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金盘,坡巷校区,再听经典课例《乘法分配律》。一切如课前所料,学生难,难在乘法分配律含义的描述上。且听、且思、且构架,如何才能破此难关?反复思量,乘法之意义的一唱三叹应是解困之根本策略:
一、以疑问引探究,验证中显本质。
课始出示两个算式4×24+6×24和(4+6)×24,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此时的学生首当其冲想到的是算。静静地等,得出结果“算后的确相等”。教师导思:“其实,不用算也可以验证的?”提供三个具体情境:一是苏教教材中的两个年级买跳绳,这是借助数量关系来证明,先算4×24求得四年级的,再算6×24,求出五年级的,或者先算四五年级共有几个班,再算两个年级的,思路不同,答案一致。二是用 学生队列的点子图,学生每24人站一排,女生站了4排,男生站了6排,一共有多少人,圈一圈,说一说。三是用长方形的草坪,两块草坪长均为24米,宽一个为4米,另一个为6米,求草坪的总面积。学生任选一个借助表象或者数量关系再次证明了4×24+6×24=(4+6)×24,这个结论。在此之后,教师只需一语引学生走向本质“选择不同的素材,都验证了这个结论,有用数量关系的,有借点子图的,有用面积计算公式的,看似不同,其实都一样,都不算,那根据什么就能说明它们相等呢?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引其得出4个24加上6个24,就是10个24,所以相等。让本质显露出来!
二、以仿写显结构,展示中丰例证。
请学生看这个等式,“觉得有特点不?能写出和它有共同特点的等式吗?”学生开始仿写,可能对,可能错,引导辨析,看着看着,改着改着,这个模型的雏形就开始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写着写着,学生眼前的例子就丰富了。随后鼓励学生选择其中的任意一个说明它们的左右两边为何相等,借此表述强化“几个几加上几个几就等于几个几。”让本质清晰起来!
三、以游戏助表达,交流中示含义。
“看样子你们是真的已经发现等式的特点了?玩个游戏,试试。”活动开启,给出等式的一边让学生猜另一边,不仅猜出来,更要说出来“你是怎么想的?”比如给出(4+3)×25=?鼓励学生表达7个25就可以看成4个25和3个25的和,所以将4乘25,3乘25,再把它们的积相加,带上数据具体的表达,学生需要这样的阶梯才能逐步学会表达,教师稍加引导“4乘25,3乘25,可以说得更简洁些吗?”让学生试试,如果不能,教师及时示范“4和3分别乘25”,师者何为?就应这般该出手时就出手。再玩上两三个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抽象了,这些算式都是怎样的?两个数的和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怎么做?把这两个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渐渐地从具体化的描述到数学化的表达。让本质深刻起来!
四、以练习巧评估,述理中促深化。
练一练的两道题,第一道是填一填,最为基本的转化。不仅要填,更要说“你是怎么想的?”比如(42+35)×2是42和35的和乘2,还可以看成42个2加上35个2,将42和35分别和2相乘,再将结果相加。 再如15×26+15×14,26个15加上14个15,就是(26+14)个15,。总之,一直紧扣乘法的意义来表达,每一次交流,就是一次理解后的输出,每一次倾听,就是一次意义性的判断。第二道是判一判,多了些变化,多了份干扰,特别是后两道。仍是以说理为重,仍是紧扣意义为要。
突然想到古诗词中的反复。比如《秦风》中的《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反复吟诵,改变的只有一个字。再如歌曲中的副歌,“你是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反复吟唱,却是曲之精华。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只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聚焦本质的循序进阶,本课中的乘法意义在引入、探究、建构和评估环节的“重复”出现,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