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在他的《论书院》一文中,就专门论述了书院的前世今生。
季老认为,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但并非中国专有。像古代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在akademe,进行过师徒教授和学习,这样的地方也是一种类似中国古代书院的组织。
早在春秋末年,孔子、墨子等诸子就开始讲学授徒,但真正发展是在唐五代末,直至清末的1000年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书院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这样看来,当年李白为翰林待诏时,也是入的这类书院。
在唐代后期就出现了私人创建的书院。唐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和他哥哥李涉在江西庐山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个宠物“白鹿”。这头鹿很能人性,跟着他一起读书,游山玩山,人们称它为“神鹿”。李渤读书的地方,地势低凹,从上往下看,就像一个洞,他就称这个地方为“白鹿洞”。李渤后来参加科考得中,并当了江州(现在江西省九江市)刺史,就在自己原来读书的地方,盖了些亭台楼榭,种了些珍贵花木。
五代时南唐李氏朝廷,正式在这里办了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称为“庐山国学”或“白鹿国庠”,后来发展为白鹿书院。在陆游编写的《南唐书》里,就记载有此事。
北宋初年,国家统一,但没有充足的力量兴办官学,于是私人书院借势而起。到了南宋,书院更为发达,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组织严密。理学宗师朱熹亲任白鹿书院洞主,主持修复书院,制定教规,延聘教师,招收学生。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如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为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教条》言简意赅,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影响后世七百余年。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