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呦妈妈育儿成长记——2020年4月2周四 雨
接续“爱与自由”的第一个障碍“完美期待”
障碍一:完美期待(三)
案例1:我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适合放手
通过家长陈述,首先看见了家长的完美期待,同时,家长不能够反思的是,你在这一个星期前是不是一直在管着他呀,控制他那么长时间,孩子根本没有机会练习自我控制。凭什么认为孩子应该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学会自我控制呢?
有时看似家长给了孩子自由,其实家长只是暂时的妥协了。
心里的标准呢?从来没有放下过,这个标准确实很完美,那就是孩子能够在几天之内改头换面。变得有自我约束力、生活变得规律、游戏适当的玩一玩、天天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一旦孩子做的不好,不符合你的期待。家长马上质疑,自由这个办法行不行?不适用于自己的孩子吧?家长有可能又回到老办法上,采取强硬的措施。
案例2:人造病“网瘾”
现在动不动就说孩子得了网瘾,有的家长甚至强行把孩子送到戒网瘾机构去治疗,这种做法真是错上加错。
网瘾的这种现象确实有,但根源绝不在孩子身上,完全在家长身上,他就是家长没完没了的侵犯孩子的自由,没完没了的用错误的方法对待孩子的一个后果。
所以想要改善,也必须从家长自身来改。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任何的戒网瘾机构或者神经病院去治疗。孩子一旦被送到那些地方,基本上就毁了。
既然家长舍得发花让孩子去那些机构、让他痛不欲生。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钱给孩子,让他在家里放开了玩、痛痛快快的玩游戏呢?放开了他又能怎样?哪怕休学休上一两年,总比损害他一生要好吧!
其实,正常的孩子绝对不会让游戏耽误自己的人生,如果家长能够从一开始就坚持不去控制孩子、信任孩子,相信他能够管理好自己。从长远来看,他一定会把自己管好,最多是在某些阶段做的不好。
家长只要放不下完美期待,是不可能真正给孩子自由,特别容易陷入对孩子没完没了的控制当中。
很多家长跟孩子相处中就是这样,让事情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案例3:尹老师的女儿
上初中时,也因为玩游戏成绩下滑,甚至中考成绩也非常不理想。但尹老师始终信任她!
到头来,什么也没耽误,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该谈恋爱谈恋爱,并不是她女儿现在能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现在仍然玩游戏、有托延症、对时间管理不满意,但这又有什么呢?
人生不会被这个东西耽误的,尹老师自己也有拖延症,她觉得自己都改不了,为什么,不接受孩子的这种不完美呢?
对孩子求完美的心里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家长很容易落入对自己的完美期待当中,一旦发现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就会非常懊悔,尹老师也经历过这种心情,她在带自己女儿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像外人想象的那么完美,也犯过不少的错误、事后特别后悔,恨不得时光能够倒流。但是经过一些挣扎后,就想通了。
本章小结:
1、无论作为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社会人都是不完美的,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对自己有各种各样的不满意,那么作为母亲这样一个角色,也可以有缺点呀。承认做不了完美母亲,活在懊悔里面毫无意义,重要的是以后怎么样做好!
2、摆脱懊悔、不再跟过去的错误纠结,而是把更多的能量用于学习上、用于自我反思上相信,把后面做好了,就是对前面各种失误的最好的弥补。
3、家长放下对孩子完美期待,你才能够看见孩子的完美。放下对自己作为家长的完美期待,才能原谅自己的一些过失。当你以一种极为松弛、极近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和你自己的时候,才能够把注意力放到养儿育女的享受上,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样,你的脾气自然就会少得多,焦虑感也会少得多。
二、早起任务清单(依然坚持之前的好习惯)&近期学习的内容“爱与自由-完美期待”
三、感恩日记(美好的事情)
1、孩子的作息改善
俩宝从4月1、2号的作息基本和幼儿园时的节奏同步,老公说,俩宝的节奏也快和我的节奏同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孩子的作息习惯能坚持到开学,那开学后就能更快的调整过来。通过作息这件小事,给我的感触是:父母“无为而为”的作法,其实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虽然没有刻意叫孩子起床,或许孩子感应到了父母的作息规律。
2、渐渐的明白老人的“孤独”
最近和父母通电话的频率比较高,能感受到从刚开始的“小孤独”逐渐到“小幸福、小期盼”,自己也为人父母,也体会到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尽自己所能做的,让父母健在时,享受生活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