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说他是一位旷世奇才一点儿都不过:文,能画能写通音律还会编剧;武,精兵器懂战略可上阵冲锋。他和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书画方面,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法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打破了以“台阁体”为主导的明代书坛的寂寞,开启和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
他的杂剧集《四声猿》高华爽俊,对明代中后叶的戏曲创作起到重要的影响。汤《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见了《四声猿》,说恨不得把徐渭的舌头拔掉,意思是你徐渭《四声猿》说得比唱还好听,让其他人怎么开口?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郑板桥对徐文长佩服的五体投地,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
明朝的一位官员梅国桢曾如此评价徐渭:文长病奇于文,人奇于时,诗奇于字,字奇于画,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
这位奇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令人扼腕喟叹的传奇。
非主流和官场的距离是一篇八股文
徐渭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大家族,父亲是个小官,在他刚满百日就撒手人寰。其后,生母被继母逐出家门,骨肉分离。他的童年在没有父爱母爱的岁月煎熬中慢慢流逝。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然生就了一个天才。
徐渭从小聪颖异常,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当地的绅士们称他为神童,说他是东汉的杨修、唐朝的刘晏,声名远播,享誉乡邻。
可命运就喜欢和人开玩笑。这么一个天才神童,却在科举的道路上却屡遭挫折。嘉靖十九年(1540年),二十岁的他考中了秀才。此后,直到四十一岁时,经历了八次考试的他,始终也未能中举。
大家都知道,那时的考试就是做一篇八股文。八股文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可能大部分人不是特别清楚。在这里给大家举个栗子普及一下。下面是清代人周镐的一篇八股作品。(没有兴趣可直接跳过)
《逸民伯夷叔齐》
清 周镐
有逸于商周之际者,民之望也。
(以上破题。)
夫夷齐之遇,不为民不可,同为民而又不忍也。民而称逸,此其所以为夷齐乎。
(以上承题。)
且自古圣人并起,莫盛于商周易姓之交。生文武以为君也,生三仁又生十乱以为臣也,天生夷齐何为也哉?曰以为民也。夫君臣不易得,民则滔滔皆是,安用圣人?不知有易代无易民,苟任其互兴互废于其间,民彝之性先亡,君臣之统愈乱。圣人适遭其变,不敢自外于民,而又不忍自混于民,于是有逸之一法,所以立民极存民心也。故鲁论叙逸民而首举两人焉,曰伯夷叔齐。
(以上起讲)
首阳之薇蕨诚甘,则北海高栖,奚为引领就岐山之养。知姬宗行善,夷齐非有违心也。载木主而东征,死父难欺;三分服事之孤忠,入地应伤扣马。
(第一股。说明夷齐并非原来就想隐居,也并不反对文王,只是认为武王伐纣的行为不太合理。)
镐洛之屏藩可慕,则墨胎华胄,奚不承祧袭孤竹之封。知盖世功名,夷齐不屑萦怀也。告武成而班爵,桓裳虽贵;八百会盟之侯服。戴天宜愧从龙。
(第二股。说明夷齐原来就没有做官求荣之心,受武王酬勋封爵的人,比起夷齐,应该有愧。)
(以上二股为起股。是从夷齐正式去做逸民之前说起。)
且夫不得已而逸者,其逸最苦。
(第三股)
不必逸而逸者,其逸最奇。
(第四股)
(以上二股为中股。起着引入正面题旨的作用。)
谓夷齐生不逢时,(而)时则何害于夷齐也。千古非常之举,数见则安。放桀南巢,来世不闻口实。况军士倒戈而反斗,筐筐载币以迎师,天心亦可知矣。夷齐素属布衣,去就不妨自决。即周旋二姓,岂有隳名失节之嫌。此亦何须于逸者,而夷齐乃不忍不逸也。如独夫何;周民也欤哉,如旧君何。以暴易暴之言,直欲澹麾旄仗钺之心,勉嗣王于养晦。故义人扶去,深恐阻挠大计,而又羞蒙杀士止名。斯岂普天率土之恒规所得强而拘也。逸焉已矣。
