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五周岁,出生的时候身体就有点偏弱,只有五斤七两。在他六个月的时候,就因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了。从那以后,就会经常到医院报到。
记得他十个月大的时候,一个月三十天,就会有二十多天在医院吊水。小小的脑袋上,扎满了针眼,青一块紫一块,看着直让人心痛。
儿子小小的身体被按在桌子上,无助地挣扎与痛苦地哭叫,时常会在我眼前浮现。以至于现在一提到去医院,我就有点恐惧,真得希望永远都不要再去那种地方。
后来,随着儿子惭惭长大,去医院的次数也减少很多。但每次去医生都会说有炎症,要求吊水。
今年中秋节那天,儿子又突然发烧了,并伴有流鼻涕及咳嗽等症状。我没有立刻送他去医院,而是在家采用了物理降温,并吃了一些抗病毒及抗生素之类的药物。
高烧漫漫地在药物的作用下退掉,但很快又会再一次卷土而来。这是一个和病毒顽强做斗争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心态的较量。只要能在病毒最强势的时候坚持下来,后面发烧就会一次比一次弱,逐渐就会转好。
终于那天晚上我们把病毒打败了,就像女儿说的一样,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有了上次的经验,前天儿子一查出发烧。我就决定,这一次我们也不去医院,通过吃药把病治好。
于是我推掉了所有的工作,一心在家陪他,准备和病毒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昨天是病毒最强势的时候,每次发烧最高都能达到39度以上。吃过药后,温度刚一退到37度后。下一波高烧就紧接着到来,孩子立刻就会出现手脚发冷,面色黯淡,精神不振。
我突然意识到这次病毒不同以往,来势凶猛,不可小觑。
中午十一点的那次高烧,孩子吃过药后,就睡着了。可是一个小时过后,体温并没有减退多少。
看着面红耳赤的儿子在那儿痛苦的发抖,我突然有些害怕,有些动摇,孩子哪能禁得住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侵袭呀?还有,会不会不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呢?
家人也在不断催促我去医院检查,我好不容易坚起的城墙,彻底地瓦解了。
好吧,还是去医院查查吧,我对自己说。
我把儿子叫醒,他哭着不愿去。我告诉他:你身体里有一个很大的病毒,特别厉害,妈妈现在也打不死它,我们必须去医院查出它是什么样病毒,才能对症下药,你才能很快好起来。
他似懂非懂地看着我,终于勉强地同意和我去了医院。到医院第一件事就是验血。虽说只是用针点手指头取血,但十指连心呀,儿子哭得伤心不已。不过哭的时候出了点汗,体温反而降了下来。
四十分钟后,结果出来了。医生说是病毒性感染,喉咙有些发炎,让留下来吊水。
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顿时浑身上下都轻松了许多。
我鼓足勇气,第一次逆着医生的意思说道:“可以不吊水吗?吃点药可以吗?“
医生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抬头看向我,态度还算和蔼:“吊水康复速度要快一点。你决定不吊水?“
“孩子从小吊水太多了,现在抵抗力比较弱,我是想如果能吃药解决,还是吃药吧!“我坚定地答道。
“随便你吧!那就给你开点药,先吃吃看,如果还没有好转,你再来吧!“没想到医生并没有坚持要求我吊水,这让我有些惊讶。
“好的,谢谢你!“我十分感激地说道。
回家后,家人问为什么样没有吊水。我心虚的说道:因为孩子不是太严重,医生建议可以暂时不吊水,吃药也有可能康复。如加重,再去吊水。家人听了我解释,也没有再追问什么。
接下来,又进入了继续和病毒的战斗中。晚上八点钟,病毒又一次向儿子发起了攻击,体温一度又烧到了39.4℃,我立刻把医生开的药都他喝了,并喝了5毫升“布洛芬”退烧药。
儿子不停的说道:妈妈,你抱抱我!妈妈,我累了,我们睡觉吧!我把他抱到床上,他一会就睡着了。我坐在他的旁边,不停的用温水给擦试着脸蛋及手脚,一刻也没有离开。
渐渐地,他的手脚转热,半个小时后身上也开始出汗了。我把他的被子往下拉了拉,让热量都散发出来,后来,他的整身衣服都湿透了。这一次的出汗比较彻底,温度也退到了正常体温,而且一整夜都没有再发烧。
今早起来,儿子又恢复了往日的生龙活虎。我也终于如释重负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孩子生病发烧,不一定需要吊水。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发烧,是普通感冒引起的,还是有其他疾病?
其次,孩子发烧后,不要立刻用退烧药。一般先采用物理降温,大于38.5度才考虑用退烧药。
第三,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发烧症状的根源。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以检查结果为依据,用药不同。医生与医院有直接的利益关系,他们话切忌不能全信。
记得,以前我们家附近有一个小诊所。有一次我听到他们一家人的对话,说是他们家的外孙女平常感冒发烧,从来都不让吊水。只是吃点药,虽然效果来得慢一下些,但长久下去会使自身形成抵抗力。
而我们这些其他人去他那看病,有一点发烧、咳嗽,他就会把病情说的很严重,建议你立刻吊水。
现在社会环境污染严重,病毒更是肆意泛滥,孩子难免不会受到它们的侵袭。当遇到时,我们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态,千万不能自乱阵脚。平时也要多研究一下有关疾病的知识,怎样预防?怎样处理?
能不吊水就尽力不去做,让孩子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免疫系统及抵抗力。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健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