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三叛:曹魏权臣司马昭,为何能够克敌制胜地击败叛将诸葛诞?

文/崔浩畅谈历史

公元255年,曹魏大将军司马师,在平定淮南毌丘俭的叛乱后,不久在许昌病亡。

临死前,司马师将十余万中央军的兵权交给了司马昭,又令属下群臣唯司马昭之命是从。

然而,就在群臣刚要向司马昭宣誓效忠时,曹魏皇帝曹髦竟突然派使者将诏书直接发往军中。

文同陈思、武类太祖的魏帝曹髦

群臣尽皆无所适从,只见这封突如其来的诏书写道:封中领军司马昭为卫将军,驻守许昌;令尚书仆射傅嘏(gǔ)率中央军回京。

在司马家族内部权力交接、局势容易动荡之际,行如此敏感凶险之事。

曹髦的心计和胆略,由此可见一斑,五年后,他还会有更加惊世骇俗的壮举。

不过此时,中央军经历司马懿、司马师七年多的将领大换血和坚强领导,已彻底对司马家族忠心耿耿,而对曹魏皇室则嗤之以鼻。

如此,颇有自知之明的傅嘏,在司马昭的威压和钟会的建议下,亲自给皇帝回信道:“臣傅嘏仅有微末之功,实在无崇高威望去统领大军。卫将军司马昭忠孝仁义,深得众将士之心。所以臣将军权交给司马昭,令其率大军回京。”

于是当年三月,司马昭紧急统率十余万军队抵达洛阳附近的洛水南岸,呈虎视京城之势。

同时,傅嘏向皇帝上书:“卫将军司马昭功劳显赫,应该继承司马师的遗志辅政,请陛下斟酌决断。”

魏帝曹髦见司马昭顿兵城下虎视眈眈,也不再耍小聪明,他识时务地下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录尚书事辅政。

如此,司马昭终于顺利继承父兄的权臣地位,继续司马家族取代曹魏皇族的谋朝篡位野望。

城府深沉、善于用人的司马昭

而这时的新任扬州都督诸葛诞,在不断地豢养死士以求自保。

他为何会这样呢?

诸葛诞,徐州琅琊阳都人,是诸葛瑾、诸葛亮的族弟,由于参与了浮华党人的团体,所以在魏明帝时期,诸葛诞的仕途屡遭波折颇为不顺。

淮南三叛的发动者诸葛诞

不过,曹爽执政时期,由于与夏侯玄、邓飏等人交好,而夏侯玄、邓飏是曹爽的亲信,所以诸葛诞得到曹爽的提拔重用,升任扬州刺史。

曹爽覆亡后,司马懿、司马师相继灭掉了淮南的王凌、毌丘俭,这令与曹爽有渊源、与司马氏有恩怨的诸葛诞颇有兔死狐悲之感。

于是,他整顿兵马、筹集粮食、收养死士,并暗中与吴国联系,时刻做好自保或自保不及时潜逃至吴国的各种准备。

公元257年,曹魏的中央高官司空卢毓去世,为了试探诸葛诞的忠诚,同时趁机收回淮南的兵权,司马昭接受亲信贾充的建议,以皇帝名义下诏,封诸葛诞为司空。

五月,诸葛诞收到了朝廷征召他到中央担任司空的诏书,猛然看到这种名义上升官、实则削夺兵权的诏命,诸葛诞想到了两点:一是鉴于曹魏有都督一开缺、刺史可继承的不成文规矩,所以诸葛诞怀疑扬州刺史乐綝最有可能谋害自己;二是与其入朝后坐以待毙,不如占据淮南进可攻、退可逃往东吴地主动起兵。

于是,在以上两点的综合考量下,诸葛诞率领死士击杀扬州刺史乐綝,并迅速肃清淮南各地的异己分子,割据寿春等地起兵造反,同时,诸葛诞向朝廷上表:“乐綝图谋造反,已被臣斩杀。若朝廷信任臣,臣还是魏臣;若朝廷不信任臣,臣就是吴臣。”

