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打call到欠费的疯狂安利下看了《国家宝藏》——
“妈呀,这也太好看了吧!”
不吹不黑,看完第一期决定要追,看完第二期,我已经等不及这周日的更新了,黑着眼眶熬着夜,点开前两期又刷了一遍。
从舞美到背景音乐,从明星到博物馆馆长,从创意形式到国宝本身,啧啧,央视爸爸的清流综艺,一不小心又登神坛了。
要说节目形式,其实也挺简单。
一共九大博物馆。从北京故宫开始,每期节目介绍一座博物馆的三件文物,每件文物邀请一位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并讲述其传承的今生故事。
九大馆长联席坐镇不知能否召唤神龙……但各馆的镇馆之宝们,是跑不了了~
首发就是三件奇迹大宝贝——千里江山图、瓷母、乍原石鼓。
堪称中国青山绿水之最的《千里江山图》,从水墨勾线到层层上色,为了呈现丰富的层次感,王希孟居然把这幅长达11.91米的巨作画了整整五遍!现场观众惊叹,弹幕们也全不淡定了。
乾隆的心头好瓷母,是首期节目的流量担当,又叫“各种釉彩大瓶”(名字也是够随便),集合了17种从宋到清最具代表性的釉彩。
当屏幕显示此瓶的烧制成功率才0.2%,我脱口而出“神经病啊!”真的,乾隆爷得多叛逆、多偏执才能烧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瓶子来。
不过这个画风,emmm…反正他爹和他两位爱豆的棺材板是压不住了,纷纷显灵对其进行“3D立体环绕DISS”。网友的表情包也是分分钟出炉。
第三件乍原石鼓,乍看有些朴素——“不就是块大石头嘛”,不如瓷母奢华,又不及千里江山图惊艳。
但这被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的石头上,可是用大篆刻着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这些文字正是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汉字之源。2300多年,石鼓每逢战乱就丢,一和平又一代代找回来,能传到现在也是相当不容易。而当其守护人梁家辉老师往那儿一站,这儒雅的气质配上石鼓的悠悠历史感,也真是相得益彰。
不过呐,比起已有很多人仔细安利的首发期,整体来讲,我还是爱第二期更多一些~
如果说,第一期讲前段刚红了一阵儿的千里江山图,讲以“农家乐审美”成新晋网红的乾隆,显得有些“赶潮流、媚年轻”,那么第二期的《国家宝藏》,就是真正展现出自己独一无二又浑然一体的清流风格了。
连在第一期看来有点尬、有点模式化的国宝守护人宣誓,到了第二期也有了一种庄重的仪式感——要缺了这一环节,咱观众还不乐意呢。
“惟楚有才”的湖北省博物馆真是下血本放大招啊!
倒不是说呈出的国宝们年代更久远——一出场就是2000多年起跳,而是,同样是稀世珍宝,第二期的宝贝们不仅各自精彩,合起来还自成体系——
越王勾践剑,是帝王剑,也是君子剑,代表的是忍辱负重、光复家国的气节胸怀;
云梦秦简,1155枚竹简连缀,记录着秦国律令,呈现的是2000多年前的契约精神,那竹简用一位历史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璀璨夺目,要是能摸一摸,就是跪着去也行;
曾侯乙编钟,礼乐治国是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而编钟精湛的锻造工艺和完备的音乐性能,可以说是儒家礼乐文化的极致表达了。
三件国宝,分别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全方位呈现出中国人对气节、律法、礼乐的理解和传承,真可谓华夏文化血脉之源。
而演绎国宝前世传奇的演员们,整体气质与国宝的融洽度也比第一期更强。
前不久才在东京电影节封帝的段奕宏,作为越王勾践剑的守护人,没有扮演越王勾践,而是演了勾践剑的剑灵。
影帝就是影帝,他的演绎不仅把人带回那个纵横捭阖的时代,更让人相信,这把“天下第一剑”,真的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和灵性,有对越国和勾践的深情。
而作为一个法律系出身的湖北人,又做过普法主持人,撒贝宁扮演这位秦朝基层律法官员——喜,也是不能更适合了。直接上演秦朝版《今日说法》。
不过秦朝律法严明,估计不能让喜大人这么放飞自我——一上场就“戏精”上身,又是法规抢答又是现身说法,边主持边演戏,简直把喜大人演成癫大人~
眼看着喜大人的棺材板也要盖不住了,小吏忍不住问到“区区官吏记那么多律法有什么用”,撒老师又那么恰合时宜地燃了起来,
“尔等区区官吏,既不掌握兵权又不坐拥天下,
但帝国的崛起,靠的就是我们区区官吏啊!
