就应该做这个年纪应该做的事情。的确如此,当下孩子的重点是学业,家庭的困难也不是孩子能够解决和马上就能改善的。
步入初中的孩子内心非常敏感,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如何,不用父母一再强调自己的家庭条件,把这些作为“鞭策”孩子用功读书的“老虎”。
要知道,每个人的心理承受都有底线,一旦超过孩子能够承受的压力值,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后果会让一个家庭崩溃。
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其实就是把孩子恐惧的考试当成一次轻松、愉快的活动,逐渐抵消考试焦虑的不良反应。
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考试时所看到的题目都是书本中讲过的,只要思维跟着题目,在脑海中寻找曾经记忆过的知识点,就能找到突破口。
告诉孩子,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先记下来,把自己能够轻松解决的问题先解决,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大脑活跃专心思考难题。
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在课堂上老师提问题,每一道题都是老师讲过的知识点,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不仅能够掌握自己以前不会的知识,还能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不断加深印象。
其实,每个读书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不易,并不如家长想的那般轻松。换位思考一下,同一时期的自己真的就比自己的孩子优秀吗?
考试焦虑虽然并不可怕,也没有那么“骇人听闻”,却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整体成绩和心理状态,如果不能加以引导,则会在重要考场失利,失去一次重要的选择机会。
我是90后静儿妈咪,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在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孩子教育、培养的路上一直在前进。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收藏,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或建议。
文|90后静儿妈咪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