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时可以救命,它的名字叫作《中国救护》。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当意外来临、面对急症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以及如何救助他人。
很多人问一个问题,说:“医生,医院里哪个科室最忙碌?”关于这个问题,觉得全国医生可能都会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那就是急诊科。
急诊科的工作,真的和其他科室不一样,因为随时随刻都有患者就诊。
有人可能会说:意外发生时应该由专业医生救助,我们普通人没有专业医学知识能做什么呢?
对一个意外来说,很多时候决定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还真不是在医院,而是院前急救。
什么是院前急救?
就是意外发生之后,人们在到达医院前的紧急救治,它是决定一个生命能否救治成功的关键。因为一些急症,比如心脏骤停,它的有效救治时间只有“黄金4分钟”,过了这几分钟,人的重要脏器就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这本书的主编是李宗浩教授,他是我国救援协会会长,在急救医学领域已经深耕了60多年。
李教授在书的前言中讲的一句话,说出了这本书的意义。人们因为缺乏急救知识和技能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本书向公众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让不该早逝的生命重现辉煌。
书里列举了非常多类型的突发问题,我们整理出比较典型的,或者更加紧急的问题,跟大家分享它们的应对措施。
一、了解猝死及其急救
01.了解猝死
什么是猝死?顾名思义就是突然发生的死亡,有时短短几分钟就会发生,连给我们反应的时间都没有。见过一个病人家属,他来医院时还提着菜篮子。那天早上,他和父亲一起去买菜,买完菜坐公共汽车回家,他坐后排、父亲坐前排。行驶中,他觉得父亲在后面头歪了一下,他以为是睡着了。但是没想到,当车到站时,他的父亲已经离开了。有时猝死来得就是这么突然。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猝死,但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一个年龄段的人群猝死发生率最高,这就是40岁~50岁的人群。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个年龄段的人和年轻人相比,身体已经不再年轻,一些病变已经发生;其次,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生活的压力非常大,所以猝死高发。
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
就是如果你不休息身体,身体就会想方设法地让你休息;如果你永远不休息身体,身体就会让你永远地休息。
因此,我们真的要关注自己的健康,不要以为自己的身体很好,没有问题,就放松了警惕。
很多人关心,猝死来得这么突然,那什么原因会引发猝死呢?80%以上的猝死都属于心源性猝死。什么意思?就是绝大多数猝死都跟心脏类疾病有关,比如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
有些平素身体很好的年轻人,能跑马拉松的,还有一些在赛场上的运动员,突然倒地不起,发生了猝死。他们的身体平时是很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去参加这些体育运动。那他们为什么会猝死?很可能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
什么是恶性心律失常?
大家可以看看拳头,它就像我们的心脏。正常的心脏的收缩是非常有节奏的,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射血效率。
但是,当人的身体出现问题,比如过于疲劳,特别是进行马拉松这种极限运动时,体液大量流失,从而出现电解质紊乱,心脏收缩的节奏就会失衡,也就是各个心肌各自动各自的。
这时,心率看似很快,但它的有效射血能力是下降的。这种情况就相当于心脏停止了工作,所以特别容易发生猝死。因此,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我们都得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02.他人发生猝死时如何急救
第一,大家要牢记一个概念,叫作“黄金4分钟”。
也就是说,当人发生心脏骤停时,在4分钟之内能否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决定了猝死预后的好坏。
当一个人心脏骤停时,就意味着在未来的15秒~20秒,他的呼吸也会停止;而人的呼吸停止超过4分钟,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这样即便患者救过来了,也可能处于植物生存状态,也就是变成植物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黄金4分钟,进行心肺复苏越快越好。
第二,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简称CPR,是通过体外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对呼吸、心搏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它分为这么几步:
第一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判断患者是否意识丧失。当我们看到有人倒地后,可以轻拍他的两侧肩膀,在他的两耳边大声呼喊:“你还好吗?” 看他有没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反应,代表可能出现了意识丧失。
其次,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呼吸停止。我们要观察患者的胸廓有没有起伏。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叹息样呼吸。什么是叹息样呼吸?在一段正常的呼吸之间插入一个深大的呼吸,而且常常伴有叹息声。叹息样呼吸是判断心搏骤停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出现,我们就要立刻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
请注意,以上两个判断要在10秒内完成。心肺复苏是争分夺秒的!
