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这句话:高手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那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看清本质不是挺简单的吗?哪有那么难?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超市该怎么赚钱?
你会想大量进货压低成本,卖便宜的货,吸引更多的人来买。这个结论固然正确,但是却片面。
如果如果货要便宜,那超市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进更多的货,来压低价格。但是只有这一层逻辑吗?这样做的超市基本都死在库存上。
其实超市正确的做法是吸引更多的人来买,加快货物的流动,通过提高周转赚钱。
比如超市的净利润是3%,你投500万屯了一年的货,一年挣15万。
但是如果你能加快运转周期,投入100万的货款,每月一个周期,一年能挣36万。
在普通人眼里,货,人,超市是相互独立的;而在高手眼里,货,人,超市不仅仅是要素,还是一个整体,各方之间有联系。
普通人以为要素就是本质,而本质是系统关系。
系统关系主要有四种: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和滞后效应。
我们以超市做为案例,来梳理其中的逻辑。
1)变量(有关系的要素)
超市赚钱和客户数量、货物相关。客户数量与流量,存量,流失量相关;货物与价格,质量相关;客户数量,还伴随着客户体验下降。
2)因果链
这么多变量看起来一团乱麻。别急,用因果链把它们连起来:
流量多,带来客户多;存量多,客户多;货品价格低,客户多;客户多,货品价格低;客户多,客户体验下降;客户体验下降,流失率高。
3)增强回路
通过连接,我们发现一个回路:货品价格低→客户多→货品价格低→客户多。(客户多,货品流通快,变现速度快,议价能力强)
如果一直驱动这个回路,就形成一个飞轮,并不断强化。
4)调节回路
那么有什么变量,是抑制客户数量增加的关键吗?就是客户体验
人一多,服务就不到位,客户体验就不到位。这种:因增强过,果抑制因的循环就是“调节回路”。
5)滞后效应
但是客户流失不是马上可以看出来的,因为客户流失的同时也在增加,等到一定程度才会体现,这也是超市决策者反应滞后的原因。因果之间相差几个月,导致无数漫长的因果链交织在一起,让决策者难以做出准确平淡,只好从因等到果。但等到果,已经晚了。
用这5个简单的结构,我们能搭建出复杂的系统,然后找到关键,做出改变。
个人成长也是如此,我们不妨花点时间思考:影响我们成长的变量有哪些?其中的因果链有哪些?(时间,工作方式,工作效率...)有没有增强回路可以使用?调节回路又是哪些?不要因为滞后效应,最后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