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了向红老师的《笔算小数加减法》(四年级下册,有了一些关于小数性质的思考,尤其是小数的计算单位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渗透、什么时候提出正式的“计数单位”的概念,经过大家的讨论,我有了新的新的认识。之后,我又听了含瑞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至此我终于发现,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理解小数意义概念的重中之重,为了这两个年级的教学内容能够顺利衔接,必须要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理出一个合乎孩子学习能力发展的逻辑关系,并据此实施教学。
三年级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孩子初步认识小数的开始,首先,孩子要学会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写法。这个部分相对比较简单,可以一带而过,需要强调的主要有这样几个点:在读小数的方面,要强调以小数点为分界点,小数点前面为整数部分,正常读就可以;小数点后面为小数部分,读的时候要挨着读。在写小数的方面,写的时候要先写整数部分,点上小数点,再写小数部分。重点的部分是,探究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三年级的学生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根据已有的生活基础,学生基本能理解,分数就是把一个整体当做单位“1”,然后将其平均分,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就是分数的意义,而小数,与分数的产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探究小数的意义是,含瑞先是带领孩子探究了0.1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观察和测量发现,0.1米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即1/10米,也就是0.1米。由此,学生发现1/10和0.1是意义相同的。随后,再让学生一个0.1米一个0.1米地找下去,直到找到0.3米,找到后,让学生想一下这其实是几分米,也就是几分之几米。有了刚才的探究过程作为基础,学生就知道0.3米就是1米被平均分成的10份中取出来的3份,也就是3/10米。这个过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四年级小数计算的知识基础的核心。在找0.3米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0.3米就是由3个0.1米组成的,这个“0.1”就是0.3这个小数的计数单位,不过,计数单位这个概念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并未出现,所以之前我也困惑,要不要在三年级学小数的认识时渗透这一点,但是听了四年级的笔算小数后,我发觉这一点不仅要渗透,还要让学生们都能理解这一步的意义。之后,认识0.01和相应分数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0.01米其实就是一厘米,一厘米就是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取了其中的一份,如果用分数来表示,那么这一厘米就是1/100米,如果用小数来表示,那么一厘米就是0.01米。随后,再让学生一个0.01米一个0.01米地数下去,直至找到0.08米,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由于已经有了刚才探究0.3米的过程,就能很轻松地总结出,0.08米就是由8个0.01米组成的,在这里,0.01就是0.08的计数单位。最后,我们可以总结得到,零点几米表示十分之几米,也就是几分米;零点零几米表示百分之几米,也就是几厘米。
在刚才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方式进行了计数单位的累积,从0.1到0.3,从0.01到0.08,虽然学生还没有接触过“计数单位”这个名词,但是这个名词的概念他们已经在实践中理解。理解了这一点,四年级的笔算小数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向红老师的《笔算小数加减法》,计算正确的前提就是要明白怎么区分小数的计数单位。首先,向红老师带领学生总结了学习目标,关于笔算小数加减法,要达成会计算,即理解算法、为什么,即理解算理这两个学习目标。首先,向红老师让学生们自主复习一位小数的笔算加减法,例题0.7+0.6、1.5-0.7。这两个例题都是一位小数,计算时孩子非常自觉就知道,要数位对齐,其实这个地方,就已经利用到了小数计数单位的区分:0.6+0.7,其实就是6个0.1加7个0.1,得到结果1.3,其实就是13个0.1;1.5-0.7,就是15个0.1减去7个0.1,结果为8个0.1,也就是0.8。在这个地方,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复述这个过程,复述的过程也是考察孩子是否理解的过程。之后,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学生就可以独自进行探究,进行知识的迁移。在探究0.77+0.03这个算式时,原本向红老师想让孩子们掌握的方法是,根据小数点的位置,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一对齐,但是有的孩子在说自己做题的过程时,就直接说了出来,这个题就是77个0.01加3个0.01,得到80个0.01,也就是0.8。这说明,即使在之前老师没有特别指出这种用计数单位来进行计算的方法,学生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按照对齐小数点进行竖式计算的方法,其实也是通过理解小数中不同的计数单位来进行计算,还是以0.77+0.03为例,在竖式计算时,从最低位开始,也就是从百分位开始,也就是7个0.01加3个0.01,得到了10个0.01,进位;再看十分位,7个0.1加0个0.1再加刚才进位得到的0.1,共8个0.1,至此,小数部分结束,再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都是0,所以最终结果就是0.80,末尾的0不表示实际意义,故可以去掉,写作0.8。
在结束了两位小数的加减法练习之后,就可以进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笔算了。这一部分算是该节课最难的部分,数位的对齐情况可以说非常复杂,想要把它计算正确,那就一定要分析好小数部分的各个计数单位。如,3.25+15.7,本来应该是这样来进行竖式计算的:
但是,由于计数单位的混淆,有的孩子就把竖式写成了这样:
还有的孩子是这样写的:
第二位学生犯的错误还是比较好纠正的,小数点即为楚河汉街,首先小数点要对齐,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整数部分要各自对齐。第一位同学的错误就算是很经典的一类错题,数位没有对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没有理解这两个小数之中的计数单位各是什么。如,15.7的7是什么意思?学生要能明白,是7个0.1;而3.25的2是什么意思,5是什么意思?2是指2个0.1,5是指5个0.01。所以,计数单位是0.1的都是在十分位上的,必须要对齐;计数单位为0.01的都是在百分位上的,位于十分位后面。分析透了小数内部的计数单位组成,竖式计算时就不会出现数位对不齐的情况了。
最后,在笔算小数加减法这节课的最后,学生们要明白,小数的竖式计算在列竖式时,首先必须要把小数点对齐;其次,必须要将相同数位对齐,而想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就要把相同的计数单位一一对齐,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由此可见,计数单位的意义渗透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个概念不能等到了四年级才进行学习,而是要在三年级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进行适当的渗透,因为这也是小数意义理解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只要学生能够明白怎么去分析一个小数是由什么样的计数单位,各计数单位的数量有多少,那么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