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家乡是镇上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改革开放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是比较闭塞,交通不便的地方,人们每次上街都得靠走路,但只要翻一座大山就可以到在当时算是繁华的街区,这也是人们常走的一条路了。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着大人挑着自家种的地瓜、薯干、白萝卜、芥菜丝、花生、大豆......等东西到去赶早集,这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也是孩子们最想去做的事。上街出售自家农产品的前天晚上,母亲早早地已把要卖的东西整理装担。能够在乡间的集日走出大山是件快乐的事。这时,我们三个兄弟争个不休,人人都想要上街去,能够在乡间的集日走出大山是件母亲说:“这次要卖的东西多又重,还是你哥力量大些,让他去吧!他能挑!”二弟、三弟不相信,硬是把这担子试挑了一下又一下,走了一步又一步,希望得到大人的允许,只见他们摇摇晃晃的样子,像追不上大部队的小鸭子,真是滑稽,让人忍俊不禁,母亲说,“很重吧,还是让哥去吧!下次装轻一点的,再带你们一起去吧!”弟弟们再也没说什么,眼里满是羡慕的目光,也许是大人们怕多了个孩子去增加麻烦吧,也许是大人们怕小孩子走不了那长长不平的山路吧,也许是大人们怕家里还有别的事要他们帮忙吧......
第二天凌晨,村庄四周还是一片漆黑,天上几颗星星眨着疲惫的眼,偶尔传来的几声公鸡啼鸣的声音和“汪汪”的狗吠声,心里不免产生阵阵凉意和恐惧。我挑着重重的担子,和母亲行走在崎岖蜿蜒的山间小路,我们越走越远离村庄,路也在脚下延伸,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寂静的大山里,自己的脚步声似乎是最响亮的。这脚步声如同音乐一般,让我感受到了它的美妙。因为我知道,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更靠近心中的乐园一步。
镇上的街区是七八十年代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周边的村庄人们都到这边来做交易,当我们到达时,天边刚露出鱼肚白,这里已有了熙熙囔囔的人群,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嬉笑声、旷地上顽皮狗崽子的追逐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卖完东西后,重重的农产品变成薄薄的钱币时,我们很轻松的,在街上逛着逛着。街上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从没见过的东西,在我的记忆中最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些儿童玩具:七彩的风筝,晶莹圆滑的玻璃珠子,能发出“突突突”响声的玩具枪,能喷水的塑料枪,会跳舞的乐伎,会打鼓的小丑......真是个神奇的儿童乐园。然而更吸引我的还是街上炸油条、炸菜粿、煎饼......一种诱人的香味,香喷喷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母亲总会拿出一毛钱,两毛钱来买点吃的,也算是对我的一种奖赏。当然,母亲总记得给兄弟们带上些好玩的好吃的东西。当我们回家的时候,他俩已经在门口,着急等待的眼光里边充满着期待。
而今,兄弟们已经走出家乡,每每谈起小时候的往事,心中总充满着许许多多的辛酸,更多的却是无以言喻的幸福!现在,丝绸般平坦顺滑的环城高速穿过家乡座座群山,快捷的交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赶集成了遥远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