当我们判断患者需要心肺复苏时,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第二步,立刻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让他人取来附近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如果能找到AED,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第三步,呼救的同时尽快开始心肺复苏。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心肺复苏和AED的具体操作步骤。
先说心肺复苏。
第一,心脏按压。
“施救者首先要暴露患者的胸部,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的下半部,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在5厘米~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每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如需要更换人员按压,尽量减少中断时间,中断的时间要小于10秒。”
第二,开放气道。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头偏向一侧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通常使患者的下颌角和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第三,人工呼吸。
心脏按压是帮助患者恢复心跳的,而人工呼吸是帮助患者恢复通气的。“施救者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用双手捏住患者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约1秒,吹气1秒,放松1秒。吹气时应见胸廓的隆起。”
“吹气完毕,施救者松开患者的鼻翼,让患者被动呼出气体。施救者应该先对患者实施30次连续心脏按压,接着实施2次人工呼吸。”
如此是1个周期的心肺复苏,通常我们要进行5个周期,然后重新评估患者的呼吸心跳是否恢复。请注意,评估的时间也不要超过10秒。
如果评估患者的呼吸心跳还没恢复,需要继续再做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也就是说,在专业人员到达现场给患者上仪器之前,只要患者的呼吸心跳没恢复,心肺复苏是不能停的。
那如何使用AED呢?
“一、打开AED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二、贴电极片。三、语音示意周围人不要接触患者,等待AED分析心率。四、施救者得到除颤的指示后,等待AED充电,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除颤。五、除颤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30:2的比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5组,大约2分钟后,AED再次自动分析心率,遵循AED的语音提示操作,直到患者恢复心搏和自主呼吸,或者专业的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六、如果AED提示不需要电除颤,继续实施心肺复苏抢救。”
03.猝死前有哪些征兆
虽然猝死发生得非常突然,但患者往往会有一些征兆。
第一个征兆,胸闷和胸痛。
胸闷和胸痛代表什么?前面我们说猝死主要是由于心脏问题导致的,而胸闷和胸痛往往代表人的心脏有斑块破裂,可能就要堵住血管了。
第二个征兆,呼吸困难。
可表现为突然剧烈地咳嗽、呼吸困难、脸色由红润转为青紫,烦躁不安等。
第三个征兆,心慌。
心慌是一个很难描述的感觉。比如打篮球跳起来落地时,心脏会咚咚地跳?这种心里不舒服、心率快的感觉,统称为心慌。心慌往往代表心律失常,短暂心律失常可能问题不大,休息下就好了。
但有的心慌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表现,也叫作心室颤动,它是心脏肌肉不规则地颤动,是一种导致猝死的心律失常。
第四个征兆,大量出汗。
这种出汗和运动后的出汗不一样,它是冷汗。另外,人的四肢会冰凉,脸色惨白惨白的。
第五个征兆,肢体麻木或瘫痪。
这往往是脑卒中的征兆。因此,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出现以上情况时,要小心,有可能是猝死前的征兆。
04.出现猝死征兆时如何自救?
那当我们自己出现猝死征兆时,应该如何自救呢?
