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释】
1) 孟武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姓仲孙,名彘(zhì),谥“武”。出身贵族,骄奢淫逸。
2) 仁:仁德。
3) 由:子路。
4) 乘[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 一辆为一乘。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5) 赋:兵赋。
6) 求: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
7) 邑[yì] :城市,都城。
8) 百乘之家: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
9) 宰:总管。
10) 赤:公西赤。
11) 束带:指整肃衣冠之意。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有仁德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继续问。孔子说:“仲由啊,在有着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去管理军事,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孟武伯继续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让冉求在一个有着千户人家的地方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地方当总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孟武伯继续问:“公西赤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让公西赤他穿身礼服,站在朝廷之中接待来宾,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不知道。”
【理解与思考】
孔子作为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专长。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认为子路擅长军务,冉求擅长政事,公西赤擅长外交,但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孔子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仁德的君子,让具有仁德的君子参与管理并影响这个社会。他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理解仁、接近仁、实践仁,“仁”是孔子评论人的标准。但对于什么是“仁”他却不轻易谈论,不轻易定论,更不会轻易用“仁”来评论人。所以谈到这几个学生有没有“仁”,孔子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