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制片人方励为电影《百鸟朝凤》争取院线排片量而直播下跪的新闻可谓是沸沸扬扬,有人说这是有意安排的炒作营销行为、也有人说这是为了挽救艺术电影的无奈之举,无论事实是怎样,经过此事件一发酵,电影《百鸟朝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无论从院线的排片量,还是票房的收入都出现了大幅提升。这不禁让人感叹,男儿膝下有“黄金”,这一跪,似乎是改变了电影《百鸟朝凤》的命运,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部电影,而这样的结果或许也是对已逝去的导演吴天明最好的慰藉。但是从这次事件本身来看,我们看到的东西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下跪”。
电影《百鸟朝凤》是中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讲诉了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无论从文化传承上,还是从艺术价值上都堪称是上乘之作。但为什么这样一部高水准的艺术片,又是大师的遗作,却引不起院线和观众的共鸣呢?一方面,这种影片的受众群体较少,艺术片本来在国内就属于冷门小众,而且这部影片讲诉的唢呐艺术对于院线观影主力的年轻群体吸引力又不够,自然得不到太多的关注度;另一方面,院线更多注重的是商业利益,相对于商业片,艺术片很难得到较好的排片量和排片时间。电影《百鸟朝凤》与好莱坞商业大片《美国队长》同期上映,在排片量和时间上都受到了后者的强烈排挤,甚至用“碾压”一词都不为过,以至于在上映前几日只有每天可怜的两场,还是上午场和午夜场。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百鸟朝凤》的院线遇冷。
纵观中国电影院线发展史,我们几乎看不到一部真正的艺术片能够在院线大红大紫,在商业片和贺岁片的强势宣发的背景下,艺术片由于经济效益不明显,无论从制作上,还是后期宣发上都处于“夹缝中”的状态,能够顺利出炉并且上线可以说就是万幸了,票房收益基本上无从谈起,剩下的就仅仅只有口碑了。虽然此次电影《百鸟朝凤》在方励一跪之下,成功逆转,但是下一次艺术片要想在院线翻身,难道还要靠下跪的戏码吗?当然不是。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困局,还需冷静思考。
首先,培育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的土壤。国家要从发扬、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从政策、资金上支持艺术电影发展,帮助和扶持从事艺术电影创作的导演、制作人,并逐渐建立区别于普通电影院线的艺术电影院线,提供艺术电影专门传播和交流渠道,给予更多发展空间。
其次,学习国外艺术电影发展的经验。充分学习吸取欧美地区艺术电影发展的经验,设立独具特色的艺术电影节,加大艺术电影的宣传力度,制片方在电影创作上充分融入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元素,通过艺术电影传播中华文化内涵,逐步培养出中国艺术电影的观影人群,扩大受众群体。
再次,建立电影院线排片统一执行标准。通过对各大院线排片行为进行统一规范,通过规定标准,平均分配各类电影场次时间,有效防止院线从商业利益出发打压艺术片,为艺术片在院线生存提供良好环境。
最后,给予艺术电影创作更多的包容。应该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鼓励艺术电影创作者多元创作,尝试用不同题材、不同形式表达艺术,丰富艺术电影的门类,让更多类型的艺术电影能够问世。
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唯有创新、改变和坚持才能寻求出路,当有一天艺术电影不再需要“下跪”才能引起关注时,那将是中国电影春天真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