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第一次聆听MCC吴咏怡导师讲座;5月赴上海参加了“百人教练”活动,第一次被教练;7月,一改往常深度思考、谨慎决策的“用脑”的行为模式,在还没有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又能收获是什么的情况下,“随心”报了拓思21期的教练课程。
我一直讲自己参加教练课程学习,是为了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和解。可是,另一个我告诉我,我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需求,就是希望通过教练课程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甚至随着职场复杂度的提升,随着对教练的了解,我越来越发觉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领导力逐渐显得苍白、无力,我急需有新的输入、新的突破。来不及等21期的课程,买了一堆教练方面的书籍,而让我一看就停不下来的正是这本被称为教练界“圣经”的《高绩效教练》。
这本书该是我近3年来看的最认真、最深入的一本了,深深吸引我的是他关于教练理念、方法论、工具和实践案例的解读,尤其是那一个个接地气的教练对话,引发了我一波又一波思考。我想这本书,即将会成为未来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的枕边书,直到教练技术化为我无意识的理念和行为。 本着好东西分享的理念,在“利奇马”台风过境后的艳阳日,将第一遍阅读此书印象最深的内容做一总结。
1、教练的假设是相信,相信他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自主解决问题。
教练不是咨询、不是指导、更不是说服。教练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学习,将人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帮助他们达到最佳状态。
这其中的假设是完全不同的。咨询和指导的假设是自己比较能干、比较有想法;而被指导者能力不够、水平不够,需要你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教练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个人都是足够智慧的、完全有能力的,他们完全能够立足自身解决问题;而教练要做的的,只是激发被教练者的觉察和责任感,让被教练者自己找到问题的症结、原有、解决办法并付诸行动。
所以,作为一个教练,你不需要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不需要成为一个行业专家,甚至不需要了解所有情况的历史背景;你只需要成为一个回音壁、引导者、觉察创建者、一个支持者,确认教练对象自己对于现状有清楚地了解,支持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找到答案就好。
2、要成为教练或者教练型领导者,从不指责开始;聆听也是。
指责与历史、恐惧和过去相关,它会激发自我防卫、降低自我觉察。同时,指责也是破坏信任、破坏责任感最有利的武器。而若没有了信任和觉察,就很难看到事情的真相,所谓改进提升就成为了空中楼阁。
3、教练,要从征得同意开始;因为选择,能激发责任感。
如果我给你建议,尤其是它是不请自来的,你采取行动却失败了,你会做什么?当然是怪我,这清晰地表明你认为责任在我。因为我用我的建议和你交换了你的责任。在工作场景中,当建议是一个命令时,你的主动权为零,这可能会导致怨恨、暗中破坏或者对抗。
真正的责任来自于选择。“是什么导致了目前情况的发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改善当前的情况呢”、“这些改进方案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或者哪些组合?”“你什么时候会采取行动呢?”所有这些教练中的问题,都将选择权给了被教练者。即便当我们必须给出建议时,我们依然应该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反馈吗?”、“我觉得***可能有助于问题解决,你觉得是这样吗”。
4、强有力的问题是促进主动思考、专注及观察的,比如“盯住球”。
“你在看球吗?”
“你为什么不看球?”
“那个球朝你飞过来的时候,是朝哪一边旋转的?”、“当你第一眼看到球旋转时,它离你的对手有多远?”
从上面三个问题中,我们自然地发现,强有力的问题的答案应当是描述性的,而非评判性的,不存在自我批判或伤害自尊的风险,却会真正地提升对方觉察!
对的,是觉察,而不是思考。
分析(思考)和觉察(观察)是不同的心智模式,几乎不可能同时应用并充分发挥效用。所以,创建觉察和责任感的问题应当以寻求量化或收集事实的词语开始,比如“什么”、“何时”、“多少”,而不使用“为什么”、“如何”。如果一定要询问“为什么”的问题,可以表达成“是什么原因....";而“如何”的问题可以表达为“做这件事情的步骤是....."。
5、教练中的问题应当是围绕教练对象的兴趣和议程,而不是你的。
要相信教练对象,跟随教练对象的兴趣和思路来提出问题。如果教练引导问题的方向,会削弱教练对象的责任感(责任自始至终都是教练对象的;而不似在通常的工作环境中,下属提一个问题或者反映一个事实,责任就转交给领导了)。
当然,跟随教练对象并不是说可以和教练对象同流合污,只是在引导时要注意不破坏教练对象的信任和责任,比如:
如果教练对象正在走进一个死胡同或者是偏题了,可以提问“接下来看什么会到我们有所帮助?”。
如果教练对象回避某些问题,可以提问“我注意你没有提到......,这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还有其他问题吗”、“还可能有些什么问题呢”。
上述5个体会,与我,之前的思考模式、行为模式都是极大的挑战与革新。尤其是相信他人、不批判、不提供建议这三点值得我深刻反思,从当下,认真实践。期待,拓思21期的课程;期待自己能打开的更多,能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