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六点,和孩子一起观看了时下非常热的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大唐由盛转衰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前后几十年,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视角和叙述展开的故事。
高适和李白年少相识,各自怀揣抱负,李白潇洒不羁、张扬自信,一掷千金,畅饮大笑,放浪形骸,高适拘谨内敛、聪慧含蓄、朴素节制、不苟言笑、坚定执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相遇相识并相知。李白是高适生命中的一道光,晚年的高适回忆起和李白的初遇说:我从没有见过像李白这样的人。对于高适来说,李白的魅力不可阻挡。无论何时,只要有李白的召唤,他一定会如期而至。人群中狂饮高歌的李白是那样耀眼,跳脱潇洒得不像这世间之人,无怪乎贺知章大呼:李太白乃谪仙人!高适每次来到李白的身边,总是静静的看一看那个闪耀的李白,然后落寞地转身离开,落寞但不自卑。他很清楚自己不是李白,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是的,李白和高适所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虽然很多人想活成李白的样子,但高适所走的道路可能更适合我们普通人。每个人都渴望一展抱负,以慰平生,但每个人注定有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
李白实现抱负的路径是先向权贵投书,吃了闭门羹之后转而交友作诗,诗名远播之后又访仙求道,终于被玉真公主举荐给玄宗,成为翰林学士,迎来属于人生的高光时刻。只不过这个时刻过于短暂,转瞬即逝,很快李白就因其太过豪放不羁的性格得罪了权贵,被逐出朝堂,理想破灭。李白的诗歌豪放飘逸,大开大合,想落天外,出尘脱俗,但在这的背后,我总可以感受到些许的无奈和自我安慰。只不过这种无奈和自我安慰被他乐观狂放潇洒而又自信无边的天性所挥洒的光彩所覆盖。他说,不要紧,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说将进酒,杯莫停,陈王昔时宴平乐,唯有饮者留其名,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高适则不同,他也曾想通过玉真公主的举荐入仕,无望之后立即意识到一个无名之辈这条路注定无法走通,而他也不可能如李白一般一掷千金,纵饮高歌,与众畅快交游作诗,打开知名度。他知道自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蹚出属于自己的路。于是他转身回到家乡,一边耕种一边读书。起初,他读书读不进去,需要找来童子为他读,渐渐地他可以自己读了,后来也可以作诗了,再后来就有了诗名。然后,他又像高家祖辈一样,投身军旅,一刀一枪去战场上拼自己的前程奔自己的理想。安史之乱,毁了社稷,乱了朝纲,却给了高适一个崛起的机会,他一跃从从八品跃升为朝廷大员。当军中的高字大旗,在风中猎猎飞扬的时候,高适也迎来属于他人生的高光时刻。高适的经历让我想到一句诗:十年磨一剑,也让我想到了他和李白相识之初,李白讲给高适的那个故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教育意义可能就在于此:高适在李白的光华辉耀下,没有自卑自怜,受挫之后也没有迷失自我,他始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要走怎样的路,然后就是通过自己的智慧探索自己的方式去坚定地求索,他就是传说中那种的仰望星空同时又脚踏实地的人。 作为普通人,很难活成李白,但或许我们有望活成高适。即使无法活成高适,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如石子一粒,仰高山之巍峨却不自惭形秽;如小草一株,慕白杨之伟岸却不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