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秋,接到一位5岁孩子家长的求助电话:“孩子未经他人同意,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怎么办?”
事情的大致情况是根据这位家长发送的文字内容了解的。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梳理出来这是两个事件:
其一,来自幼儿园老师的反馈。根据幼儿园老师的日常观察,认为孩子有“偷”的行为;
其二,发生在家里的事。家长自己观察到孩子有朋友那带回来东西,后被朋友“揭穿”是孩子自己“拿”回来的。
基于以上的两个层面,这位家长非常焦虑,认为孩子出现了道德行为问题,情绪激动,而孩子一再强调自己是经过同意才拿的。虽然和孩子交流了,也只是说“以后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
到底应该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还是“拿”呢?
我们是否应该选择相信孩子呢?
这件事家长还可以怎么做?
为了解决这位家长的困惑,我与家长进行了通话,具体通话内容摘录到下面,供大家参考。
首先,你在和孩子交流时提到了“妈妈不怪你”,并选择在平复情绪后,从理解孩子的角度出发,这点值得肯定。
下面我想聊聊自己的想法。如果换成是我的孩子出现类似的问题,我会怎么处理。
不能简单的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定义为“偷”或者“拿”。甚至不会将这件事情上升到孩子道德行为规范的层面上去,客观的只针对这件事情本身来和孩子展开对话。
我可能会从下面这四个方面去和孩子沟通。
第一,先问问孩子:“你为什么会想要把这些东西带回来?只是因为喜欢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这些问题的背后目的,是期待通过孩子的回答里,找到孩子拿东西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有时候孩子并不能区分物品的真正归属权;或者孩子有可能基于很多其他原因而导致她的这一行为。比如:为了得到关注,为了和朋友达成共识,为了拥有某个物品……(存在很多可能性)
第二,当对第一步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再和孩子讨论一个话题:“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带回家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对5岁的孩子来说,讲道理是没有用的,需要用故事或其他的事例来引导孩子思考。
比如:如果去山上看到一朵特别喜欢的花,一定要带回家吗?我们可以选择带回,也可以选择不带回。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如何引导孩子去分析问题,从多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总结(带回家的好处是:我可以回家后继续享受花香,看见美丽的花……)(不带回家的好处是:植物需要花来繁衍,花留在原处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花开放的时间可以更长,我下次想看花的时候可以去山上看连续不断开出的花……)
通过这样的分析后,孩子自己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我要不要把看到喜欢的东西带回家了。
第三,再以上都沟通顺畅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思考和讨论:“我怎么判断别人是真的把东西送给我了,而不是我自己理解错误了呢?”
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去让孩子判断。比如“你拿去玩吧”,这个“拿去”是指在朋友家玩一段时间,还是永远的“拿去”呢?^_^(可以多列举几个场景和语境和孩子玩分析判断游戏)
而后,假如我不能辨别怎么办?这时,家长可以聊聊自己小时候:“我小的时候,外公/外婆说过,有想要的东西可以回来和家长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东西是否值得买?是否一定要买才可以?(能不能自己动手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呢?)
最后,还可以让孩子选一个最近喜欢的东西(当然要是可实现的哈^_^),一起来动手制作出来。将思维引向行为。
以上,是对这个家长咨询的全过程记录,分享给大家参考。
愿我们都成为最有智慧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