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语文是我学得最好的一门,语文老师也喜欢我,平时走得近,常常说起话来会忘记自己学生身份。
印象中是考试的一道题,我答得不明确,老师没给分还是给分很低记不清了。课后问完老师问题我便开始“撒娇”,软磨硬泡外加据理力争,想说明自己“本该得分的”。老师也应了几句。
旁边一位同学说了一句话,我立马闭了嘴。
她说:输了,就是输了。
在她看来,考试就是一场战斗,成王败寇,输了就是输了。
没有什么可辩解,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
她成绩很差,但做事爽快干脆。我喜欢。
这句话,我记到现在。
这一路上,我赢得比以前多,但体会是越来越能接受“输”。
玩游戏的人如果留心就会发现,游戏里我们在最后一刻才赢,其他时刻都在输。游戏研究专家统计过具体数据:玩家玩游戏时80%的时间是在失败。现实情况是,玩家仍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地投入到游戏中。
为什么在游戏里,我们更容易接受输?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媒体界面与网络设计实验室(M.I.N.D.Lab)的心理团队,通过电子仪器监测玩家的心率、情绪激动时心脏泵血速度和皮肤导电性,以此观察其在游戏时的情绪反应。
实验选取的游戏是《超级猴子球Ⅱ》,一款保龄球类游戏,玩家需要滚动猴子球(装着猴子的透明球),滚下悬浮在外层空间的保龄球道,如果抛出的球不够准确,猴子球就会滚到球道边缘,消失在大气层。
实验结果显示,玩家在得胜时,会出现最强烈的积极情绪。除此之外还有一组积极情绪高峰——当玩家失误,猴子球滚下滑道时,玩家会表现出强烈的混合积极情绪。
而我们通常的认知是:人遭受失败会沮丧、消极。
M.I.N.D.实验团队进行了深入采访和研究,发现当玩家失误时,画面中的猴子会一边旋转一边哀嚎滚出球道,这段欢快的动画将失败变得更“华丽、绚烂而又有意思”,游戏以积极的方式肯定玩家的“能动性”。
即玩家差一点就成功了,“差一点”意味着玩家有能力做到,只是这一次没有做好,进而玩家渴望再次挑战,赢得胜利。
同样在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中,即便打怪失败,明确的能量数据条也在提供积极的失败反馈——你的力量不够强大,如果增加技能、血点你可以干掉它。进而激发你下一次的挑战。
简言之,游戏里积极的失败反馈——明确的失败原因、肯定玩家的能动性,对引导玩家接受失败,继续挑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反在现实中,我们接受的失败、输,是消极的失败反馈。比如我在高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拿着试卷回到家,父母在看过试卷后的反应是——嘴唇一抿,眉头一皱,继而摇摇头无奈地说:“可能你真的不适合学习。”
这句话看似是在宽慰我,为这次考得差开脱,实则我觉得更沮丧。因为父母不相信我能做好,他们直接否定了我的能力。
这种消极的失败反馈,让我一度以为自己真的不行,在学生时代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的时候,我越来越怕考不好。
当我在后来一点点尝试,脱离父母的评价体系时,我才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以及对输的正确认知。
输,就是没有做好。于考试,肯定是知识点不熟或做题策略失误。于工作,是环节出错或者技能不足。我更积极地寻找原因,并试图改正提升能力,以便在下一次做得更好。因为我知道“我有能力完成,只是这次没有做好”。
正如该项研究的结论——成功的希望比成功本身更刺激。
所以如果我输了,那就输了呗。
反正我还能再赢。
201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