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让语言生动起来并不难
学会使⽤⽣动的语⾔⼀点都不难。这事⼉跟学会系鞋带差不多——只需要挣扎⼀⼩会⼉,⽽后受⽤⼀辈⼦。
感悟:
“系鞋带”这个类比非常形象。其实,学会搜索也是如此。学会坐享也是如此。学会记录时间,也是如此。
但是,学会英语、学会写作、学会演讲、学会销售等,都没有那么容易,都需要长期努力,但是一旦真正掌握了,能够受用一辈子。那么我用什么类比呢?就像是制造出了一个机器,非常费时费力,但是一旦制作出来了,就可以不停地生产产品,不停的输出了。
技巧很简单:“在关键的地⽅弃⽤形容词”。
事实上,不⻅得⼀定是形容词可以被这样“改头换⾯”,每⼀项重要内容都值得如此“焕然⼀新”。我个⼈认为这个与“语⾔天赋”⽆关,或者说这是在⽤错误的概念描述错误的重点,跟中医⽤上⽕去解释喉咙痛的原因差不多。其实,这只是⼀种思维⽅式⽽已。这是每个⼈都能学会的东西。
感悟:
然后作者举了好几个例子,都是用具体的数据来展示究竟有多大,确实一下子就生动形象多了。
那么我可以现在就来尝试一下。
比如说如果让我来讲:
进取型人格对我来说很有用。
那么这句话可以修改成
进取型思维对我来说有四个作用:
1 让我变得更勇敢去尝试新事物。
2 让我遇到挫败时不气馁、不泄气。
3 让我享受努力、奋斗、坚持的过程。
4 和表现型人格结合在一起,威力很大,取得了一些成绩:教学上的改革、尝试,如组织的各种活动,挑战自己,每个演讲进行点评,这些都锻炼了能力,以后可以反复使用,不断地修改,提高。每次写好了活动说明或计划,一次一次地迭代调整,会变得越来越合理,越来越全面。
再比如说,我想讲“成长性思维对所有人都有用”。
那么我可以修改成具体说明:
1成长性思维对学生有用
2 成长性思维对老师有用
3 成长性思维对员工有用
4 成长性思维对老板有用
5 成长性思维对运动员
6 成长性思维对教练有用
7 成长性思维对孩子有用
8 成长性思维对家长有用
9 对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用:作家、工程师、演员、歌手、段子手等
…...
其实,growth mindset的提出者Carol Dweck博士在她的著作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有一半就是用这个理论来分析、指导一些典型人群如何利用这种思维模式。
(二十二)新手最难掌握的重要技巧:停顿
放慢语速,往往是给新⼿的最重要建议之⼀。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越慢越好”。⽽是,该慢的时候就要慢:⽐如需要听众仔细思考的时候,⽐如向听众介绍新的概念、理念的时候;⽽该快的时候就要快:⽐如介绍⼀些必要的但⼤多数听众都了解的信息之时……
然⽽,“该怎样就怎样”并没有那么容易实施,因为难度在于新⼿很多的时候难以分辩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做。分辨哪些概念或者理念对听众来说是新鲜的还是熟知的,并没有那么容易,分辨哪些信息需要听众费⼼思考同样没那么容易。这些都需要实践、观察、揣摩。
......
当那个爆发点到来之时,讲者不妨停下来,不做任何动作,在⼼⾥默数“1、2、3、4、5、6、7……”。默数七秒钟的结果⽆⾮两种情况:有掌声,没有掌声。有掌声,就静静地站在那⾥等掌声结束,没有掌声,就若⽆其事地讲下去。
研究听众究竟会为了什么⿎掌?
你讲什么样的话,以什么样的⽅式说出来,听众必然⿎掌?
找这个爆发点的技巧,依然是可以习得的。
感悟:
三个重点:该慢时慢,该快时快;找到爆发点;爆发点时停下。
其实,要做到这些真的都是挺难的。我觉得他讲的比很多关于演讲的书或者讲座好多了,深入多了。
当然,Ted Talks: The Official Guide to Public Speaking也相当不错。但是毕竟是英文的,虽然我是英语专业,整天和英语打交道,但是读来总不如中文来得舒服、自在、爽快。
对于我来说,其实就是一字不落地阅读,立即付诸行动,再结合自己的行动和经历反复阅读,再行动做事,不停地实践下去,自己的讲话能力以及元认知能力绝对能有极大的提高。而行动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脑力。是需要做大量基础工作的,还要不停地思考。所以,对于我来说,以前总是容易放弃,但是最近我的行动力提升了,所以每一样都会去实践的。
想到我自己上课,很少有学生鼓掌。毕竟我主要就是讲解英语知识,很少有特别个性化的演讲。
以后,每个学期都必须做一两次。不是尝试,而是必须做的事情。我会破除心理障碍,不怕丢脸,其实我只要说我100%相信的话,真心分享就行了,学生们都会接受的。或者以后如果有别人要请我做个讲座,那么就先答应下来,然后好好准备。所有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经验和经历,有了好的开始,就会激发下一次的成功的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