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古老的故事:
小明从小就被告知英语很重要,
后来自己也意识到很重要。
可是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前后折腾了十来年,还是搞不定英语。
并且还是“全方位搞不定”——听说读写译都不行。
笑来老师在文中说到,他是朝鲜族的,在他老家,很多人都是“天生”的双语使用者。
其中当然包括一些智障的人,他们也一样是双语使用者。
甚至连他老家的狗都是双语狗。(我有时候觉得我不如一条狗,被打脸。)
那么问题来了——学英语明明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很明显并不是受限于智商。为什么就难住了那么多人呢?
笑来老师在文中给出了一个更为合理、更为本质的解释:
“用英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是刚需。
对他们来说“不用也可以”事实上“没有也行”,虽然“有倒也挺好”,可“没有的话顶多是有点怨念而已”……
对于那些最终“学”会了的人,
对他们来说,那是刚需——那“需求”越刚,学得越快、学得越好……
甚至,没学会,没学好的时候,也要“凑合着用”,
然后“用着用着就真的用熟练了”。
就如笑来老师本人,他是个很痴迷阅读的人,也是他个人最大的“娱乐项目”。
多年前的某一天他决定除了虚构类的小说,其他的多贵多难搞,都要直接阅读原版。
以至于,有人喊他去吃饭他都嫌耽误事儿……
就像你身边总会有那么一小撮这样的人:
他们善于分析(也因此常常能做出更优的决策);
他们善于琢磨(也因此常常有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见解);
他们也善于说服别人(也因此必然有更强的影响力)……
对于他们来说“优秀”是刚需。
俞敏洪校长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话肯定是对的,就像到你习惯“到点就吃饭”一样。
甚至,“习惯”很可能只不过是“刚需”的另一个说法。
对于那些人来说: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起码是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注意,是“最好”而不是“好”或者“很好”……
不然的话,他们会很难受的,虽然那种难受不能言传只能意会,但反正就是很难受。
这点我也略有体会,在电脑出问题的时候,我一定会一直研究到弄明白,弄好为止。
我小舅叫我能用就行了。
我就是不会理会,搞个四五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
弄好了,弄明白了。心里会感觉很舒服,很有成就感。
不过,有些刚需是不会令人进步的。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
有“吐槽”的刚需,不抱怨他们就难受,
“不吐不快”,不吐出来,或者吐不出来,就“感觉要爆炸”,而吐出来之后又“感觉被掏空”。
再比如说,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把“活在过去”当作刚需(甚至不是“活在当下”),
他们“好汉只提当年勇”,他们总是慨叹“世风日下”,他们无法乐观对待未来,当然也不可能“活在未来”……
所以说,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