此外,诸葛诞派人送儿子诸葛靓到吴国为人质,向吴国投降,以争取吴国的派兵支持。

不久,司马昭收到奏报和使者呈送的乐綝首级后,得知诸葛诞反状已露,便迅速集结京师、青州、徐州、荆州、豫州等地的军队,共组成26万军队。

出兵之前,鉴于一年前魏帝曹髦曾想收回兵权,司马昭不禁深感危机重重。

于是,为了消除皇帝收权的危机,司马昭奏请郭太后和曹髦御驾亲征,此时的曹髦手中无权手下无兵,只能无奈准奏。

公元257年七月,司马昭统率26万大军,挟持着魏帝和太后,向淮南进军。

不久,全军抵达项城,司马昭将魏帝和太后软禁在项城,自提全军继续向淮南进军。同时,司马昭派廷尉何桢先行持朝廷符节到淮南,抚慰各地将士,宣传朝廷赏顺诛逆的政策。

考虑到淮南二叛时,毌丘俭、文钦不顾后方、主力向项城进军以致全军被包围、被劝降的可悲下场,所以诸葛诞这次起兵,采取占据淮南地,固守等待吴军来援,进而与吴军联合击败司马昭军的战略。

于是,诸葛诞指挥十余万淮南军坚守寿春等城,等待吴军来援。

而淮南各地,因司马昭的剿抚并用而降者颇多,抵抗者少,如此,司马昭大军得以顺利攻向诸葛诞的大本营寿春。

几天后,寿春城西北和东南同时出现两支军队。

一支是吴国大将军孙綝麾下由文钦、唐咨、全端、全怿等将统率的三万吴军。

一支是王基统率的曹魏数万前锋军。

鉴于守城作战能够大规模杀伤敌军、确保己军损失最少,所以文钦率领三万吴军迅速突入寿春城中。

这时,寿春城内已有将近20万军队。

起初,司马昭得知王基军没能阻止吴军入援寿春,颇感愤怒,他以为是魏军士气低迷、进军缓慢、作战消极的缘故,于是便下令斩杀将军李广、泰山太守常时两名将领以激励全军。

不过,在看到敌军没有一内一外呈掎角之势防范魏军,司马昭又颇为兴奋,因为这难道不是将敌军合围在寿春,并全歼的绝佳良机吗?

而要想全歼敌军,前线主将需要能够调度足够多的军队来围攻叛军。

于是,志在全歼叛军和吴军的司马昭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他将26万大军的指挥权暂借给前锋主将王基,并命陈骞为全军副将,令王基统兵包围寿春。

王基得令后,便开始动员全军四面包围寿春,随后,他组织众将率领全体士兵深挖堑壕、构筑一内一外的双层防御工事,企图将寿春与外面都挖成堑壕、壁垒严密包围的双层隔绝带。

本来,在魏军构筑工事时,是叛军进攻魏军的良机。

可是坚守在寿春城内的诸葛诞,却无比淡定地坐观魏军编织包围自己的罗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淮南地区长久做官的诸葛诞,对寿春附近的气候非常熟悉,每到夏秋交替的季节,寿春附近就会频繁降雨导致淮河上涨。

而只要淮河真的暴涨了,那么在寿春城外包围坚守的魏军就会被大水冲得尽成鱼鳖。

到时魏军必不攻自破。

诸葛诞得意洋洋地想着,不过他虽然记得于禁、庞德在汉水暴涨时被关羽一擒一杀的下场,却好像忘记了辽东公孙渊盲目依赖天气却被司马懿擒杀的下场。

事实证明,盲目信赖天气,确实令诸葛诞错失突围良机,就这样,从八月一直到十月,寿春附近竟然遭遇到罕见的旱灾,以致连续几月皆滴雨未下。

这时,吴国的主力军已抵达寿春南部的巢湖,为了支援寿春叛军,吴军主帅孙綝派朱异率三万吴军救援寿春,不久吴军进至安丰。

听闻斥候汇报军情,眼见王基军既要防御寿春城内诸葛诞军的偷袭,又要防御城外朱异军的背后夹击,司马昭立刻不淡定了,他下令王基率寿春城南的军队将驻地转移到北面八公山坡上屯驻。

平定淮南二叛、三叛的名将王基

王基得令,在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后,给司马昭回信道:“全军费尽千辛万苦才完成了对寿春的隔绝包围,这时轻易将壁垒舍弃、拔营转移阵地,会严重动摇军心士气。另外,诸葛诞若趁我军北撤时随后偷袭、向南突围逃窜,都会给我军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兵法有云不动如山,这是用兵打仗的重中之重,敬请大将军理解。”

