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娃会说;亲密无意,情同闺蜜发小﹍﹍这是很多父母在为人父母之前对自己亲子关系的美好想象。
这样的理想很丰满,可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一再印证了“现实不是一般的骨感”这个事实。
那些所谓的“有儿有女,岁月静好”,都成骗我们生娃的P话。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跟父母说的话一天天减少才是赤果果的现实。
五月初的一天中午,我在外面上课。托管的老师给我发微信说我儿子吵着要回家,最后搞不定他,老师就把他送回家了。
我打儿子的电话手表问他为什么要回家。儿子说想回家看书(他不午睡)。我说:“托管的地方也有很多书看呀。”
他说:“我就想看《汉字里的故事》。”
“昨天晚上,我听到你和爸爸约好了今天去托管的。”
儿子说:“但我真的很想回家看书。”
我开始讲道理了:“皮皮知道什么叫托管吗?”
皮皮说:“不知道。”
我说:“那你需要妈咪解释一下吗?”
皮皮说:“好。”
我说:“托管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你是在中午)让托管中心的老师代替爸爸妈妈照顾你、帮助你。可是你刚刚坚持要离开图书馆回家,就破坏了爸爸妈妈和中心的托管协议。老师觉得很难受。爸爸妈妈也很伤心。你能告诉我,你今天中午在托管中心发生了什么事吗?”我随便瞎扯了一通。
儿子说:“换了个位置吃饭,我不喜欢。”
“哦,你不开心,因为换了个位置吃饭。”
“是的。”
“那你有问老师为什么换位置吗?”
“没有。”
“皮皮,妈妈感觉你的情绪有点低落,是不是在托管中心跟小伙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了解儿子,我肯定这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儿子却一口否定了:“没有啊。”
“你就是因为换了个位置吃饭就不开心。”我继续问。
“是的。”儿子一再肯定道。
“你吃饭时身边坐的是哪个小伙伴呀?是不是陪你玩三国杀的那个?”我换个说法再问。声音尽可能的保持温柔。因为儿子有好几次说,他喜欢妈妈温柔的样子。
“不是。”
突破口似乎出现了。我说:“那是哪位小伙伴呢?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皮皮说:“那个XXX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乱七八糟的。我不喜欢。”
我有种乘胜追击的感觉:“他说了什么?”
“他骂你。”儿子情绪有一点起伏。
“他骂妈妈?”
“是的。”
“那他说了什么?” 我继续问。
“他说你变态。”
“那你说了什么?”
“我没说什么,就回家了。”
我从儿子的语气里捕捉到一点别的信息。于是问:“哦,那之前呢?你说了什么,他就说我变态。”
“他说了xxxxxxxxx(粗口)。”
我再问:“那你说了什么?”
“xxxx(粗口)。”
“然后他就说你妈妈变态,是这样吗?”
皮皮嗯了一声。没接话。
“他骂你粗口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很不开心,很不喜欢他。”
“那你想成为他那样的人吗?”
“不想。”儿子马上答道。
“但你说了同样的粗口。”皮皮不出声了。
我继续说:“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皮皮想了想说:“不理他。”
“嗯,这是个好办法。那你为什么坚持回家,是害怕还是什么?”直觉告诉我,这个事故还没完。
“害怕。”
“为什么?”
“怕他打我,他以前打过我的。”
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一紧。儿子被欺负了,他竟然选择了不告诉父母。
我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再问:“他以前打过你,所以你害怕他再打你,所以你回家了。”
皮皮嗯了一下。
“他是几年级的学生?”
“六年级的。”
“以前他打你的时候好像没听你说过。”
“我不知道怎么说。”
“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你,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们会保护你。我希望再有人欺负你,你能告诉爸爸妈妈。”
皮皮嗯了一下。
我说:“如果再有人打你,你怎么办?”
皮皮说:“反抗,打不过就跑。”
“还有别的办法吗?”
“告诉爸爸妈妈。”
“还有吗?”
皮皮想了想说:“想不到了。”
我说:“嗯,好的。如果以后你还想到别的好主意,可不可以告诉妈妈。”
皮皮说好。
我说:“相信皮皮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情况,能有比这次更好的处理办法。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需要帮助时,我们都在。”
在跟儿子沟通后,我欣慰自己问到了表象后的真相。但更多的是反思,反思到底我和娃爸做了什么,让孩子在受到欺负时没有第一时间向我们诉说或者要求帮助。
是什么让本来向父母敞开的孩子慢慢退到了不作深入交流的层次?
晚上回到家,选了一个大家心情不错的时间,我跟儿子坐在一起,我说:“皮皮,妈妈今天听到你说之前有人打你,心里很难过;你没有把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妈妈心里也很难过。我希望爸爸妈妈在你心里是你的好朋友,也是你坚固的后盾。”
儿子笑着说:“以后有人欺负我,我会跟爸爸妈妈说的。”
我拥抱着他,说:“嗯,妈妈相信你。”
儿子看着我说:“别人打我,我可以告诉你们,但如果你们打我,我怎么办?”
我一下子明白了问题所在。儿子为什么没有在被欺负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原因是,爸爸妈妈也会有欺负他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在怀疑,爸爸妈妈到底可不可信。他也许会在心里考量,爸爸妈妈是会保护他,还是会责怪他打架。
在事后的沟通中也证实了我的这点猜想。
我为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向儿子道歉,儿子很爽快地说:“我原谅你们。”
在这个小事故里,我颇感欣慰的是,当儿子感到害怕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回家,在他心里,家是安全的。
孩子对我们说的话为什么会越来越少?父母不会“听话”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听懂孩子的话,从中了解孩子的情感诉求,是每个“试图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收获友好亲子关系的父母”所要修炼的基本功。
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孩子只有接收到我们的爱,确保他在父母面前是安全的,才会在我们面前敞开心扉。
亲子沟通跟所有的人际沟通一样,认真倾听才是关键,而且要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去体会孩子语言背后的信息。
带着好奇和爱去倾听孩子,会更加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和信任。发自内心的好奇和关爱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要求平等、民主的现在,随着丈夫失去对妻子的控制权,也就意味着父母也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社会进化了,孩子也进化了,如果我们还要求孩子活在父母的控制下,那是在反其道而行之。
亲子关系里没有输赢,要么双赢,要么双输。想要收获友好的亲子关系,那就先做一个会“听话”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