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看过《皮囊》的简介,大乎是有关生死的。正值大好年华的青年是抵触死亡的,不愿触碰这一禁地,我也一样,置之一旁。后来逛书店,看到《皮囊》,只觉耳熟,便买了下来。
不同于其它令青年人热血沸腾的言情玄幻小说,《皮囊》则是把我从虚幻中拉出并带向现实的良友。作者蔡崇达是生活在闽南海边小镇黑狗达,作为同是闽南人的我,读其他的书,有种莫名的情切感,对海边小镇也充满了好奇,我便以这样的心态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
年近古稀的阿太活得透彻明亮,看似糊涂的母亲顽固坚守着爱情,不甘落后的人败给了理想,想要活出自由的人失去了青春。所有的故事背后,皆由一张皮囊而生。我读《皮囊》,有三层意思。
所谓皮囊,最原始的说法便是禁锢灵魂的躯壳。书中屡屡提到小镇人们是有信仰的,他们总会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所以行将就木的阿太不在乎皮囊,便不畏惧生死。虽然我不知道这种信仰是否符合马克思理论,但是也能宽慰世间因生死所困扰的皮囊。
所谓皮囊,再进一层,便是面子,执着。黑狗达的母亲便是裹着这一副皮囊,为了她和父亲共同的约定,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修建了四层高楼,最终因拆迁付之一炬。这一副皮囊是可以被理解的,人总会有点追求,不同的人想要的东西也不一样,这是一种使命,这辈子做完就可以歇歇了。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大姨,在十年前他的丈夫便去了,留下三个幼女要照顾。家里人劝她把小女儿送人,但她固执的不说话,过上了三班倒的生活。后来生活开始怜悯这个倔强的女人,家里人再次劝她重新找一个良人。大姨仍是不说话,她是想靠自己的努力,把三个女儿送入大学。这是她的使命,谁都阻止不了,按“母亲“的话来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
所谓皮囊,第三层是面具,掩盖自己灵魂的面具。《皮囊》后面很大一部分都是讲黑狗达的玩伴们各种各样的人生——各种各样的面具。面具下,是阿小期盼下的无奈,是厚朴对现实的否定,是文展对贫穷的厌恶。。。。。。因为太脆弱,所以假装很强大。就像《请回答1988》里的父亲,最挚爱的人去世,孩子们哭成了泪人,父亲却乐呵呵的喝酒。可当父亲的哥哥回来了,父亲的面具碎了,他抱上哥哥哭的就像个小孩子。
我想,有一天,我也会披上那层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