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个讲座,一个三十出头的网红分享这些年的经历。其中有一段让我颇有共鸣:他在快要30岁的时候,经历了一段炼狱般的过程,在不断试错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刚刚过完28岁生日的我,意识到自己也在经历这些。不知道是不是和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一样。
临近三十,离毕业也有六七年了,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我们经过社会的打磨,不再像刚毕业那样,白纸一张。我们经历过挫折、疑惑、失望,见识了现实社会难以评判的复杂性,稚气的理想主义渐渐让位,人变得更加包容圆润以适应社会。到了这个年龄,很多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甚至孩子,责任接踵而来,沉重的工作压力以及山一般的房贷有时会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不再像几年前那样,同龄人见面可以勾肩搭背、嘻嘻哈哈,而是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我们越来越适应孤独,适应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
到了这样一个年龄,曾经的迷茫渐渐褪去,不少人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储备了一定的资本、人脉、阅历,形成一套自己做事的方法论。在生存的夹缝中,有时会回味曾经的梦想,在匆忙中拷问自己每天忙碌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在这个年龄,终于有了能力和相对的自由,去思考和践行,在剩下的三分之二不到的时间里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形成独立观点和个人价值感
中国的80后生活在一个充满对比、忽略个人独特性的社会。好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外在条件进行打分,人被外貌、金钱这些硬性指标分为高富帅、矮矬穷、人生赢家、屌丝三六九等。好像人生是为了交上一份答卷,稳定的工作、完整的家庭、房子和车子就是标准答案。我们当然能察觉到这种生活模式的不合理性,这会让人过于攀比、追求外在所得而忽略了内心的渴望。但是一不留神,还是容易被社会的声音所左右。
可我不想因为害怕跟别人不一样而穷焦虑,不想为了稳定工资而在没有成就感的岗位上机械忙碌,不想为了利益纷争而成为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人,不想成为到了三十岁就开始掉价的女人,不想做为了家庭孩子而牺牲自己的妈妈,不想像我们长辈那样年老后依附于孩子而没有自己生活。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真善美假恶丑都在里面撕裂搅拌。在这个灰色的洪流里,去坚持一个真实而自我欣赏的自己,是一件很考验勇气和力量的事情。我想,当一个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同时也能坚持自己的选择,那么他就是自由的。“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接近三十岁,我们渐渐积累了勇气、胸怀和智慧。
很喜欢最近做瑜伽时听到的一句话:“我们每天会去晒太阳,但真正的太阳不是在外面,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独特个体,有能力通过努力去争取想要的生活——而这个争取的过程也正是人生的精彩所在。
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中的这段话让我非常感动:“成为真正的自我——不再是一种顺从他人的表象,不是对所有情感的充满怀疑的否认,也不是一种善于自我辩解的理性的面具,而是一个新鲜活泼、气息生动、富有情感、流动变化的过程。简而言之,他变成一个真实的个人。”
寻找一辈子想要从事的事业
现代社会发明了“工作”,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我们每天为此付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枯燥重复或压力沉重的工作是对我们生活质量极大的榨取。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有人说,当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工作时,你就一辈子不用工作了。因为这会成为自发的努力,充满创造力的事情,自我实现的过程。
但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赚到足够多的钱,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喜好、特长,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以及在商业社会中找到契合点。只有少数幸运的人能在大学毕业之初找到喜欢的工作,更多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风浪中调整直至找到自己的位置,当然还有很多人直到退休都无法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究竟是什么,这不得不说是种遗憾。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尝试,也意味着舍得放弃唾手可得的空虚的安逸,接受自己是个空杯的菜鸟,保持学习的激情和习惯,才能在不断的试错中摸索出一条越来越有感觉的路。这个过程很艰难,但相信我,一切都是值得的。
心智管理 时间管理
想让生活更充实,需要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多年来我随着性子跑,直到后来发现很多感觉只是原始荷尔蒙的迸发,只会打乱原有的生活节奏。比如放肆地暴饮暴食之后身体的不适、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裸辞然后狼狈地收拾残局。过了后青春期,作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个体,我才在实践中感受到自我管理的成效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感。
对于我来说,几年来学习心理学并通过体验认识自己,给我来带巨大的改变。用正念和冥想的方式让自己内心平静,让自我觉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心理咨询去探索深层内心能量,都让我逐渐摆脱固有的僵化模式,更加接近一个“真实的个人”。
有人提出“一万小时”的理论,就是做一件事情,要坚持一万小时,也就是每天花3个小时的话要用十年,才能做到专家级别。社交网络、食物、购物……现代社会有太多诱惑,让人很容易为了满足短暂欲望而花费大量时间,回头又累又后悔。我们可以痴痴地笑刷着朋友圈,完了惊讶地看着走过的时间、捶捶酸楚的脖子,发现什么收获也没有,又渡过了一个无聊空虚的晚上,不是吗?这就是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与时间做朋友,在有限的时间里过得更充实。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也都是白天精力的保障。
看到很多过来人,年纪越大活得更麻木,也看过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有智慧、创造力。三十岁绝不是“最好的年龄”的末班车,而是成熟人生的开端。人生只有短短三万天,如何清醒而充盈地渡过,现在所有的挣扎、历练,都在为此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