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改变固有的说话方式不太容易,尤其是当我们身体劳累、压力大、沮丧、筋疲力尽的时候。
在此种情况下,作为成年人,强制改变固有说话方式,就意味着跟自己过不去,强烈的情绪必然流露出来,影响着身边的人。
改变,意味着重新认识自我,部分否定自我,让自我变成一个具有成长式思维模式的人。
事实正是如此,我们个个躺枪,作为父母或者师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拥有耐心的同时还要具备教育机智,这个过程就是改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好在读书让我们变得有耐心有见识,让我们避免了很多无谓的争吵。
二
孩子有时候很磨人,哼哼唧唧,不是要这,就是要那,激怒父母,会让父母失去耐心。
最后通常会忍无可忍大声吼叫:
“停!你烦不烦?你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说话?真是个磨人精!一边儿去。”
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或者亲眼见过这样的一幕,而且每次说话的方式都一样。
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普通家庭是常有的事,因为绝大多数父母没有读过这本书,遇到孩子哼哼唧唧或哭闹不停时到头来,总会吵一顿,或者打一顿,发泄一下情绪,最后孩子要么被吓的变成了胆小鬼,不敢再奢望,要么越来越叛逆,越是不理解他,他就越是强烈反抗,不断地烦你。
作者指出,在遇到孩子哼哼唧唧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以一种积极、直接的方式去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你可以让他写进愿望清单中,而不是贴负面标签(强化她的负面行为)。
三
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书面表达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图画……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口头表达呢?
比如,当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时,孩子可以选择书面表达,写出或者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取代大声吼叫,取代给孩子“贴标签”,这样不仅保护了孩子,也保护了我们自己。
你看,这样有意地改变自己固有的说话方式,让教育更像教育,让父母更像父母,让孩子更像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习的还很多,我们要学会给孩子表达需要的机会,让他们学会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教育机智,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学习,反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