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便捷,使我们能很快寻求一些我们需要的信息,有时扑面而来大量的资讯常使我们措手不及,对号入座,贴标签。
今天读了杰罗德.j.克雷斯曼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这本书,感触颇深,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有很强的意愿想和大家分享这些知识,也想给那些被困的家人们方向的指引。
说到“边缘”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正处于一个正常和疯癫的中间位置,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正常人,他们的社会功能 相对比较低,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不安恐惧当中,他们的生活是错乱的。一般医生不太会诊断为人格障碍,因为它就像一个标签一样,容易贴上,而且拿不掉。
有这样一组数据:边缘性人格障碍,大概占全美2%左右,其次他们常伴有一些严重的自杀或者自伤行为,他们自杀率是普通人的400倍,有自杀行为的年轻人中,33%有边缘人格的特征。接受心理健康服务的人群中,有40%的病人有人格障碍,监狱当中有12%的男性和28%的女性,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数字虽然来自美国,但是人跟人的相同性往往大于它的差异性。
引述上海精神卫生 中心方面表示,约一半的精神健康问题,在15岁之前就会暴露,3/4的精神患者,第1次出现精神症状是在2-4岁之前,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愈后也是越好的。
我们可以把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看作是一个内心没有长大的孩子,幼稚的行为,冲动的情绪,也有着非常孩子气的感受模式。作为他们身边的家人,你会感觉到非常委屈,他会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你身上,他会把你置于两难的境地,你似乎做什么都是错的,你总不能在他面前表达真实的你,因为在他看来,你总带有某种伤害他的意图和离开他的意愿。你也不能理解他到底为什么如此恨你,又如此依赖你,你要一次次地经爱他带给你的考验。如果你是一名家属,以经验来告诉你,千万不要跟他们去竞争受害者角色,去比谁更委屈、更惨更无助,因为你不会赢。去帮他们寻找治疗的几个原则,适当的药物治疗,科学的心理治疗,坚持不懈地寻找帮助。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个人:爱你,愿意为你付出一切,但有时又变脸说恨你,想把你赶走,对你非常绝望。当你真的选择要离开,哪怕是一点距离,他又回到那个爱、需要你的那个样子。有时显得很愤怒,有时显得非常脆弱,永远不可能只是一副模样,千变万化。他有时也会用自杀、自伤威胁你,让你会觉得很恐惧、害怕。
但是你会觉得你不能离开他,因为他需要你,你觉得你有责任照顾他,让他恢复正常。你不知道什么样子才是真的他,你也不知道该以什么方式和他相片,对你来说,这些太困难了。
以上是边缘性人格和家人相处的日常模式,是一种不健康的“施受虐”关系。“卡普曼三角”,在家庭中,有拯救者,施害者,被害者。那作为家人,该怎样和他们相处呢?我们想要营救一个溺水的人,首先要保证自己会游泳,而且还要游的好,有体力,才能成功营救,再让自己成功上岸。书中给出4个原则。
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要“过度个人化”也就是说,我们常常觉得是我们做错了才伤害他们,或者他这样做是诚心要伤害我。我们会怀疑自己,也会怀疑对方,这就是一种“个人化”或称“常态化”别人对我的某种态度并不是只针对我的,对于这个人来说,这是他对所有人的常态。
在和他们沟通的时候,首先要创造一个合作的环境,对他们来讲,你所做的每件事情可能都是错的,如果你不断说服他们,那么只会让他们将自己的羞辱和恐惧,转变为冲动性的行为和愤怒的情绪的一种效应,会不断的加深和提高。交流的时候,安全是最重要的,用“描述、表达、坚持,巩固”和家人进行交流。
放弃拯救者角色,设置界线的时候,就能解放出来,为自己负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他们的想法感受、行为和我们是相同,只是更加夸张而已。
即使你的家人没有改变,他也可以提升你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做出改变,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两个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