(第五股)
谓夷齐所事非君,而君则何弃于夷齐也。我周鼎革之初,怜才最笃。商容复位,下车首拔名贤。况朝鲜拜访范之师,东夏留象贤之客,王度亦恢宏矣。夷齐分异周亲,出处无难从便。即黄冠旋里,亦备新朝顾问之资。此又何容于逸者,而夷齐乃不敢不逸也。遗民也欤哉,呼之亦可;游民也欤哉,应止亦可。我适安归之叹,直欲破衔璧负图之案,警百尔以偷生。故槁饿奇踪,其文不载尚书,恐彰胜国耆英之丑。此岂崇德报功之盛典所得罗而致也。逸焉已矣。
(第六股)
(以上二股为后股。正面发挥夷齐必逸的理由。)
盖天下惟民最贱,壶浆箪食,反颜结新主之欢。逸以耻之,而德与怨两无所任。西山片石,犹恨在寰中也。腥闻易染。纣不能兴渊薮之波;大赉那辞,武不敢赐钜桥之粟。
(第七股)
周室惟民最顽,纪叙图功,乘衅煽多方之变。逸以谢之,而畔与服两无所徇。黄农之宇宙,何异在今日也。墓木受封,死不愿效比干之烈;宝龟见兆,生不轻为小腆之愚。
(第八股)
(以上二股为束股。从夷齐已逸之后发挥,说明他们逸的伟大。)
呜呼!自有夷齐而民心可以不朽矣,此其所以为逸民之冠欤!
(以上束股收结)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八股文在结构、形式、声律上有着固定的程式,且字数也有严格限制。多严格?明代一般以八百字为限,多一个字不及格。更重要的是八股文里面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圣人怎么说,朱熹怎么解,你就只能怎么阐发。
徐渭为人作文好独创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豪迈而放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非主流。以他的观念、个性,徐渭之所以为徐渭的一切特点,作八股时,从构思到下笔是不可能遵守那些严苛的条条框框的。他考试时表现出来的非主流程度有点类似于如今高考零分作文的作者们。
所以,他中不了举。
官场失意 九次自杀未遂
徐渭37岁时应总督胡宗宪之邀,入幕府掌文书,是一生中唯一得以伸展自己才华的黄金岁月。当时胡宗宪总揽江南7省军务,负责剿除沿海倭患,位高权重。不过,他在政治上却依附奸相严嵩。
严嵩像
据明人陶望龄在《徐文长传》记载:徐渭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当时,胡宗宪权重威严,官员参见时都不敢抬头,而徐渭则戴着破旧的黑头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闯入门,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宗宪与权臣严嵩来往甚密,徐文长痛恶这个奸臣,但又不得不代胡宗宪写了一些吹捧严嵩的文字。这就足以说明徐渭与胡宗宪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
1562年,严嵩倒台后没多久,胡宗宪也被捕下狱,死于狱中。这对徐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胡宗宪对徐渭有知遇之恩,对于胡的死,他当然悲痛不已。
1563年初冬,43岁的徐渭受聘于礼部尚书李春芳,由于两人很难相处,三个月后徐渭就离京返绍,欠了李春芳60两白银的聘金不说,还由此给徐渭带来了许多烦恼。因为,李春芳一直把胡宗宪视为政治上的死对头,徐渭担心李春芳等人会联系起自己与胡宗宪的关系来整。
由于逆反心理,他越来越痛恨当官的人。如果当地官吏要见他,他一律拒之门外。据说,有人厚着脸皮要推门而入,徐渭便以手顶门,大声喊道“徐渭不在家,不要来烦我!”忐忑不安而又积於太深的徐渭常常后半夜起来吹长啸,弄得左邻右舍都说他疯了。
43岁的他生计没有着落,诸事不顺,精神上的痛苦愈演愈烈,万念俱焚的徐渭只求一死。
胡宗宪像
1565年,他写了一篇文辞愤激的《自为墓志铭》,然后拔下壁柱上的铁钉击入耳窍,流血如迸,医治数月才痊愈。后又用椎击肾囊,也未死。