首先,保持镇静和休息。
我们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脏的耗氧量。之前有一个病人没有抢救过来,就是因为他已经很难受了,但还咬着牙上了4楼,到家以后就倒地不起了。此外,对于患者休息时的体位没有明确要求,怎么舒服怎么来,躺着、坐着都可以。
其次,如果有条件,尽快吸氧,同时自己或家人赶紧拨打120。
第三,服用急救药品,比如硝酸甘油。
建议有心脏基础病的人,家里备一些急救药品,比如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服用硝酸甘油时,要咬碎后含在舌下,它能在短时间内扩张心脏血管。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硝酸甘油扩张血管的速度很快,有可能会造成低血压。
此外,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一个人独处,不要锁门。尤其是独居老人,当你不舒服时,不要锁门,这样能减少急救人员开门的时间。
二、与猝死相关的四大急症
0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也叫急性心肌梗死,它是引发猝死最重要的原因。
心肌梗死,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个名字。给人的心脏供血最主要的动脉,叫作冠状动脉。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以及长期不好的生活习惯的积累,比如抽烟、喝酒和经常吃高脂、高油食物,慢慢地,冠状动脉的管壁上就会形成斑块。
这个斑块是黄色的,形态有点像粥样,所以叫作动脉粥样硬化。当斑块形成之后,血管管腔就窄了。有些人的管腔狭窄情况很严重,有时会把动脉阻塞住,从而发生坏死,这时人的心脏就没有供血了。这种情况的突然发生,就叫作心肌梗死。
它代表人的心脏处于非常紧急的状态,因为心肌没有血供了。这时,如果阻塞的地方疏通得不及时,患者就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大家千万不要觉得,心肌梗死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出现了这种急症。
接触过的最年轻的心肌梗死患者,只有36岁。这位有四大爱好,分别是抽烟、喝酒、打牌和泡澡。那天,他去上海出差完成了一个项目,特别高兴;回来后就呼朋唤友喝了一顿,接着通宵打麻将;然后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一下子就不行了。还好当时有很多人在他身边,大家及时把他送到了医院,检查发现是心肌梗死。
对于心肌梗死,我们先要判断它的典型症状。
第一,突发心前区或者胸骨后的剧烈疼痛,而且疼痛可以向肩、臂和背部放射,可伴有胸闷、恐惧感或濒死感。什么是濒死感?如果没体验过这种感觉,我们很难形容。
濒死感是一种胸前的剧烈疼痛,有时感觉像压了一块石头,真的会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因此,当一个人突然出现濒死感时,它可能代表心肌梗死的发作。
第二,疼痛的持续时间很长,通常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数日。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都无效。这时就要小心了。
第三,患者常常伴有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出汗、恶心等症状。
当然,实际情况远比典型症状复杂得多。很多心肌梗死患者是因为出现了不典型症状,然后被误诊,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最后离开了。所以对于它不典型症状,大家也一定要注意。
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咽痛、牙痛和颈部疼痛。告诉大家怎么鉴别。如果一个人嗓子没有炎症,但出现了严重的咽喉疼,或者牙疼但指不出是哪颗牙疼,这时就要小心,有可能是牵扯痛。
当然,不是说每个人牙疼都要特别紧张,我们强调的是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如果突然出现这些情况,脑海里一定要多一种可能性。
二是,背痛。三是,上腹痛。大约有8%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表现是突发上腹剧痛,而且伴有恶心和呕吐。如果缺少经验,我们第一时间肯定是去看消化科,我们会觉得是拉肚子或者胃溃疡,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征兆。
那么,当他人发生心肌梗死时,我们应该怎么急救呢?
第一,确认症状。第二,让患者保持安静。沈阳有一位女士,她对她先生的急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都上新闻了。当时,她先生从外面回家,突然发生了心肌梗死。这位女士在红十字会工作,有一定的急救经验。
于是,她让她先生立刻安静下来,然后拨打120。我们前面说过,镇静和休息能降低心脏耗氧量,它能为患者赢取救援时间。这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给患者吸氧。
第三,给予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没有阿司匹林过敏史,可以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它能降低人的血栓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肌梗死。
急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提醒大家,当有人出现急症,你拨打120时,一定要说清地址、道路,最好能指挥司机到家的楼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急救车寻找住址的时间。
