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倡导同事之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在工作中不要斤斤计较,泾渭分明,(虽然说这话的九成以上都是管理者,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营造互助友爱的氛围,以便最大程度上压榨员工)管理者似乎认为,“你多做一点,他多做一点,这份工作就会在质和量上完成得更出色”。
但最近的一些工作经历却在不断地向我传递一个道理 —— 在工作中保持克制,言论和行动上,比“乐善好施”更难,也更重要。
1、不要轻易地帮助同事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或提供“被动指导或建议”
每一次内心萌生出想要帮助同事完成工作,或给予“指导或建议”时,先琢磨一下自己的工作是否已经全部、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果是,还能从现在的100分精益求精到120分吗?如果能,那就“先自扫门前雪”。
时时反省,事事琢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先把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从效率和效果的层面来看,才是对同事、对部门、对公司最大的价值。
即使本职工作已经做到无可挑剔了,有了空余时间大可用来自主学习或娱乐消遣,主动地帮助同事完成工作,看似解了一时燃眉之急,做了一桩好事,但从长远来看,对同事、对部门、对公司都是弊大于利,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工作完成后,同事能力并没有提升,除非你能一直帮助他,否则从长远来看,这一定会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效果。这是自我克制。
即使是自己被动收到同事的求助信息,也要三思而后行,一是思考这份工作是否超出同事能力范围,二是思考帮助的方式方法(帮助其直接完成工作当属下下策,引导同事寻找到解决方法,自主探索是上策)。此时,你既要克制自己容易泛滥的同情心和“圣母心”,也要帮助同事克制他的求助心。
除了行动上的克制,工作中的语言克制也很重要。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在同事面前对着他的工作“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如果真有此冲动,在发表议论之前可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真得了解同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能力吗?你确定你比他在这件工作上懂得更多?即使答案是肯定的,也要时时克制,很多时候,主动提供的建议和指导,并不会被人欣然接受并珍视,反而会被贴上“絮叨、嘴碎、好为人师”的标签。
2、不要轻易地向他人求助,在工作和业务上发表观点和议论须严谨慎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