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老子 ·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人为(因上位者的喜好而)设立所谓“贤”或是“不贤”的标准,人们就不会起争执之心(,认为我贤你不贤)。不因(上位者)喜欢某些罕见之物而将它们当作奇珍异宝(而去夸耀),人们就不会(因附庸上位者喜好而不可得而)去偷盗(以获取难得之货)。不去彰显夸大(上位者)自身的喜好和欲望,人们就不会(因讨好上位者以获取上位者的关注)而起争执动乱。因此圣人修为自身的方法,就是不彰显自己的妄念而只追求基础的物质条件;不去强化因私心欲望想去“有所作为”的志向,而是珍惜自己的精力而去强健自己的身体。从而使自己教化的民众(也像圣人自己一样)也能始终保持纯朴和没有过分欲望的状态。(通过这样的不言之教,)让那些自作聪明、投机取巧的“聪明人”也不得不依照圣人的样子去修为自己,如果能这样,就没有什么难题是不能治理好的了。


标准的副作用

第三章历来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章节。因为它常常被解读为老子是个赤裸裸的愚民主义拥护者。当然,从字面意思看,的确有通过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而使他们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不惹事生非,就能顺利管理了。可以这么解释,没问题。可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假设一个上位者需要长期管理,同时需要同步提高国力,我想最佳的方式就是人人都有发自内心乐于从事的事情,贡献自己擅长的技能,从而使得整个集体的能力获得最大幅度的发挥。从这个角度看,或许老子本章言说的对象,依然是君王,或是上位者/管理者。我们歪解这章的角度,就是从这点出发的。 今天我们歪解的语句,是第一段: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大意是:不人为推崇某些标准(贤、难得、可欲),从而弱化追求这些标准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争、盗、乱)。 我们为什么要特意强调“人为”这两个字呢?或者“人为”这两个字在原文中怎么对应呢?试想,“上(通“尚”,推崇、崇尚)”、“贵”、“见(通“现”,出现、显现)”这三个动词的主语是谁?显然是君王。有些人说是社会,那问题来了,社会推崇的动力来自哪?自然来自上位者。那么,这三个动作应该都是上位者发出来的,所以我们推导出这些标准都是上位者(古代则是君王)本人推崇的。放在当代,则是某个公司或是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或是创始人推崇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上位者自身的三观决定了他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借由他对这个世界的解构和理解,塑造了这个企业的生命个性,苹果的乔布斯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章的重点,在于对标准的解读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不能过,更不能天真的认为某一个人的某一个标准会恒久不变。实际上这章是承接着上一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下来的。当一个上位者推崇“贤”时,我们首先会问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贤”?当我们推崇某一个“难得之货”时,也会问为什么这货是“难得”,而另外一个同等性质的就不是呢?当一个上位者彰显推广某个可以通过过度努力而获得某个优待条件时,往往会引发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彰显这个而不是那个?(这个概念涉及到后面老子提到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方法论,实际上跟道的“返动”(反响运动)的特征有关。) 老子在第一章中提出了“混同”是道;第二章中提出了“有无相生”(混沌无序但动态平衡)是道的一种存在方式,我们不能偏举偏废一端;第三章中就落地,提出了管理上,不能因为某个人(君王)的标准去过度推崇某一端而激化另外一端(因为道是混同平衡的,一端的加码,自然会引起另外一端的同步加码)。 我们现在反着来推导这三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道家从来不走极端,就如同太极拳一样,从来都是舍己从人、逢转必沉、随曲就伸,在矛盾中寻求平衡,以和谐求功成。它并不要求人“无私绝欲”,而是提倡“少私寡欲”,就是可以有私心有欲望,但尽量控制(小毛病不少,大毛病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子在这三句话中的意思,可能是“作为君王,你可以有个人对贤与不贤的标准,但不要因此而让所有人来认同你,搞得人人皆知,都试图取悦你而不断去争夺你的注意力,让你认为那个获得你注意力、让你满意的人是个贤能的人,而那些不去取悦你的人就不贤能(实际上可能是因为他们没空去表现自己);作为君王,你也可以有小小的嗜好,喜欢些难得之物。但你不能为了获得某个仅仅因为你喜欢的东西而耗费巨资去获得它,从而搞的整个国家都为了获得你开出的巨资奖赏而去争夺那个难得之货,使人们不安于他们自己的工作(房子?);作为君王,你自然也可以有自己的欲望,喜欢喝个茅台或是五粮液都没问题,但别走到哪就要茅台五粮液,时时刻刻强调茅台五粮液的档次和品味,使得下面的人也处处效仿你,为了接近你的标准而胡乱去追求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事物。酒也罢,美色美食也罢,你有这个欲望,随遇而安,碰到今天有茅台,你就偷摸摸地多喝点;碰到二锅头,你就少喝点,最好是人前都不喝酒,私下场合敞开喝(“不现”你的嗜好欲望,不代表你不能有欲望嗜好,而是不要搞的人人皆知而去跟风乱了本质工作)。” 从这三个方面看,老子不仅尊重人欲(君王和民众一般无二),更认可私心(“不上”、“不贵”、“不见”的前提都是“贤”、“难得之货”、“可欲”的存在)。由此,我们作为一个有追求的自然人,负担会轻减不少,不是吗?了解了这点之后,我们应该把管理工作的中心引导到哪里去呢?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老子眼中,上位者(君王)应该有的治理方式应该是什么呢?承接昨天的“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老子接着就提出了他对“圣人之治”的理解: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因此圣人修为自身的方法,就是不彰显自己的妄念而只追求基础的物质条件;不去强化因私心欲望想去“有所作为”的志向,而是珍惜自己的精力而去强健自己的身体。