此外,患者如果出现了心脏骤停,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02.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很严重,但接下来这个病比心肌梗死更严重。因为这个病一旦发生,有将近一半的患者会在48小时内死亡,而且每过1小时,患者的死亡率就会提高1%。这个病就叫作主动脉夹层。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先说一下主动脉。主动脉是人的心脏左心室发出的最大动脉,是我们动脉的主干,也叫大动脉。也就是说,其他动脉都是由主动脉发出的,它是人体最粗的动脉,也是压力最高的动脉。它的压力有多高呢?在手术中,如果主动脉破了一个小口,血能直接滋到房顶上。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人的血管分三层,分别是外膜、中膜和内膜。由于某些原因,主动脉的内膜破了,而且因为动脉压力很高,血就会进入内膜和中膜之间形成一个夹层,这就是主动脉夹层。它就好像一辆自行车,有内胆和外胎,内胆破了,气体进入中间形成了一个夹层。主动脉夹层形成以后,一旦破裂,病人就会发生猝死。
那什么原因会导致主动脉夹层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所以,我们一再跟大家强调,如果出现了高血压,不能不管它。很多高血压没有症状,但它时刻都在损伤着人的身体和血管。
如果一个人发生了主动脉夹层,它的症状是胸背部剧烈的、撕裂样的疼痛,这种感觉就像人被撕开一样,非常痛苦。所以,发生主动脉夹层时的急救措施,就是先镇静,然后迅速拨打120,尽可能快地把患者送到医院,要不然真的很危险。
03.肺栓塞
第三个要跟大家讲的急症,也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疾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这就是肺栓塞。我们的腿有一些深静脉,深静脉如果出现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堵到肺动脉上。这时,肺动脉无法给肺供血,就是发生了肺栓塞。这种情况严重时,相当于人没有氧气,没有呼吸了,继而就会发生猝死。
对肺栓塞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避开发生肺栓塞的因素。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是,长时间不活动,比如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以前有一个概念,叫作经济舱综合征,有的人长时间坐飞机,猫在经济舱的座位上,站起来之后突然大叫一声就没了。这就因发生了肺栓塞。
现在流行自驾游,也是一个有风险的出行方式。如果自驾游,请大家记住,每个小时停下来休息一下,然后多喝点水、活动活动。
二是,外科手术,或者严重外伤后。比如,下肢出现骨折之后,人的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这时也可能会发生肺栓塞。
此外,严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或者长期吸烟和滥用药物都是引发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那肺栓塞有哪些症状呢?
可以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不适、咳嗽等等。
避免肺栓塞,最重要的是预防。怎么预防?
首先,关注上面提到的高危因素,比如不要长时间久坐。
其次,对手术后的病人,建议他们要早期下床活动。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器具,比如梯度压力弹力袜。这个弹力袜穿上以后,会有梯度压力,就是小腿压力高,慢慢地大腿的压力变低。它能促进血液回流,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指手术后尽早站立、行走,以及进行日常活动。
04.脑卒中
还有一个急症,也是引发猝死的一个原因,它发生在大脑里,叫作脑卒中。脑卒中自古就有,以前人们叫它中风。为什么?人们认为这种病是风疾。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是因为脑卒中离开的。比如,清朝皇帝皇太极。皇太极是特别典型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人群,他也是50岁左右时突然暴病而亡,据推测很有可能就是发生了脑卒中。
脑卒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就是脑梗塞;还有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就是脑出血。怎么判断一个人发生了脑卒中呢?书里给了一个方法叫作FAST。这个单词的每个字母都代表不同的观察维度。
F代表面部(Face)。
我们需要看一下患者的面部是否出现了口角歪斜,或者一侧的面部下垂。如果出现,代表患者出现了面瘫,有可能是发生了脑卒中。
A代表手臂(Arms)。
有一个实验,我们叫轻瘫试验,就是让患者把两只手举起来,正常情况下,两只手可以同时举起,但脑卒中患者往往有一只手举不起来,或者举一下就得放下来。
S代表言语(Speech)。
如果发生脑卒中,人的舌头肌肉会受到影响,所以表达不清晰。
T代表时间(Time)。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发生脑卒中,救治时间就非常紧迫,争分夺秒。
综上所述,当一个人突然出现面瘫、一侧胳膊举不起来、语言表达不清时,要小心,很有可能发生了脑卒中。
那么如何急救呢?
