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二胎家庭,初衷都是希望两个孩子相亲相爱,长大以后能够相互扶持。然而真实的画面却往往十分扎心:两个孩子吵架、拌嘴、抢玩具,二宝年纪小,大宝闹情绪,生活常常乱七八糟鸡飞狗跳。
二胎家庭,最怕的就是,父母没有真正“看见”孩子,没有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诉求。
《少年说》有一期,一位女孩天台喊话,希望爸爸相信,自己教训妹妹的原因是因为妹妹总是招惹她。爸爸却搬出孔融让梨的典故,小女孩哽咽落泪。
叶一茜也说过,森碟看弟弟的眼神,都透着一股子——我“恨死”你了的情绪。
身边还有一对双胞胎小姐妹,两姐妹在一块相互不理,只和自己的朋友玩,甚至还会为了朋友与自家姐妹针锋相对。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看见孩子,合理引导,最终必将亲手毁掉这份手足亲情。
那么,怎么去引导孩子化解矛盾呢?
分享一个我家的故事,这是发生在9岁多哥哥与1岁8个月弟弟之间的风波。
一天晚上,哥哥在家用笔记本电脑下围棋,正下到中盘关键之处,不曾想弟弟突然飞快地攀上椅子,爬上桌子,“啪”地一声合上了电脑。
哥哥眉头紧皱,大吼一声“走开”,然后打开电脑继续下棋。弟弟双手再次伸向电脑,并且开始一阵胡乱触按。“啊,黑屏了!”,哥哥大叫起来,“啪”地一巴掌打到弟弟身上。弟弟不甘示弱,嗷嗷叫着,双手挥舞,正巧一巴掌打到哥哥脸上。这下彻底激怒了哥哥,哥哥抓着弟弟的胳膊,啪啪啪,对着弟弟的屁股狠狠地连打三下。“哇!”弟弟嘴巴一撇,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叫着“妈妈”。
我赶紧走过去,一边摸摸弟弟的头,一边抱了抱说:“宝贝等一等,妈妈帮哥哥恢复电脑。”说着,我拿起电脑,快速恢复的同时对哥哥说:“妈妈看到弟弟过来捣乱,影响了你下棋,你很生气,对吗?”“气死我了!正是最关键的时候!”哥哥双眉倒竖,一脸的怒气。“所以你忍不住揍了弟弟几下,是吗?”“哼!臭弟弟!”我把恢复好的电脑递给哥哥,然后给了他一个拥抱:“妈妈知道了,来,抱一抱,消消气。”
然后,我转身抱住了泪眼婆娑哇哇哭着的弟弟:“宝宝看着哥哥在电脑上下棋,很好奇,自己也想去试一试,是不是这样呀?”“是!”弟弟抽泣着回应。“噢,原来是这样。可是电脑被宝宝按黑屏了,哥哥没法下棋,着急了才打宝宝的小屁屁,宝宝疼不疼呢?”“不疼。”“我们待会等哥哥下完棋,再去玩玩电脑,好不好?”“好!”弟弟止住了哭声。不一会又被其他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
哥哥下完棋,跑到弟弟面前问:“刚才哥哥打疼你了吗?”“没有。”弟弟摇摇头,拉着哥哥的手说:“哥哥,讲故事。”“好,哥哥来给你讲故事。”说完,哥哥抱着弟弟坐在沙发上开始愉快地讲故事了。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的是弟弟捣乱,哥哥出手,弟弟大哭。很多父母可能下意识地就会跟哥哥说,弟弟小,不懂事,要让着。可是这样,我们就彻彻底底地选择了“忽略”哥哥,“忽略”他的情绪。
“不被看见”才是二胎家庭最大的不公平。
我们需要先去正面理解哥哥情绪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因为哥哥下棋是要完成升级任务的,这对哥哥很重要。弟弟把电脑按黑屏,哥哥猛然间不知道如何处理,情急之下动了手,并不是重手,完全可以理解。而弟弟的再次挑衅,才再度激发了哥哥的情绪,导致被哥哥大屁股。可是大家看看,哥哥那么生气的情况下,选择的是屁股这个伤害最小的部位,而且弟弟的屁股上还有尿不湿呢!可见,哥哥虽然生气,心里还是有数的。这种分寸感的背后就是善良。看见并安抚哥哥的情绪是最主要的,安抚情绪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恢复电脑。
其次,爸爸妈妈对孩子说话,比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说话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情绪把话说出来,传达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孩子接收到的信息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跟哥哥说的那几句话不带情绪,没有埋怨和指责,完全站在哥哥的角度去理解他。哥哥“被看见”,所以才能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同时,对弟弟这么小的孩子,他也不是真的捣乱,无非就是好奇心,看着哥哥捣腾,他也想去碰碰。看见弟弟的需求,再给他提供方法“待会玩电脑”,弟弟就很容易接受了。
在兄弟的纷争上,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不当裁判,不评对错。但一定需要看见孩子的心理诉求,接纳他们的情绪。这样,所谓纷争很快就会过去。
爱孩子,就是看见孩子。大宝拥有父母充足的爱,自然也会真心地去疼爱二宝。
欢迎关注“皓妈聊教育”,育儿路上不孤单,皓妈与你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