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原文,昨天《中国教育报》刊发有改动。
初一看《两个硕士竟教不了一个小学生——谁在靠你的教育焦虑“吃饭”》的标题似乎有点“标题党”的味道,细读全文不难发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相对稀缺固然是造成家长们教育焦虑的一个原因,但如此畸形攀比的“心魔”背后却另有利益推手。其中不乏那些用心不良的校外机构与学区房中介。
消息告诉读者,某培训机构英语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要专挑孩子不会的提问”“一定要让家长感觉自己孩子真的不太行”,其用心就是要以催生、夸大家长的焦虑,达到招揽生意的目的。至于一些在网络上、在微信朋友圈里被炒得火热、看起来出自资深教育人士的文章,背后的写手却可能是学区房中介机构。他们用心给自己写软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稳赚不赔(前几天微信上疯转的那篇上海退休老教授6000字长文声讨牛蛙战争的《牛蛙之殇》不也是某移民中介高妙的软文吗)。这样的广告软文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更容易吸引客户,并容易给年轻的父母们造成这样的心理暗示:学区房=优质教育资源=孩子的美好未来。
或许正是这些推手的力量,才使得消息中所说的毕业于国内985与211大学的硕士夫妇会兴奋于将其二年级的孩子送入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接受密集的培训课程,才使得一些城市的商业中心正在变身“超级学校”,才会有南京市地标紫峰大厦那样的社会生态:“每一层楼都有至少两家培训机构进驻。每到周末、假期,背着书包的中小学生频繁进出,孩子们的身影从一楼的英语班出来,又进入二楼的学而思培优班,匆匆吃完午饭,再进入三楼的舞蹈班。门外等候的家长中不乏硕士、博士,他们一边焦虑地在刷着手机,吐槽起步阶段的数学、拼音、图形这么简单收费却不低,但又很庆幸自己第一时间‘秒杀’到了课程。”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硕士、博士也是人,因为“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输,一定要比我强”几乎是我们这个国度为人父母的共同心理特质。何况他们的孩子的起点原本就比非硕士、博士的家庭出生的孩子要高一些,输了没道理啊。至于非硕士、博士的父母们的教育焦虑就更可以理解了,他们的孩子在起点本就不如人,“我的孩子一定不能输,一定要比我强”的焦虑则更强了。某些培训校外机构与房屋中介正是摸透了此种心理,“利用各种群圈定目标受众,打着分享升学信息、提供升学指导的旗号,散播报名紧张等信息,制造焦虑气氛,”把生意给做大了,将自己做强了。
从家长们的角度来看,希望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好的生活并没有错,希望孩子比自己强也没有错。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作为父母的行为首先应该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个性和品格。而不是一味地考虑“我的孩子不能输”,转而以自己的行为方式来建构他们的生活模式,为他们规划当下乃至未来的人生。“儿孙自有儿孙福”,一般而言,为人父母只能包他一时,却无法包他一世。如果父母们真的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未来,能够超过自己,不妨理性一点,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点,多给他们一些独立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周全地审视自己需要怎样的人生与未来,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而不是以成人的意志左右他们的思考与人生选择。至少,那些高学历人群的父母是不是可以退回去想一想,自己的硕士、博士当初是不是混来的,硕士、博士都读下来了,难道在辅导二年级孩子的课业上还不如那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师”?至少,是不是可以在泥沙俱下的培训市场和五花八门的营销广告面前,保持一些应有的冷静和理智?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在优质学校资源相对稀缺,培训市场热闹纷繁的的现实面前,光靠家长们的理性去缓解其教育焦虑是远远不够的。想要缓解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一方面固然要考各地教育、工商等部门健全教育培训市场法律法规,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批和监管,制订培训机构从业人员资质标准,加强对区域内教育培训机构资质的审核,督促其严格按营业许可规范办学,杜绝夸大效用的业务宣传;加大对违规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培训市场;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房屋中介机构的监管,一旦发现其超越营业范围的营销手段严格按相关法规查处,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在规定的营业范围内经营。更重要的恐怕还是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最大可能“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从根本上打破不健康的教育生态。”
另外,督促学校须提防某些校外培训机构“拉大旗作虎皮”勾当,努力在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想办法,出成效,也是王道所在。只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都能提供相应的质量保障时,才可能消除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当然这只能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生态,因为想要实现绝对意义上的均衡是不可能的。根本的出路可能还在现行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的变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