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
作者: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
拆解人:老K
Part4
控制想法(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实际上,其他人是无法让你陷入某种情绪的,是你制造了自己的情绪。产生负面情绪后,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驾驭控制它,要么被它俘虏控制。
对话低手:往往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唯一正确的应对方式,自己的情绪是别人导致的,自己无法控制情绪。
普通对话者:会意识到需要控制情绪,并努力尝试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假装自己没有情绪化,这会有机会解决问题,但是一旦遇到无法妥协的问题时,被压抑郁积的负面情绪便会宣泄而出,成为极具破坏力的对话杀手。
对话高手:会驾驭情绪,通过认真分析来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情绪,可以做到选择情绪,放慢节奏,进而有机会选择可能带来良好结果的行为方式。
具体可以采用BEIFA“行为方式回顾”法:
[Behavior关注你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正在远离对话,问问自己在做什么。“我是否陷入了沉默或暴力应对方式?”
[Emotion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学会准确识别行为背后的情绪。问自己“导致这种行为的情绪感受是什么?”
[Idea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学会质疑你的结论,寻找感受背后的其他可能解释。可以问“造成这种情绪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Fact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回到事实本身,放弃绝对表达,区别客观事实和主观想法的区别。问一下“形成这种想法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Assuming改变主观臆断的三种“小聪明”]: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无助者想法。代表想法“这可不是我的错!”、“这都是你造成的!”、“这事我也没办法!”。目的是掩饰自己在问题中的责任、把问题归咎于对方、为我们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
这些小聪明会给我们的沟通造成一堵厚墙,拆除它需要“改变主观臆断”。为了把受害者变成参与者,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你应当询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2.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3.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自我、他人、关系)
4.要想实现这些目的现在我该怎么做?
知道不等于做到,想想你可以在什么情形下练习行为方式回顾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