第一,快速拨打120。
第二,跟120急救的医生沟通,选择就近具有卒中治疗资质的医院。脑卒中的治疗流程很复杂,不是每个医院都有条件治疗,不过绝大多数三甲医院都是可以的。
第三,若有条件,让患者进行吸氧,但不要擅自服药。为什么?因为我们分不清患者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比如患者需要急诊手术,但他吃了阿司匹林,或者其他抗凝药物,从而导致医生没办法做手术。这会让治疗变得更棘手。
第四,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昏迷,要把他的头侧一点,不要仰着,仰着容易造成呕吐物的误吸。也就是说,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其实,避免脑卒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一定要降低风险因素。
什么是风险因素?比如年龄,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抽烟、喝酒、运动,都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此外再讲两个风险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颈动脉狭窄。
建议大家40岁之后,去体检时要加上颈动脉彩超。颈动脉是我们脖子上最粗的两条动脉,是给大脑供血的。当一个人40岁以后,颈动脉就容易出现斑块。这个斑块有时会破裂,就会把人的大脑血管堵住,从而导致脑梗塞。
4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保护好脖子,去做按摩时,能不按脖子就别按,如果非得按,一定要轻柔,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动脉里有没有斑块。所以,大家要重视颈动脉狭窄问题,记得做颈动脉彩超。
第二个因素,叫作同型半胱氨酸。
什么是同型半胱氨酸?当我们吃完肉之后,如果身体缺乏像叶酸这样的B族维生素,就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如果一个人有高血压,而且同型半胱氨酸又高,这种情况就叫作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我们中国人做饭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烹饪时间过久,特别是对蔬菜的烹饪时间过长,这样会破坏B族维生素。这时,我们如果再吃肉,就有可能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三、窒息急救
当人的气管突然有异物没法呼吸时,就会出现窒息。
为什么人会出现窒息呢?这跟人体结构有关。
人的气管和食管离得很近。其实,我们所有的急救都是围绕两根管子,一根是气管,保持通气,另一根是血管,保持血供。而窒息就跟气管有关。我们的气管和食管挨得很近,食管是人吃东西时让食物流进胃里的,气管是人呼吸时让气体进入肺里的。这两根管子共用一个入口,它叫作咽喉。
为什么我们能使吸的气体进入气管,吃的东西进入胃管呢?这和人的一个非常精巧的器官有关,它叫作会厌软骨,就像一个智能门。当我们吞咽时,这个智能门会自动把气管盖住,食物就进到食管了。
所以你发现没有,人在咽东西的时候,是没办法呼吸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智能门开关会出现失误。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食不言,寝不语”,就是让大家吃饭时不要说话,更不要追逐打闹。
如果一个人又说话又咽食物,会厌软骨很可能来不及关闭,食物就会突然进入气管,从而导致气道阻塞。特别是小朋友,一定要小心这个问题。
一旦异物阻塞气道,就会发生急症。这时,人可能就没法呼吸了,于是会表现出惊恐的状态。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气道阻塞的人的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都有凹陷,因为气进不去。
这时就得马上进行急救。请注意,窒息的急救在拨打120之前或同时就要开始。因为一个人如果缺氧超过4分钟,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对窒息最有效的急救,叫作海姆立克急救法。小时候喜欢玩一种游戏,就是准备一个上面有塞子的塑料桶,然后我们跳起来踩到桶上,接着桶被压扁了,里面的气一下子把塞子给冲出去。我们就比谁能把塞子冲得更远。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与此类似,当异物阻塞人的气道时,手取不出来,我们就要快速地用大的力量挤压腹部,这样能刺激膈肌,然后胸腔会产生一股气流,把气道中的异物冲出来。其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
“实施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呈弓步状,用手将患者背部轻轻向前推,让患者的身体略前倾,嘴要张开,有利于气道异物被排出。然后一手握空拳,用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就是肚脐以上、胸廓以下的位置,远离胸骨,接近肚脐;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快速地向内、向上挤压,冲击患者的腹部,约每秒一次,反复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体型比较大或者已经昏迷的患者,应该使患者平卧,开放气道。施救者骑跨在患者的腰部,一手覆于另一手掌背面,双手同向,将下面一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腹部脐上两横指处,用身体的重量,手臂伸直,快速地向上冲击患者的上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以上操作步骤是针对1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的,而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这里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婴儿和老年人是最容易发生窒息的。好多婴儿会呛奶,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得不够成熟。对1岁以下的婴儿,我们可以用拍背法。
“施救者取坐位或单膝跪地,使婴儿俯卧于施救者手臂上,婴儿两条腿分开骑跨在施救者的手臂两侧。施救者将前臂靠在自己的膝盖或大腿上,用手托住婴儿的头及下颌,使婴儿的头部低于胸部。施救者用另一手的掌根部向前下方用力叩击婴儿背部两肩胛骨连线中点,连续拍打5次。”因为婴儿的身体很柔软,所以我们要拍打他的背部,也相当于挤压他的肺部,从而让异物排出。
那异物阻塞气道时,如果身边没有人,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呢?