司马昭得信后,想到两年前王基屡屡违反大哥的命令迅速平定毌丘俭叛乱,深知自己及哥哥在用兵上都不如王基,于是便下决定,不再临阵干预王基的作战战术。

王基针对寿春城内诸葛诞的坚守待援和朱异的前来救援,制定内守外攻的战术,即包围圈内侧的将士继续加紧构筑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包围圈外侧的监军石苞、兖州刺史州泰率领各自军队在寿春城外围数十里内机动游走着进击防御,防护寿春包围军的侧后安全。

此举确实非常有效:文钦多次率军想突围到城外,与朱异军会合夹击魏军,可每次突围都被王基军凭借坚固的壁垒给围堵了回去。

而石苞军和州泰军,也攻击至阳渊,在此地,他们猛攻朱异军,朱异军不敌,狼狈败走,魏军穷追猛打,斩杀了朱异军两千多人。

司马家亲信将领石苞

眼见已过去一月,朱异仍没能突破魏军防御、救援寿春,吴军主帅孙綝率领大军北进至镬(huò)里,并增派丁奉、黎斐率军支援朱异。

朱异军得到增援后,他将粮草安置在镬里西北的都陆,随后继续北进至黎浆,在此处,他又遭遇到石苞和州泰的魏军。

由于吴军大多擅长水战,且各大家族之间互相内斗,难以齐心协力,最重要的是,要争取的淮南地,对吴地世家大族而言,得不足惜,失不足忧,所以他们擅长保卫江东本土的防守战,不擅长开疆拓土的进攻战。

因此,即使朱异军得到增援,战力有所加强,但还是军心不齐、战力不强地败在了石苞和州泰军的联合夹击下,更严重的是,魏国泰山太守胡烈,见朱异军后方空虚,竟率领五千奇兵绕到背后疾行至都陆,将朱异军的辎重物资尽数焚毁。

前线作战失败、后勤物资被烧,朱异军腹背受敌狼狈不堪,只能继续南逃,由于军无粮草,朱异军一路挖野草、吃葛叶,终于颠沛流离地逃回至吴军大本营。

两次救援寿春,均被魏军击败,朱异心有余悸不敢再出战,而当时的吴国,主政大臣孙峻刚死,接任的权臣孙綝人微言轻难以服众,所以主帅孙綝为了在刚掌握大权时建立大功巩固自己权位,便怂恿朱异继续迎战魏军、救援寿春。

可朱异坚决抗命不从,孙綝大怒,将朱异斩杀!谁料,此举非但没能树立起军事权威,竟严重动摇了全体吴军的军心。

因追求胜利而杀害朱异的吴国权臣孙綝

不得已,深恐前方屡战屡败导致军心溃散、军队大乱的孙綝,害怕后方政敌趁机落井下石暗箭伤人的孙綝,只好率领全体吴军撤回吴都建业,开始整顿内部政敌、清理军队中的异己分子,以期指挥军队如臂使指、对外征战后顾无忧地卷土重来。

至此,吴国援军彻底被断绝,寿春城顿成一座被围的孤城。

然而,司马昭却并没将吴军撤退的消息告知寿春城内叛军。

相反,司马昭派人四处散布谣言,声称吴国援军马上就到了,而魏军粮食已经用完,好多士兵已饿得体弱多病,并派出很多老弱残兵装模作样地到淮北运粮食。

诸葛诞一听魏军的谣言,又派斥候侦查到魏军在饥饿地“运粮”,竟信以为真,他得意洋洋地宣布寿春守军们放开肚子吃粮,确保身强体健,好待魏军饥饿至极时猛烈出击。

到了十一月,已坚守五个多月,可吴军仍未来援,诸葛诞在探知到孙綝撤军后,部将蒋班、焦彝不淡定了,他们对诸葛诞劝道:“当初魏军围城不久,文钦军向外突围、朱异一鼓作气率军来援的时候,我们都不能突破魏军的包围。如今孙綝撤回到江东,只是在坐观我军与魏军的两败俱伤,我们若侥幸能胜,他就来略取淮南地;我们若无奈战败,他也没什么损失。因此,我们不能再希求吴国援军了。如今我军人心还算稳固,应该迅速集中兵力,去进攻寿春南面的魏军,若将军带领将士们以决死争胜的态度迅猛突围,即使我军不能取胜,但只要我们能够突出重围,将军就能凭借数万军队的本钱,逃至吴国受到重用。”

诸葛诞听后,颇觉有理,不过文钦却反驳道:“将军率领十余万军队向吴国称臣,吴国怎么可能会舍弃将军呢?现在我、全端、全怿将军都在城中坚守,他们都是皇亲国戚,所以吴国一定会来救援的。最近几年,魏国连年征战,军民俱疲,现在我们已坚守一年,司马昭军内部在不远的将来,必会发生变乱,现在我们只需坐守坚城静观其变即可,为何要冒险希图侥幸地突围逃跑呢?”