徐渭自杀的场面,是极其惨烈的。据《明史•文苑传》记载,他曾九次自杀:一次以利斧击自己头部,“血流被面,头骨皆折”,幸而不死;又一次似鬼神附体,他以三寸长的柱钉刺入左耳数寸,然后用头撞地,把铁钉撞入耳内,丝毫不觉得痛苦,又不死;后又用椎子击碎自己的肾囊,仍然没死成。如此反复自杀多达9次。这些残酷、极端的自杀方式,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想象的。屡次自杀未遂,徐渭的疯癫愈加厉害。第二年就酿成了杀妻惨案。
自杀不成又杀妻
徐渭一生中总共娶过四个老婆。
第一个老婆是潘似,祖籍绍兴。两人的感情不错,可惜潘似在19岁那年生下一个儿子后得痨病去世了。徐渭在后来的《悼亡》中寄托了他对潘似的相思:“掩映双髻秀眉新,当时相见各青春。旁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
第二个老婆是徐渭于1549年从杭州买回的妾胡氏。刚开始他们的小日子和谐幸福,徐渭还为此作了首《纳妾诗》:“角枕覆衾长,新香异旧香。昔年曾射雉,此日复求凰。杏靥开春镜,鸦云换晚妆。夫君莫早起,初日未高梁”。胡氏对徐渭很好,对其母却很恶劣,加上生活的拮据,家庭矛盾日益激烈,最终徐渭又把她卖了。
第三次婚姻是徐渭入赘苏州的一王姓人家。这段婚姻非常短,只几个月就以失败告吹。他后来在《畸谱》中提到这段婚姻:“夏,入赘杭之王,劣甚。始被诒而误,秋,绝之,至今恨不已。”似乎是受了骗。
41岁时,徐渭在杭州迎娶张氏为继室。这个老婆是胡宗宪花钱为他娶的。胡宗宪惨遭杀害使他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加上失业和家庭不和的痛苦,他整天寻死觅活,身心恍惚,怀疑妻子张氏和僧人私通。
1666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疯癫病严重复发的徐渭与继室张氏发生激烈的吵架。到了晚上,在外狂走度日的徐渭,回家发现张氏与一男子同睡床上。处在愤恨、焦虑、抑郁之中的他,怎么受得了如此奇耻大辱!他怒不可遏,随即拿起一把尖刀刺向张氏。等缓过神来,才发现和张氏“熟睡”一起的,竟是自己的一件棉袄!
有关他杀妻的原因,众说纷纭。他晚年自作《畸谱》,提及杀妻之事,简略记载说:“病易,杀张下狱。”“易”即“癔”,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精神病,意思是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杀死了妻子。
徐渭杀妻,最初被判为死刑。经亲朋好友多方营救,直到万历元年(1573年)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才重新获得自由。这时,徐渭已经整整坐了7年牢。
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死法
徐渭出狱后,已经52岁了。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的个性越孤傲,行为越加放达。
徐渭晚年与儿子不和,生计无着,只能靠卖字画度日。但他极其厌恶权贵,富贵之人的宴请从来不去,反而左邻右舍的平头百姓,一把青菜、一条鱼、一杯酒,往往就能换到他挥毫泼墨。他风趣地自嘲是“数点梅花换米翁”。
70岁时,徐渭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快走到尽头,开始着手撰写《畸谱》,为自己的一生行事编年。所谓“畸人”,语出《庄子》,指的是特立独行、不同流俗的人。他们乖异于人伦、却合于自然天道。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72岁的徐渭死在自己破旧的小屋中。身下,是杂乱无章的稻草。门外,是那副流传千古的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谁也没想到自杀九次不成的徐渭,最终竟是穷困而死的!
有人说徐渭的一生是: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十(实)堪嗟叹!
简单数字,独特一生,落魄狷狂,斑斑血泪。
临终前,他颤颤巍巍地从床上爬起,用最后一点墨汁写下一副对联:
乐难顿断,得乐时零碎乐些。
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
然而,他的一生,怎一个苦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