“自救时用固定物体,比如桌子的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挤压上腹部,快速地向上冲击,重复此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注意,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把异物排出之后,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确定气道里有没有残存的异物。
以上讲的是异物阻塞气道时,我们如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不过,还有一些窒息的发生跟气道异物没关系,比如大家知道很多比较胖的成年人有一种疾病,叫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类患者在睡着时会不停地打鼾。打鼾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会让人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气道松弛,于是下坠的软组织会把气道给堵住,这时也会发生窒息。所以,我们要学会开放气道的方法,比如书里说的双手抬颌法。具体怎么做呢?
“患者平卧,施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患者的双下颌并托起,使患者头略后仰,下颌骨前移,即可开放气道。”
这个方法的应用场景是,患者躺在我们前面,我们抓住他的双下颌,慢慢地就把头仰起来一点,气道就可以开放了。告诉大家,我用这个方法救过好多人的命。有一年,我出急诊,当时有一个歌剧院的灯光师从2米多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摔成了重型脑外伤,然后昏迷了。这个人比较胖,而且意识丧失,送到医院时就出现了窒息。虽然已经叫了麻醉科医生,但他过来也需要时间。怎么办?我就把患者的下颌抬起,开放气道,我一直托着他的下颌大概十几分钟,直到麻醉科医生过来给他插管。开放气道的方法,关键的时候是能救命的。
四、意外伤害的急救
01.烧烫伤
第一,烧烫伤。烧烫伤分为物理性烧烫伤和化学性烧烫伤。物理性烧烫伤,比如火、开水,化学性烧烫伤,比如强酸强碱。
物理性烧烫伤的急救措施,我们总结为五字口诀,分别是冲、脱、泡、盖、送。
第一步,冲。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时间为20分钟~30分钟。冲洗时一定要注意,水是缓慢地冲,不要用大水冲。如果用大水冲,很有可能会把皮肤创面给冲掉。
第二步,脱。反复冲洗之后,轻轻脱掉或者剪掉受伤处的衣服,切不可暴力脱衣。烫伤后,人的皮肤和衣服可能是粘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医院给烧烫伤患者脱衣服,都是用剪刀剪,不直接脱。
第三步,泡。将受伤的地方再次泡在冷水中降温,以缓解疼痛。
第四步,盖。用无菌敷料或者纱布覆盖受伤的地方。
第五步,送。根据具体情况,患者自行去医院,或者拨打120。
对化学性烧烫伤的处理,也有四字口诀,分别是冲、除、包、送。
第一点,冲。跟物理性烧烫伤一样,首先也是要立即冲洗伤口,将受伤部位置于流动的自来水或清水下冲洗,时间至少30分钟。
第二步,除。也就是去除污染物。
第三步,包。也就是包扎伤口。
第四步,送。必要时需要尽快到医院处理。
在处理烧烫伤时,我们要注意几个点。一是,不要直接用冰块敷在受伤部位,这样会使皮肤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二是,很多人烫伤后会出现水泡,有人喜欢把水泡挑破。书中建议,不要自行挤压或挑破水沟,因为水泡对皮肤也是一种保护,如果挑破,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三是,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医院处理患者的烧烫伤时,发现好多人用偏方,有撒药粉的,有抹牙膏的,有涂酱油的,真是五花八门。这样做,第一,使伤口处理起来更麻烦;第二,加重感染;第三,容易导致色素沉着,就是烧烫伤好了以后,皮肤上的瘢痕色素很难消退,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处理烧烫伤时的这些问题。
02.冻伤
每年冬天,经常有人出现严重冻伤,甚至冻死。
当一个人出现冻伤时,最先冻伤的是我们的肢体末端,比如双手、双脚、耳朵。对于冻伤的急救,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冻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告诉大家,冻伤时一定不能做的几件事。
