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匆匆》,上学时学过,刚毕业的时候,自己还曾经教过,感觉并不陌生,今天上午听马老师讲这篇文章,又有了新的感悟。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这篇文章写于“五四”运动落潮期。当时的“五四”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却在冷静的沉思后,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
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呢?诗人并没有作抽象的议论,他把自己的感觉,潜在的意识通过形象表现出来,“把触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那里”,寻那“新鲜的东西”。(朱自清《诗与感觉》)因此,空灵的时间被形象化了,习已为常的生活画面里透出诗人“独得的秘密”。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太阳被人格化了,他像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迈动脚步来了,悄悄地从诗人的身边走过,诗人随着太阳的“挪移”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了”。接着,诗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时间飞速的流逝。吃饭、洗手、默思,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诗人却敏锐地看到时间的流过。当他企图挽留时,它又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悄声地“溜走”,急速地闪过”了,时间步伐的节奏越来越快。诗人用活泼的文字,描写出时间的形象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给人一个活生生的感觉,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在时间的匆匆里,诗人徘徊,深思而又执地追求。如果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用诗句的形式来说明要珍惜光阴,那么《匆匆》就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达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感受,同样富有诗意。
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使作品格外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相对于万古长存的宇宙,人的生命是十分渺小的。以“针尖上一滴水”和“大海”作比确实把两者的差距形容透了。但唯其渺小,更应珍惜。因为稍一疏忽便会消失在“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时间长流里。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潜潜”了。如此的想象形象中蕴涵着哲理构成了一种诗意之美。“早上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迷人的手法表达了时间步伐的节奉越来越快,“我”也不由“茫茫然跟着旋转”了。直是挽不住留不得呵!日出日落,来去匆匆,光阴本是无影无踪的,但“太阳他有脚”,作者正是扣住这“脚”,把时间这个空灵的对象写得新鲜活脱,使无情之物充满了人情形成虚实相生的深邃意境。倘非情深意切,何能有如此奇妙而美丽的联想。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一段文字,作者采用六个问句,只问不答,表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惋惜,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紧迫感。特别是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不愿意白白在人世走这一遭,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有所作为。提醒人们时间流逝得飞快,而且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