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30多年前在小人书摊子前拖着鼻涕贪婪的翻着小人书的我穿越到成都这家像魔法城堡一样充满未来主义的书店,那份震撼又气派的场景,估计鼻涕小人会晕倒吧!
啧啧啧,看看眼前这个场景,令人炫目,深木纹色的片状书架环形排列,拱形门线条精巧,在镜面天花板的作用下,书架蔓延向上,高耸巍峨。这宏大的空间感,这份夸耀,无一不在展示着,我们已今非昔比。
30年前县城的我是怎么读书的呢?当时的书只有两个地方,新华书店、小人书摊。没有公共图书馆,不存在免费看书。新华书店还不是开放式货架,一排排朴素的柜台,后面书柜上整齐的码着书,有售货员阿姨倚在柜台。看中什么可以斗胆让她取下来,翻一翻,假如没钱买的话就很快还给她。当然多半是没钱的,但是毕竟可以不花一文钱就能翻到书籍,在当时贫乏的世界里,对于爱书的我还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小人书摊是自由的,一排排木架子围成一圈,木架子上拉着绳子,小人书整齐的装在绳子里,木架子下一圈小板凳,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老板,盯着有没有人偷偷的翻书看不给钱。只要你钱包鼓鼓,便可以像个财主一样,大大咧咧的在书摊前坐下,任意的挑选几本书来看。但是这样的时候绝无仅有,所以我也学会了拿着一两本书的钱去尽可能的多看。首先把钱亮给老板看,亮明自己是顾客的身份。选一本薄薄的书,快速的翻几页,已经浏览了一部分内容。再挑一本厚厚的画的内容复杂经看的书,拿在手上,表示选定。有了这个护法,再去翻其他薄薄的书,如此这番,租两本书,借着挑选的当口,至少能看四本。
在新华书店柜台前也是如此,售货员阿姨的心情好,便可以多看一些,看到十几页也是有的,再陪着笑脸,让她再取一本下来。
所以三十年前的我就是这样可怜的看书,养成了一目十行看内容不仔细的坏毛病。
高中以后书渐渐多了起来,图书馆依然没有,幸运的是新华书店的书架开放了,我也是在那个时候读了莫言、铁凝、叶兆言、张爱玲、还有《安娜》等世界名著。
越往后读书越容易,到后来都有些无孔不入的感觉了,书店也都变了,再也没有以前那个柜体里冰脸阿姨,人读书的心情也变了。
在高耸入云的书架前,我们拍照、打卡、发朋友圈,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钻在书里。我们在飘散着咖啡香气的书店里,翻翻书,摸摸手机,东张西望。心浮气躁。
要到哪里去找回30年前那个一贫如洗如小偷一样窃书看的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