误导诸葛诞的猪队友文钦

听到文钦的话,诸葛诞有些信服,可蒋班、焦彝却不信文钦的鬼话,他们继续劝说诸葛诞。不料,诸葛诞还是希求吴国援军,不愿得罪文钦,遂听信文钦的话,开始追究两人临阵想脱逃的罪过。

二人无奈,眼见困守孤城只能自取灭亡,只好带上自己的亲兵,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逾墙逃出城外,向王基、司马昭投降。

蒋班、焦彝的投降,并没有过多动摇寿春叛军的军心。

不久,吴国发生内乱,全怿的侄子全仪、全辉为躲避祸乱,便带着母亲和几十名家老、部下来寿春避难,不料,他们被魏军截获。

狡黠多智的魏军谋士钟会见了,便向司马昭献计,令全辉、全仪写信,并派全家一位家老秘密送信至寿春城内。

信中这样写道:“吴国朝廷见叔父打了败仗,便怪罪咱们全族人,意欲将全族人族灭。只有侄儿带着母亲逃奔到魏国,如今其他全氏族人恐怕已被孙綝屠杀殆尽!”

寿春城中的全端、全怿收到信后,顿时心灰意冷:自己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奋战在开疆拓土的第一线,可无辜的家人却被丧尽天良的朝廷诛杀,既然吴国朝廷这么绝情绝义,那我们还效忠它干什么?

于是,公元258年二月的一天,全氏诸将率领数千本族部曲军打开寿春城东门,并冲出城,向王基军投降。

虽然诸葛诞迅速发现后及时关闭了城门,但城内的吴军还是逃跑出去一大半,在全氏吴军如此临阵脱逃的恶劣示范下,城中守军士气大减。

到了四月,诸葛诞已在寿春城里坚守了八个多月,本来为了对抗司马昭,诸葛诞在城中囤积了足够军队吃一年的粮食,可由于三万吴军的帮正忙吃粮、帮倒忙守城,城中的粮食已快被吃光,城内军队的士气已快降至冰点。

眼见如此守城,只会坐以待毙。诸葛诞便与文钦整军,一起冲出寿春南门,意欲突围出去,投奔吴国。

面对诸葛诞军的突围,早有准备的王基立刻组织魏军利用投石机投石、利用大型弩机发射火箭顽强阻击,片刻后,诸葛诞军用来突破王基军防御壁垒的大量冲车就被石头砸毁、被火箭烧毁,且护卫冲车的军士们也死伤惨重。

随后的数天内,诸葛诞和文钦都会率军向城外突围,可由于魏军依托宽深壕沟、坚固壁垒和投石机、大型弩机等军事设施顽强防守、疯狂进攻,所以叛军除了在壕沟中尸横遍野、在壁垒前伤亡惨重、在巨石砸击、弩箭射击中死伤无数外,强弩之末的叛军根本就无法突出魏军的重重包围。

更糟糕的是,王基在严格防守魏军进攻的同时,还在对寿春城内军民不停地招降纳叛。

于是,又有几万军民在饥饿难耐、投降可活的趋利避害心理下,先后出城向魏军投降。

眼见在城外战斗中无谓地损兵折将、在城中防守时又无奈地损将折兵,诸葛诞心中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

这时,为了在饮食的严格管控中继续节省城中剩余粮食,文钦竟然建议诸葛诞将城中的淮南军放出城,仅留吴军在城中防守。

诸葛诞一听,手握宝剑狐疑地反问道:“你让我将淮南军放出城,仅留吴军,是想到时趁我势单力孤时杀掉我,随后开城向司马昭献媚投降吗?”

文钦听后,刚要反驳,诸葛诞的剑光已快速划过,文钦脖子上瞬间血流如注!

