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唐老师影响下,开始学习资治通鉴,在此记录心得体会。
一、三家分晋的故事背景
周王室历经二百余年的传承后,在周幽王时期发生犬戎之乱(传说中的烽火戏诸侯时间),后平王东迁,西周结束,东周开始。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战国末期周王室覆灭,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二、原文
初命晋 大夫魏斯 、赵籍 、韩虔 为诸侯。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三、个人解读
来自:柏杨资治通鉴、冯唐讲资治通鉴、个人理解。
礼教很重要=制度、秩序很重要。在现代公司中,明确、完善的制度规范是公司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制度最重要的是明确了汇报线与谁听谁的问题,做管理者,无论是CEO还是中层,只要守住了职位的制度规范,就不算是庸才,就是基本合格的管理者。
名很重要,器也很重要,名器相符最重要。名就是职位,是title。器是权利,是实权。只有title没有实权,就是富贵闲人,没人把你当回事,你也不会给组织创造什么价值和贡献。只有实权没有title,这种人特别能干,能干到可以另立山头,辞职不干,只要还在组织内,就说明他目前达不到另立山头的水平,他希望CEO能够为他破格,开绿灯,一旦这么做了,企业也就要失控了。另外如果长期做不到名器相符,那他很有可能把上级架空,给企业造成不好的影响。
还能看到的一种现象是,人员晋升时,职位不调整,待遇提高,比如给你中层副职级,享受中层正职待遇,或者处级干部,享受厅级待遇等等。周王室名存实亡,因为他弱,所以要想守住真正的名(制度),就要有强有力的power去保障。否则端着上位者的架子,高高在上的,只能是一叶障目,认不清现实的意淫。管理有后台的人,也是一种”能否名器或是名存实亡“的考验了。
关于司马光
司马光是极度遵孔、遵古的人。在周室式微,群雄逐鹿中原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仍旧固守周王室的高高在上,不面对现实,一叶障目,不见天下。即便周室早已失去绝对控制力,仍认为周室是绝对尊贵的,维持虚假的繁荣。
司马光缺少对变化的认知,或者说他要维护的是官僚的利益、是封建资本主义的阶级制度。他厌恶、反对、甚至、恐惧变化的发生,尤其是涉及阶级的变化。他认为“曾经是什么(名分/阶级),就永远是什么(名分/阶级)”。坚持维护官僚阶级的世代统治,即便子孙是个庸碌的,是个傻的,是个坏的,也不许平民阶层取而代之。
但是,他也是畏惧强权的,如果真有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人从底层冒出来,他也是不敢跟他硬碰硬的。在《资治通鉴》中,他对战国绝对的叛逆者楚王,称呼为”楚王“,而不是”楚子(子爵)“,就能可见一斑。
四、结构
- 为什么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 为什么礼莫大于分?
- 为什么分莫大于名?
- 论据:正论|为了维护名分牺牲巨大的案例
- 论据:反论|畏惧破坏名分的坏名声而收敛野心的案例
- 总结:周王室自己坏了礼制,导致生灵涂炭
五、司马光论述原文
- 为什么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 为什么礼莫大于分?
文王 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 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 、纣 之暴,汤 、武 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 而代纣 则成汤 配天矣,以季札 而君吴 则太伯 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 为什么分莫大于名?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 有功于卫 ,辞邑而请繁缨,孔子 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 君待孔子 而为政,孔子 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 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 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 论据:为了维护名分牺牲巨大的案例
呜呼!幽 、厉 失德,周 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 、武 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 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 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 ,襄王 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 于是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 之地则不大于曹 、滕 ,以周 之民则不众于邾 、莒 ,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 、楚 、齐 、秦 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 论据:畏惧破坏名分的坏名声而收敛野心的案例
至于季氏 之于鲁 ,田常 之于齐 ,白公 之于楚 ,智伯 之于晋 ,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 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 ,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 总结:周王室自己坏了礼制,导致生灵涂炭
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 室微弱,三晋 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 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 、文 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