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政权已经到了存亡之秋,黄巾起义更是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王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诸侯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各地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而北方又以袁、曹为主要矛盾。
曹操和袁绍本是一起从小耍到大的小伙伴,所以对彼此之间的了解还是很深的,曹操曾经评价过袁绍: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曹操的自信和精明,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还未交手,已经依稀可以看到结局的端倪。
当时的袁绍可谓兵精粮足,谋士如云,又占据着黄河以北的重要位置,四世三公,名扬海内,自然是踌躇满志,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自董卓之乱之后,汉献帝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的诸侯都将他视为负担,唯独曹操颇有战略家的眼光和扶大厦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抱负,派人把饱受辛酸的天子接驾到了许都,从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有了“师出有名”的旗帜,南征北战,东进西伐,都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时麾下也逐渐聚拢了一批抱有光复汉室的谋士良将,荀家叔侄就是其中的典型。
袁绍看到了天子在手里的好处,自然要来争夺,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当时其他军事集团也对此各有表态,作壁上观,袁绍在北方根据地人口红利充足,可动员战力强大,而曹操则处境比较微妙,关中诸将领尚在观望,刘表和张绣不肯降服,江东孙策也常有偷袭许都之意,刘备也是貌合神离,但后来形势逐渐趋于好转,除了许攸献计,就连袁绍阵营里的大将张郃、高览也来降曹公,局势顿时变得豁然开朗。为何能出现这样的大反转?其中曹操爱才赢的人心是分不开的,这也是胸怀和格局决定了胜利和成功。
袁绍战前曾经启用陈琳写了一篇檄文,可谓文采飞扬,字字穿心,如利箭一般射向曹操,把曹操的祖上也给骂了个痛快,但是袁绍兵败后,陈琳被俘,曹操问:你骂我可以,为什么连我祖上也骂?陈琳无奈的耸耸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意思是当时各为其主,奉命作檄文,情况特殊嘛。曹操又是个爱惜人才的主,也就没有再追究,反而把他留用在身边。
袁绍手下谋士虽多,但不够团结,各自又自视甚高,加上小人挑唆,使得没有用武之地,许攸截获曹营送往许都书信,给袁绍献计破曹,结果被羞辱一番,到了曹营,曹操刚入寝,听说南阳许攸来访,光着脚丫子拍着手出来迎接,完全没有领导的架子,以诚相待,终于突袭乌巢,烧了袁绍粮草。
而反观袁军内部阵营,山头林立,各怀心思,一把手袁绍又举棋不定,好谋无断,白白的耽误了大好的时机,手下的良将和谋士要么被冤杀,要么被逼的反水倒戈了,袁绍又好面子,不能面对失败的事实,沮授和田丰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而淳于琼饮酒误事,直接揭开了袁氏集团覆灭的序幕。
而曹操能够唯才是举,知人善用,既往不咎,战后搜到部分官员私通袁绍的信件也被曹操付之一炬,还帮他们宽心,说当初决战的时候自己尚且不知道能否胜利,何况别人,算了吧,此举更是大获人心。
通过官渡之战我们发现,曹操正因为拥有了宽广的胸襟和不拘一格用人的胆识,加上自己的精明和谋略,从而能够一举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