诸葛诞将文钦杀害后,文钦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立刻潜逃出城,向司马昭投降。

在淮南二叛中大放异彩,在三叛中黯淡无光的将星文鸯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司马昭不会忘记,两年前,哥哥司马师就是被文鸯的夜间踹营给逼得大病而死,以致于自己家族在哥哥与自己的权力交接中差点毁灭。

杀兄之仇、族危之恨,皆不共戴天!

不过,在与群臣的商量中冷静思考的司马昭,熄灭了心中的仇恨之火,因为接受文鸯、文虎的投降,寿春城内的叛军更会踊跃效仿、出城投降;可若仅凭一时意气杀掉二人,只会警告城中叛军,令其断绝投降之念,拼死守城。

接受仇人投降的获利无数与拒绝投降、杀掉仇人的遗患无穷,令司马昭做出了趋利避害的科学决策。

于是,司马昭下令:接受文鸯、文虎的投降,并令二人绕着寿春城巡游、劝降叛军。

眼见司马昭的仇人投降都能获得赦免,寿春城内守军饥饿难当人心动荡,均想逾墙而出向魏军投降。

不久,司马昭亲自到达寿春城下,在看到城中守军饥饿难耐、士气低迷、无心防守后,司马昭下令:全军出击,四面攻城!

瞬间,全体魏军以冲车砸击城门,以云梯架设城墙翻越进城、以投石机发石砸击守军,以弩机发射弩箭射击守军,总之,魏军对寿春城发起了排山倒海式的进攻,而城中守军则象征性地抵抗了下,就纷纷向魏军投降。

诸葛诞见大势已去,便率领数百亲兵死士从城中的一个小门突出城外,不过,早就守株待兔已久的魏将胡奋率领所辖魏军,对诸葛诞军进行了顽强的围追堵截,并斩杀了诸葛诞。

公元258年四月十日,诸葛诞在突围中被胡奋部下士兵斩杀,吴将唐咨及众多淮南军、吴军投降。

吴军投降后,有人向司马昭建议将其全部坑杀,司马昭下令:投降吴人来去自由,各随己便。

在叛乱平定不久,淮南地开始下起倾盆大雨,诸葛诞期盼的下雨,竟成为自己毁灭后的甘霖,真是莫大的讽刺,奈何上天助司马家、不助诸葛家和曹家啊。

平定叛乱后,考虑到孙策平定江东后没有肃清江东豪族的死士,以致被刺客所杀,司马昭便以史为鉴地下令擒拿追随诸葛诞的死士;

考虑到大哥暗中蓄养死士,继而宫变夺权、战胜曹爽的成功经验,司马昭就对朝中忠于皇帝的大臣效仿着收养死士,进而谋害自己的可能,心存芥蒂。

于是,为了肃清死士安枕无忧,为了杀绝死士以儆效尤,司马昭下令擒拿追随诸葛诞的众多死士,并将死士们押至刑场,命每名刽子手在处决前询问每位死士:“是投降?还是不投降?”

没想到这几百名死士,没有一位主动投降,竟都先后说道:“为诸葛公誓死效命,绝不投降逆贼!”

壮哉,得死士如此相报,诸葛诞虽死犹生!

诸葛诞及其收养的死士们,颇有田横及手下们的生死相随、视死如归之风。

淮南三叛,是三次淮南叛乱中,各方投入兵力最多、平叛时间最长,敌我双方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也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争。

这场战争,司马昭之所以能够击败诸葛诞:

从战略层面来看,在政治战略上,司马昭挟天子以令诸侯,既消除皇帝在背后夺权的威胁,又处于曹魏政治层面上的正义制高点,还亲自率军以军事进攻为主,以何桢持节进行政治诱降为辅,对淮南叛军发动者实施坚定打击的行为,对叛军中被胁迫分子进行政治笼络、既往不咎的宽容招揽行为,如此多管齐下,家人在中原为人质、被裹挟着无奈造反的叛军,自然有大批人心存寻机投降的动机,这成为摧毁诸葛诞的不定时炸弹。

反观诸葛诞,之前拒绝配合毌丘俭反叛司马师、并协助司马师进攻寿春参与平叛,已寒透了忠于魏帝之臣民们的心,这次发动叛乱,又稳据淮南,毫无入京勤王、收买忠君人心、效忠皇帝之行,再次令天下人看透他割据自保、鄙视司马昭、藐视皇帝的野心。此外,诸葛诞还派遣儿子入质吴国,引来吴国大军来援,如此明目张胆地勾结敌国、叛乱本国,已是彻底与魏国皇帝大臣、军队百姓决裂,又如何获得后者的鼎力支持?