一是,不要用开水和热水进行复温。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东北的一种美食,叫作冻梨。冻梨非常甜,一咬满口汁水。但是,在吃冻梨之前,我们先要解冻。有经验的东北老人给冻梨解冻时,用的都是凉水,如果用热水,你会发现梨外面的皮破了,里面还冻着。对于冻伤的人也是这样,切不可用热水复温。
二是,不要擦酒精。用酒精复温也是不对的,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一点就是,好多人看到孩子手冷了都会搓,想通过摩擦生热帮他暖一暖。但是,这里要告诉大家,不要搓人的冻伤部位,因为有可能会损伤皮肤。
应对人冻伤时的正确做法是:首先,转移温暖环境,迅速复温;其次,用40℃~42℃的温水浸泡冻伤部位;最后,必要时前往医院治疗。
03.鱼刺卡喉
我们先要辟几个谣言。
第一个谣言,大口吞米饭可以缓解鱼刺卡喉。可能都试过被鱼刺卡了,然后想通过吞馒头或米饭解决。这么做时,我们一定要知道它的危害在哪儿。
之前,北京有一家医院收治了一个急性胸痛的病人,拍了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后,医生发现,他的胸腔里有一根鱼刺。这根鱼刺已经刺破食管进入胸腔,而且离大动脉只有几毫米,如果再刺得深一点,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个谣言,喝醋、喝碳酸饮料可以软化鱼刺。这也是谣言,是没有作用的。
第三个谣言,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道异物有帮助,但对鱼刺卡喉没有效果,因为它不是卡在气管,而是卡在咽喉或食管。
那正确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第一,保持镇静。可尝试吞几次唾液,如果觉得鱼刺下不去,就不再吞了。
第二,尝试轻咳,看看能不能把鱼刺咳出来。
第三,如果吞唾液、咳嗽都不行,可以尝试自己或者让家人用小镊子把它取出来。有时,你是能看见鱼刺的。如果以上方法都没用,不要犹豫赶紧去医院。
那去医院处理鱼刺卡喉挂哪个科?挂耳鼻喉科。现在很多医院的急诊是有耳鼻喉科的。通常,医生处理鱼刺卡喉是通过喉镜把鱼刺取出来。
04.溺水
有几个事实可能和大家平时的认知不一样。
首先,绝大多数溺水者不是不会游泳的人,而是会游泳的人。通常,不会游泳的人离危险水域很远。什么是危险水域?自然水域都是危险水域,比如池塘、河流、小溪。对自然水域,我们不知道其水底有没有水草,水面会不会形成湍流。再者,即便我们水性再好,也不知道游泳时会不会腿抽筋。所以,防止溺水的第一点,就是要远离自然水域。
第二,人溺水后不像大家想象的、电视剧拍的那样,会高举双手,大声喊救命。由于水的刺激,人溺水后通常没办法发出声音。所以,溺水者在水中往往很安静。
那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溺水了?当发现有人,尤其是孩子在水中出现以下迹象时,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突然安静无声,嘴巴在水面浮动或没入水中;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移动;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短暂挣扎后下沉;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部可能向前倾;呈发呆状,眼神涣散,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边、泳池边或码头。”
遇到有人溺水,我们该怎么做?
首先,第一时间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其次,借助一些物品救援,比如竹竿、木棍,或者把衣服打成结扔到水中。救援者要趴在地上以降低重心,以免自己被拖入水中,避免发生群体溺水事件。
第三,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不要轻易下水救援,而且不要用手拉手的方式救援,不然自己可能会被拉入水中。
最后,把溺水者救上岸之后,不要花费太长时间排水,而是先清理他的嘴里、鼻子里的水、杂物等。
如果发现溺水者心脏骤停,立刻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心跳恢复,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那发生溺水时,我们如何自救?