一枚竹简容易折断,但当它们聚在一起,
就能聚集起强大的能量!”
看完第二期最喜欢的守护者是和珅和大人,哦不,王刚老师。
被主持人国立老师戏称为“收藏界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老师大概是明星守护者中最了解、也最热爱这些国宝的人。
看他第一次目睹编钟真品的表情,简直就像一个刚蒙上天恩宠的虔诚信徒,眼里全是不可思议的惊奇和感激。
待细瞧编钟,又轻手轻脚,以手捂鼻,生怕自己的呼吸或脚步对国宝造成损害。
“像这样的文物,
哪怕是掉一个渣渣,
那都是暴殄天物。”
观摩结束后,对编钟深深鞠躬,那种震撼真是,好像,他刚刚真的是在与曾侯乙对话。
而在编钟今生故事的讲述者——谭军教授和他的青年编钟乐团——完成编钟演奏后,王刚老师又是深深鞠躬:
“谢谢你们……
看到你们,(曾侯)乙就放心啦!”
说到今生故事讲述者,除了谭军和他的青年编钟乐团,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一生不断与奇迹相遇的考古学者——陈振裕。
这双眼见证过越王勾践剑出鞘时的锋芒。
两千年一遇的绝无仅有。
这只手温柔的扶去了云梦秦简的尘埃,
澄清了历史,将真相揭开。
他的双脚一步一步,
走过许多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
他的身影,伏案桌前,
在一个又一个夏秋冬春不曾停歇。
陈老年近八十,风餐露宿、青灯伏案地投身考古一辈子,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文脉。
当他伫立舞台,依然精神矍铄,风度翩翩。直让人觉着,如果老了能变成这样——目光依旧清澈,每一道皱纹、每一根银发也都因智慧而闪闪发光,那么“老”真是一点也不可怕,简直让人期待。
一个细节是,撒贝宁说陈老发现了那么多震惊世界的考古奇迹,夸他是一个传奇。
陈老却不好意思地笑了,缓缓低下头。
好像在说,受之有愧呀,都是应当应分的呀……如此传奇却又如此谦逊,到这儿也是瞬间泪目。
常有人问,了解历史文化、了解文物到底有什么用?人都埋了几百几千年了,有什么好了解的?一代代的读书人和当代学者们有必要那么拼吗?
当然,有必要。
正如第一期节目中,梁家辉老师出演的石鼓小剧场所揭示的:
我们自己的文字和历史,就是我们的信仰。
文字,是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而文物,是历史存在的证明,是我们的先祖所生活过的时空凝结,是我们信仰的提醒。
我们所信仰的文字、历史、文化,也可以换一个词,是信仰“人”。我们所有的历史文化,所有的文物古迹,都是人的劳动,人的智慧,人的无穷想象,人的精力弥满的双手所创造出来的。
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一个巨大不同在于:这是一个从头到尾由人类创造的辉煌,不是圣灵感孕,不是佛陀转世,所有国学经典都是关于人的,所有创造中国文化者,都是人。我们相信人本身的伟大,相信人本身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
而人嘛,几千年来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即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从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一代又一代地保护华夏文脉,保住我们的信仰和智慧之源。
写到最后,突然想起诗人徐志摩,汪曾祺先生说他有一次在西南联大上课,讲英国诗,讲着讲着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大烟台苹果,一边咬着,一边说:“中国是有好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