这段话其实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大意就是圣人的治理方式,就是“虚弱其心志,强实其骨腹”,把那些跟主观心理活动相关的精力尽可能减少,而把精力放在实实在在能够有反馈、且当下可以去做的事情上,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尝试着歪解一下“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承接上文的思路,本段老子仍然是对着上位者、管理者讲的,而不是说要去愚民,让人们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而是吃饱肚子就行;不要有任何志向,而是把精力放到强健身体上。既然是管理者、上位者,那么势必跟一般的群众不一样。我们历来也会有通用标准去评价某位管理者的表现,是不是雄才伟略、经略有成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标准。为了符合人们对上位者的期望,很多管理者也就想大干一番,或是推到重来,或是干脆来来回回喊口号、提倡新的理念等等,得到的结果就是想让人们认可自己作为管理者的地位和身份。但这么做或许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也就是高喊口号、空谈治理,但落地的肯行不大。或许管理者本人并不是有意去强化这个“志向”,他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往往这样一来,大家的心就不专注在做事情上,而是去“展望”、“憧憬”、“规划”业务上去,忘了去做实实在在能够保障业务发展的根本行动上。因此,老子提到要圣人“虚心”(接受目前不可有所作为的现实)、“弱志”(抑制住自己想有所作为的冲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实腹”(关注当前的首要人物、主要矛盾、现阶段的第一要务)和“强骨”(进行根本性、原始性质的积累和强健上)。

更深一层歪解下去,或许老子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旦人处于上位者、管理者、资源分配者的位置上,相干一番大事业的心是充足、充分,甚至是过于强盛的;另一方面,上位者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的关注却往往不足,导致后续发展的乏力,难以支撑事物正常健康的发展壮大。因此,老子才要强调“虚”和“弱”对强盛有余一方的作用,以及“实”、“强”对于不足欠缺一方的价值。

读老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跟孔子不同,他的言说对象都是已经有一定基础(往往是个烂摊子)的管理者、上位者,意味着他的言说对象要解决的问题不是0到1的问题,而是1到N,或者是如何维持1的问题。从今天这段文字看,圣人面对的对象物“心”、“腹”“志”“骨”都是既成的,只是圣人善于把握平衡,补不足(“腹”和“志”)而取有余(“心”和“志”),这同老子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到的天道相符合(“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77章))。那么,老子也就提醒管理者,要注意抑制自己过度的雄心壮志,关注根本性的本职工作,才能治理好一个组织、一个国家。

为什么圣人“虚心实腹、弱志强骨”就能有较好的治理效果呢?

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谈到,圣人之治的特征,就是抑制过盛的“心”、过强的“志”,而是要把握和解决最基础的物质需求和身体条件。这么做的原因,就是防止上位者“有为”的心态作祟。问题来了,难道作为管理者想精进、想有所作为是件消极的事情吗?这里注意一下,管理者个人的有为,不代表能带来整个机构和组织的有为。除此之外,管理的“有为”心态往往会导致一些阶段性的强盛,而当管理者热情减退之后,这股强盛衰败的也快。所以老子才会强调要去要抑制“过盛”、抑制“过强”,抑制的对象是“过”,而不是“盛”或者“强”,这完全符合老子“无为无不为”的思想。如果管理者做到了因循事物发展规律,不刻意去强盛、去发展,而是能够“虚心弱志”地安于“实腹强骨”,在管理层面上能带来的好处,就是民众“无知无欲”,进而让那些“有为”亢奋者不敢不敢不去按照圣人的样子抑制自己“有为”的心,从而使得整个组织和机构能出于同一个企业文化之中:因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安于本职工作。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者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从而使自己教化的民众(也像圣人自己一样)也能始终保持纯朴和没有过分欲望的状态。(通过这样的不言之教,)让那些自作聪明、投机取巧的“聪明人”也不得不依照圣人的样子去修为自己,如果能这样,就没有什么难题是不能治理好的了。

