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简友加了我的微信,邀请我加入一个文友交流群,说是可以在群里同众多文友交流,并推广自己的作品。我怀着好奇心点开了那个群,瞬间有些被吓到,群里有四五百人,聊天发作品的人络绎不绝,尽管我知道可以设置消息免打扰,我还是果断退出了这个群。
我感谢那位简友的好意,大家都热爱写作,在一起交流心得体会,品评文章,确实是一件美事,但我在这样的群里倍感焦虑。我的内心深处一直觉得写作是一件很个人很私密的事情,而且我没有那么多好作品上群里推广,我的当务之急是要写出更多的好作品。
五个月前我进入简书,缘于加入了一个写作小组,我不知道上哪儿去写,小组里的朋友向我推荐了简书,我就像一条河沟里的小鱼游进了广阔的大海,忐忑不安的同时又欣喜若狂,原来还有这么好的一个写作平台。
写作小组规定每天写一篇至少五百字的文章,分享到群里算是打卡。一开始我压根儿不知道投稿这件事,不过那时候水平有限,投稿估计也会被拒绝。
在那一个月里,我交到了几个朋友,每天我们会互相看对方的作品,点上真心的喜欢,认真地写下评论。一个月后,小组基本解散,虽然群还在,但是名存实亡。我继续坚持写下去,跟我一样的还有Helen朱正萍,读她的文字让我感觉很亲切,我也总能从她的文章里找到共鸣。直到现在,我们俩还很有默契,每隔几天会去看看对方的文章,淡如水的交情,却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彼此都觉得温暖舒适。像这样的朋友,还有后来认识的文晓玲、活着不易,我们是用文章在交流、对话,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文友。
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我渐渐地记不清谁是谁了,再也没有像这样的朋友了。但我有了一些喜欢的作者,他们的文章吸引了我,让我心甘情愿做他们忠实的粉丝,尽管他们不认识我。
我也开始投稿,期待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看到我的文章。我文章的阅读量始终徘徊在十几、二十几,写得好点的两三篇有五十几。好友说:“你得学会推广,到人多的群里发你的作品。”我脸皮薄,怕人笑话,自己文章什么水平自己清楚,不好意思发朋友圈推广。
上个月我第一次参加简书的征文活动,写了一篇《内斯写给莉迪亚——你是另一个我》,自己感觉写得还不错。果然,阅读量噌噌地增长,下午发布的文章,晚上阅读量已经突破了一百,我激动兴奋了一番,第二天也淡定下来。其实过百也没什么特别的,写了这么久,这样的成绩还太差,算不了什么。
我也开始有野心了,希望自己以后每篇文章都能写得这么好。不久,征文比赛的结果公布了,在增加了九个获奖名额的情况下,我获得了优秀奖。自己的文章第一次获得了别人的肯定,我很开心,也有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接下来我又参加了两个征文活动,但是感觉写出的文章都没有获奖的那篇好。其中一篇《你会在贵州等着我吗?》的阅读量也接近两百了,如果说上一次我还为自己吆喝了两嗓子,那么这一次我除了投稿什么也没做。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推广,靠的是你写下的每一个字,你文章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阅读量。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很忙,如果你的文字没法吸引住别人的目光,只能说明你写得还不够好。
我常常觉得读书的时间太少,因此我尽量减少看手机的时间。我愿意多读读那些文学大师们留下的经典文字。我也愿意交一些真诚的文友,彼此被对方的文字吸引。
我还在一个有三十多人的简友群里,看到喜欢的文章会迫不及待地点上喜欢,不对胃口的文章我瞄上一眼就默默退出。我不喜欢“必须互相点喜欢评论”,现实生活已经足够复杂沉重,写作让我放松,读别人的好文章也让我放松,但倘若这些都变成了必须要做的任务,我就要避之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