第一,要镇静。千万不要挣扎和摆动身体,它会加速溺水状态,相反,要尽可能保持镇静。
第二,呼吸有讲究,就是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尽可能让自己的比重比水轻一点。这时人体大概有2%的体表面积会浮出水面,这一点太重要了!这2%体表面积,不能用来伸手呼救,如果伸手,头就会沉入水中。
相反,我们应该把手放进水里,这时2%的体表面积就是鼻子和嘴。然后,人体呈仰卧状,头部向后略仰,让鼻子和嘴留在水面呼吸,然后双手双腿可以有规律地拍打水面。这样你就能赢得更多获救的时间。这是溺水时的自救方法,我觉得太重要了。
05.动物伤害
现在宠物经济很繁荣,不过,书中提醒大家:
第一,要记住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对不熟悉的动物表现得过于亲密。只要你跟这动物不熟,就千万不要去招惹它们。
第二,一旦被动物咬伤,特别是被狗咬伤,先要防止伤口感染,处理伤口,然后马上去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疾病,它的潜伏期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而且一旦发病,无解,就是救不了。所以,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很重要。
普及一个小常识,就是处理伤口时,如果没有出血,可以用温水和肥皂水清洗,要洗20分钟;如果出血,需要先止血,严重时应该立刻拨打120。
06.中毒
中毒有接触性中毒、食入性中毒和吸入性中毒。
生活中常见的吸入性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煤气中毒。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有人说,家里煤气漏气能闻到味,这是因为煤气中含有一些杂质。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会出现一个特殊的面容变化,就是皮肤黏膜会变成樱桃红色。处理煤气中毒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然后到医院治疗。如果是重度煤气中毒,患者的大脑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有关一氧化碳中毒,有两个谣言。
一是,只要通风环境好就不会中毒,这是错的。只要一氧化碳的产生量大于排放量,人就有可能中毒。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家烧烤,比如在院子里烧烤。这样的生活确实很惬意,但大家还是得警惕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二是,在房间内放一盆水可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这也是错的,因为它很难溶于水。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关键,就是尽量远离会产生它的环境。
关于食入性中毒,比如食物中毒、药物中毒。此外,现在医院还会时不常地收治到农药中毒患者。
中毒时紧急治疗的几个原则。
第一,评估环境是否安全,特别是气体中毒,施救者应该在现场充分通风之后再进入,并且拨打120。
第二,让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如果是气体中毒,要把中毒者移到上风口方向。
第三。保持中毒者的呼吸道通畅。
第四,如果是食入性中毒,要立刻进行催吐。如果皮肤受到污染,要立刻脱去污染的衣物,然后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部位。此外,要注意的是,神志不清、惊厥以及误服强酸强碱的人,不能进行催吐。
那我们怎么催吐?通常,人中毒时是在家里,没办法进行洗胃。我们可以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深处,通过咽部的反射反应把东西吐出来。
此外,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解毒剂,这一点也特别重要。生活中常见的解毒剂有植物油、牛奶、蛋清、鞣酸、浓茶水等。
五、了解骨折急救
人骨折之后,是非常痛苦的。
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骨折了呢?
当一个人的身体出现异常畸形,或者异常活动时,要小心,他有可能发生了骨折。比如膝关节,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膝关节只能屈腿,但如果它反方向也能弯过来,很可能是发生了骨折。
骨折的固定原则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再转运。
有的骨折是开放性骨折,如果发现血管破了,马上要先进行止血。最有效而直接的止血方法是压迫止血法,我们可以用衣服、纱布压在伤口上。此外,如果有条件,可以找一条止血带绑在近心端,就是靠心脏比较近的部位。但是,请注意,每隔45分钟~60分钟要放松止血带两三分钟,不然肢体容易缺血坏死。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虽然压迫止血很有效,但不要往伤口上乱塞东西。我们在医院会看到,患者给伤口塞五花八门的东西。
接着是包扎,然后再固定。固定很有学问。人骨折以后,肢体是不稳定的,要用稳定的东西固定不稳定的肢体,比如木棍、木板,都是很好的固定材料。如果找不到固定材料,也可以把患者骨折的部位固定在没有骨折的腿或手上。这些方式都能保持伤肢的稳定性。
最后一步是转运,就是把患者转移到其他地方。这里面特别有学问。请大家记住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在给伤者翻身,或者抬他到担架上时,一定要注意轴位。
什么是轴位?就是要保证患者的头和脚在一条直线上,比如几个人同时托他过去,或者几个人连头带脚同时翻转患者。因为你不知道患者有没有脊柱的损伤。
我们最怕的是一个人抬腿,一个人抬手,身体打折地抬上去。如果患者有脊柱损伤,这样很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脊髓损伤,从而导致病人瘫痪。所以转运伤者时,按轴位搬运伤者是非常重要的。
一次有效的救护,往往能够拯救因意外而濒临失去的生命
医院的救治只是一时,而家人的守护却是一世。希望这本书的内容能让大家了解到,当意外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做。了解并掌握这些急救知识,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守护我们身边的人。
随笔/恒之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