再观吴国孙綝,由于主政大臣孙峻新死,临死前,为防止孙氏皇族大权旁落,孙峻临时将大权交给资历浅、威望不高的孙綝,这引起吕据、滕胤等老资格重臣的不满和反对,虽然,孙綝勉强将这些反对者清除,但暗中不满和反对他的群臣,还在蠢蠢欲动,这促使孙綝急需在外战中建功立业,以便压服众议、名正言顺地占据高位。于是他要出兵援救诸葛诞,可后方政治地位的不稳,要求孙綝只能胜、不能败,这就导致孙綝胜了才会乘胜救援寿春再建新功,若败了则只能退回建邺,整顿内政稳固后方,否则诸葛恪毁家灭族的下场,就是他的明天。

军事战略上,司马昭依旧延续哥哥司马师的平叛策略,联合东南各州的军队,对叛军形成包围封锁之势,同时为了保证前线将帅们能够根据战场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调兵遣将、组织进攻防御,司马昭魄力非凡地将二十多万大军的指挥权暂借给名将王基,由这位作战经验丰富的名将统兵平叛,自己随时关注战场状况随旁辅助,此举颇有秦昭王敦促河内百姓支援后勤、任用白起进行长平之战,秦王嬴政管理关中百姓支持后方、任用王翦攻灭楚国之风。

反观诸葛诞,虽然吸取了毌丘俭纵兵轻出、被围后、被政治诱降击败的教训,但坐拥寿春孤城坚守待援,不在城外配置游击部队,呈掎角之势互相救助,全军皆在寿春城中做困兽之斗,明显保守被动、危机重重,可以说,此举舍弃了文钦和文鸯的野战长处,可谓舍长就短自取败亡。

再观孙綝,吴军的军事优势是水战,可他为趁敌国内乱而建功立业稳固地位,就强令吴军舍水就步,去不断以短击长地攻击魏军、救援寿春,自然屡战屡败、后方不稳。

采纳邓艾建议,在淮南广兴开渠屯田的司马懿

后勤战略上,由于司马昭父亲司马懿采纳邓艾在淮河两岸开挖大量漕渠灌溉农田、以大船沿渠南下运送大军的屯田建议,所以魏军在淮南等地既有足够的军粮供应,又有宽阔的河道适合大军乘船迅速南下平叛,还能通过大船在漕渠中运粮,节省后勤供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保证大军的物资供应。总之,能够助大军迅速乘船沿漕渠南下平叛,能够保证数十万大军的军粮供应,邓艾的挖渠灌溉、行军、轮番戍兵屯田之法,可谓一举多得。

反观诸葛诞,虽然为造反未雨绸缪、处心积虑地积攒了足够食用一年的军粮,但其属下坐拥淮南各地各自为战,本人又坐据寿春孤城坚守待援,以被动防御、坐吃山空的姿态,期待可能的大雨导致淮河暴涨来水淹敌军,期待可能的吴军救援来内外夹击敌军,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般空耗城中不可再生的军粮,后勤供应又怎能不在吴军的帮忙吃喝下捉襟见肘?

外交战略上,司马昭先率领二十余万大军南下至项城,以赫赫军威震慑淮南各地,再派廷尉何桢持节出使淮南,劝慰各地的叛军将士,申明朝廷诛逆赏顺的政策,以顺昌逆亡的恩惠安抚他们。如此恩威并施之下,淮南各地的将士大都对司马昭效忠、对诸葛诞口诛笔伐,此举如他哥哥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时用钟毓晓谕各地那样,为平定诸葛诞叛乱,争取到了国内反叛势力的威胁最小化和国内平叛势力的支持最大化。

同时,司马昭命堂兄司马望担任雍凉都督、命名将邓艾担任陇西都督,严防蜀汉姜维北伐曹魏,命荆州都督王昶率军进占夹石,逼近吴国重镇江陵,牵制着吴国在荆州的施绩军和全熙军,使他们不敢向东策应孙綝的救援寿春之战。

