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往无前》小米的“势、术、法”
读完本书,清晰的感觉到,小米的经营是势重于术、术重于法的。小米的早期成功在于取势,找到了对的市场。在经营过程中,好的方法让它聚拢了优秀的人,开发出优秀的合乎市场的产品,最后经过残酷的思考与淬炼,让法胜于情,进行了二次的腾飞。
一,势
据势。小米开创之初,最关键的点就在于雷军的反思。这次反思是对于势的思考。作为中关村劳模的雷军,之前选错了赛道,无论多么努力,也不能迎上浪潮之巅。书中谈到他在与投资人刘芹谈话的时候,提到了选对方向、顺应时势的重要性。作为手机端、加铁人三项的开局,在互联网移动端的时代,无形中就有了势。对的领域里面做对的思考,是让小米一往无前的制胜之要。一往无前的前提就是占据了时代的大势。
造势。小米前行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气势。从创业之初,劳模雷军为小米注入了一股拼的精神。在书中,他们战斗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在办公室住,连续工作、以工作为使命也是常态。这股子精气神,让小米创业十年一路飞腾,快速上市,成为全球手机销量的前几名。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一个很简单的点,就是看这个公司有没有气势,有没有精气神,有没有全员再拼的状态。这样的单位才是创业的状态、才能一往无前、势如破竹。
取势。小米很擅长将自己的势头扩散,形成规模性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小米是一个非常善于运用影响力的企业。小米内部组成的每一个板块业务,各个局势都相互在借力,小米外部的海外业务,也在不停借国内的势去快速复制,推广。小米擅长将自己的优势,分布到每一个局部当中,但这些又是一脉相承的,他不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业务范围、或者领域之外的事情,全部都是自己形成产品之后的延申。小米的局部,分散了主要的手机业务的势,但是这些局部又在反过来促进小米的业务发展,每一个业务的生态息息相关、又有主线相连。这是它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术
聚人之术。小米创业之初,就招揽最优秀的人,并且想尽办法招来第一流的人才。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甚至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生活条件,而去投入到小米当中。正是这种聚集最优秀的人的能力,让小米公司在最初的创业之中,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很快就调试出第一代产品。另外,小米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在想方设法挖到最优秀的血液。比如小米的供应链渠道商,英华达的张锋,在雷军重组手机组后担任供应链的负责人,这都与小米公司日常的维护和口杯不无关系。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小米关于为上下游承担风险,提前为他们考虑,最后得到了一批拥护小米的供应链上,保证了后续的产能。不光如此,他还积累了一批粉丝,一批米粉,时时刻刻在和人做着互动,正是小米把人看作核心的资源,才让小米在前进路上有众人的支持,走的更远。
经营之术。小米在经营的时候,战略一直很清晰,就是抓住人最深层次的需求,大家都想要性价比高的东西。故此,小米一直在性价比上下极致功夫,对产品的每一个环境、利润都进行细扣,里面一个情节就是对于一个螺丝钉的价格,雷军都敏感到震惊。出乎机制地追求性价比,最求高性能,满足广大用户的心。但是如同沃尔玛的理念,追求极致低利润的价格,就势必对自己是不断地苛刻与挑战,故此,才倒逼小米的研发团队在创新上走在世界之先。从最高最细致的标准上要求自己,经营自己,让小米在价格上、性能上完全跑赢,对自己变态般的限制与要求,对每一个细节的极限要求,
三、法
在书中描述、小米的早期是靠激情、感情、友情凝聚出来的公司,这个公司的早期特点就是付出与信任,在早期第一批人才的带动下,小米疯狂的扩张,手机似乎永远不愁卖,但是这个过程终究抵达了一个中间节点上,停滞不前。在这个问题出现之后,雷军异常痛苦,他在反思之后,重新自己承担起了手机部的业务。但摆在他面前的就是,新与老,传统与新局、情分与未来的关系。是注重情分,还是注重市场规律、经营定法,让雷军痛苦不已。一家以情怀聚集的公司,让自己亲手开掉一起逐梦的元老,是痛苦的。雷军最后还是选择的法大于情,在公司人事上进行了重组与调整。这让小米迈向了第二个阶段。但这个阶段是否伤害了小米公司的基因与初心,我认为是小伤带来不了大痛。总体而言,他们的粉丝、手机、最初的做到极致的梦想还是活了下来。虽说奉法无情,但这又每个公司发展不得不经历的一步。在小米这种公司中,法的制度似乎也显得最弱。但这也成为最后保证梦想继续下去的一个决心,让人不回头的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