道家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人物,其中就有杨朱这么个人,他就认为“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就是说即使拔他杨朱腿上以跟腿毛就能让天下万物得到好处,他也不愿意去牺牲自己的这跟腿毛(“一毛不拔”的典故出在这里)。表面上看,杨朱太自我、太吝啬、太极端,没有为天下考虑。仅仅是根腿毛而已,为什么就不能牺牲呢?如果我们仔细看杨朱的学说,他说提倡的本质,是人人顾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你该做的),全天下顾好全天下自己的事情,那会需要别人的牺牲来成全他人呢?理性的分析,杨朱是对的;感性的看,我们都拔高了自己为众人牺牲的意愿,从而在道德上去批判杨朱。可惜了杨朱一片赤诚到头来得到个“自私自利”的评价。

在组织中,我们虽然强调团队精神、团队合作,但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的前提是团队中的人都能彼此做好本职工作,大家凑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团队合作的前提是没有猪一样的队友,没有找各种理由推诿本该他做的事情却要让其他人为之买单的行为。团队合作中,分工的不同就会导致对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的不同。一般一个团队中会有领导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三个分工类型:领导者负责制定远景、讨论未来的可能性。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尽最大努力去描述未来,站在未来去引导当下的工作,一句话,就是定方向;管理者的重点则是确保当下制定的规则能够运行下去,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现状不出错,并时时观察当前的规则运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而执行者的重点则是落地规则在组织架构中的行动,通过执行行动要求来完成整个流程和规则的落地。这三者的分工不同,对格局观的要求以及处理事务的视角也会不同。假若一个公司或是组织里面的最高决策人总是去关注执行层面关注的事情,那么要么这个组织和机构难以稳定的发展,要么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难以留下核心的人才。这个现象,早在2500多年前,管子就层提出“君忙臣闲国将亡;君闲臣忙国将兴”,这倒不是为君王开脱,以此为借口不去做事,而是说君王的主要工作是定方向而不是去关注执行层面的细节。一旦一个管理者开始关注执行层面的细节(比如考勤),底下的执行层面的员工就会开始紧张,不能安心地根据事情的特征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解决一线的问题,而是要去考虑站在一线的领导者给出的反馈和意见,进而不能发挥他们作为“专家”的作用,只能发挥作为“听话”员工的角色。

另一方面,管理者“虚心弱志”的结果,就是给管理层和执行层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可以根据一线的业务进行自主决策。只要在大方向上处于平衡发展,那么微观上的授权就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所以,老子在本段中说的“使民无知无欲”并不是说让人们没有知识、知觉,没有欲望,而是说让人们能安于自己擅长、能自主做好的事情上,而不是脱离他们的本职、天赋去做一下“别人认为”他们可以“更”好发展的事情。

而在组织中,始终都会有一部分自认为能够掌控全局,总想着跳起来做些“改革”,总是在还没消化完组织意图和组织目标时边提出不同意见。他们或是批评当前的组织战略,或是消极怠工以彰显自己的特殊之处,或是利用组织变革过程中流程不完善的地方以达到私人目的。更有甚者完全忽略组织的价值而去强调、夸大个人对组织的贡献,认为仅靠某人就能完成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这些人自认为聪明、有志向,所以总是想一步登天、一蹴而就。老子在这段文字中,把这类人成为“知(智)者”(自以为是、自以为知的人)。而当上位者、组织领导者通过自身的实践,营造出一种“各复其根”(各自发挥其本然天成的天赋)、“无知无欲”(安于本职工作、无急功近利之心)的组织文化,那么这些“知者”也不敢不浸润在这个文化氛围中,久而久之也能逐渐“虚心弱志”,从而完成团队文化的营造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得团队合作能够更加具有默契,进而能够无望而不利,达到“无不治”的状态。

本章到此歪解完成。当然,本章也经常被用来证明《老子道德经》一书中跟引导术相关的内容。在此我们不做展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
    郑小懂阅读 782评论 0 2
  • 分析了好几个小时淘宝的登陆,对其反爬虫方案有了点思路,先记录一下,后面会持续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目前使用selen...
    Python之战阅读 3,540评论 0 17
  • Spring-Boot初体验 基础配置 环境配置java环境>>>1.8maven环境>>>3.5IDE编辑器>>...
    极客123阅读 338评论 0 0
  • 自己在实际开发中的总结用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般用法: switch实现if功能: 多条件实现,相当 || ...
    是素净呀丶阅读 195评论 0 0
  • 近来上新了很多电影,都好想看,但手头的工作总也忙不完。晚上上床已十一点左右,不敢开电影,怕影响睡眠,看会儿书...
    沐木西阅读 7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