如此内外布防下,司马昭在外交上做到了外患的最小化。

而诸葛诞,只能谨慎地困守坚城,仅寄希望于吴国的救援,不能争取忠于曹魏皇室之人的支持和背刺司马昭,不能争取蜀汉崇敬诸葛亮之人的支持和救援,不能在司马昭军后方制造混乱,这是他的外交无能之处。

再观孙綝,由于上位不久,与蜀汉众多重臣不熟,难以在救援寿春时与蜀汉的姜维合作着北伐,这是他的外交失策之处。

从战术层面来说,司马昭比诸葛诞强太多。

首先,没能封堵文钦军援救寿春的吴军进城,导致司马昭虽然气急败坏地斩杀了李广、常时两将以激励士气,不过在冷静思考后,司马昭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地将军权托付给王基,王基根据战场情势,率全军构筑围城壁垒,将淮南叛军和文钦吴军彻底包围在寿春孤城中,此举彻底杜绝了文钦之子文鸯出城野战争胜的可能。

其次,面对吴军的救援,司马昭虽然起初心急火燎地向王基发令移军至北山,不过在看到王基的回信劝解后,司马昭能够听信前线将帅的战场科学安排,不顽固干预前线将士的指挥,做到将能而君不干预,彻底杜绝了君主不顾战场情势、盲目干预将帅导致大败亏输的可能。

再次,吴军被魏军击退后,为了加快结束战争,司马昭故意向寿春城散布谣言,称吴军救援将至、魏军缺粮将撤至淮北,鼓励淮南军在寿春城中放心地对军粮大吃特吃,彻底杜绝了淮南军节衣缩食、依靠城中粮食长年累月对抗数十万魏军、进而拖延取胜的可能。

最后,面对寿春城中叛军将士的诸多矛盾,诸葛诞狗急跳墙地杀害文钦,而司马昭则大力宣传投降免死、投降重赏、投降虽仇敌亦宽容(如受降文鸯、文虎)的政策,终于将城中叛军刺激得逾墙而出降者众、安心守城者无。结果,诸葛诞势单力孤,只能无奈突围,轻身赴死。

可以说,通过战略上的政治上挟天子令诸侯、赏顺诛逆、争取各方支持,军事上四面包围长围久困,后勤上妥善供应后继不绝,外交上争取平叛势力最大化、外患和叛军威胁最小化,通过战术上的随机应变、充分授权、围城打援、散播谣言、招降纳叛,司马昭和王基得以战胜诸葛诞、孙綝和文钦。

总之,曹魏淮南的三次叛乱,由王陵、毌丘俭、文钦、诸葛诞先后发动,是曹爽余党、忠于曹魏皇室的地方武将在淮南意欲战胜司马家族,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三次武装夺权运动,是司马懿与曹爽争权夺利时,疏于在淮南布局自己人,而招致异己势力接二连三反叛的恶果,这种政治失误或疏漏,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淮南三叛。

本来第三叛,在司马懿、司马师平叛时就可彻底杜绝,不过由于司马懿平叛后年老体衰需要托付大权给儿子、司马师平叛后奄奄一息需要托付大权给弟弟,遂给诸葛诞割据淮南提供了良机。

三次叛乱平定后,司马昭封王基的七名僚属为侯,任命王基为扬州都督,陈骞为豫州都督,至此,曹魏各地包括淮南在内,均由司马家族的亲信掌握军政大权,忠于曹魏皇室的地方武将彻底被清除。

同时,因平定淮南叛乱的巨大功勋,司马昭的声望直追哥哥司马师和父亲司马懿,朝野百官均向魏帝曹髦上书,请求给司马昭加官进爵。

公元258年六月,被逼无奈的皇帝曹髦,终于下诏封司马昭为丞相、晋公,加九锡,不过颇有自知之明的司马昭竟九次推辞皇命。于是,曹髦又改皇命为增加司马昭封邑一万户,食三县租税,司马昭接受。

可以说,曹髦对司马昭的谋朝篡位之心,已越来越忍无可忍,而司马氏取代曹氏,掌管北方天下,已成时间问题。

此后,内乱已靖的司马昭,将目光转向了蜀汉和吴国,他期待能在有生之年吞蜀灭吴一统天下,然后凭借战功称王称帝造福子孙。

那么,司马昭该怎么平定连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都平定不了的西蜀和东吴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236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715评论 0 3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9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95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33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85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22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02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9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1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47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5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0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6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