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读的略快,读的过程中只是对词句加以揣摩,联系自己的理解跟着问题一直在思考,但是过程中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文章整体的结构。直到听到老师的音频后,我才顿时想到结构化的问题,再加上老师提到这本书的背景,总体感觉还是想的太少,中间有部分只是起到了增加资讯的作用,并没有提高理解力。不过值得开心的是,从一开始我就带着问题读书,收获还是挺大的。
一、我读书的标准
从一开始我的目的就很明确,为了提高理解力,所以我给自己的标准是,不限时长一定要把这本书读透,每一篇都写书评,记录感受。
二、读书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理解力?为什么这本书可以提高理解力?
因为在读书之前,老师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就是可以提高理解力,而且书的第一章开头也提到增强理解力,我就开始想,到底理解力是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书,这本书就一定可以提高理解力呢,开始在读书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百度百科中给出的理解力的概念是:“理解力”这个字源自拉丁文“comprehender e”意指“抓住总体”,意思是对某个事物或事情的认识、认知、转变过程的能力。
抓住总体的意思就是抓住文字的主要内容,比如你和别人沟通,你能直接get到别人说话的重点,那么其实也就是抓住总体,后面的解释是对某个事物或者事情的认知,认识,转变过程的能力,这个我倒不太懂,再进一步消化,后面给出答案。
针对于提高理解力,作者提出两点:
(1)思考。现在各种信息泛滥,比如微信公众号,各式各样的文章充斥着我们,但是这些文章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帮助我们把每一点解析的很清楚,读之后更多的是增加资讯的作用,而不是提高理解力,并不是这些作者的水平不强,只是作者为了使读者读起来更轻松,所以尽量把文章写的简单易懂,如果你的文章太晦涩,那么会有很多人轻易放弃而选择其他。所以在作者书写文字的过程中,他代替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只需要将观点组合一下,可能就会变成自己的,但是真的是自己的吗,你真的吸收了吗?所谓的理解就是要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与其他的事实有什么关联,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差异在哪里?你不仅要记得住怎么回事,还要解释得了什么的事情之间的差异,简单说就是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这么说。
(2)态度。作者一直在强调主动阅读,写和说,抱着提高理解力的目的去阅读这本书。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学习状态,指导型学习和自我发现型学习,指导型学习是指有外界帮助,老师或者其他书等,但是自我发现型就是多种能力,多管齐下,包括敏锐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的空间,还有分析能力,虽然有了老师的指导,会节约我们的时间,但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理解,你的进步会更明显。所以,尽可能调动自己各方面能力,不仅增加资讯,还不断提高理解力。
三、听完老师音频后,新的感想:
1、新的读书的标准
(1)读书的速度:我之前的速度稍显快,没有给自己太多的时间不断琢磨,自己好好考虑,速度对你意味着什么,读书快又能获得什么?
(2)读书的目的:这本书是实用型的书,书中所列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书,还适用于有关文字的一切,比如海报,报纸,文章,短讯,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就get主要信息,和别人交流能快速领会别人的意思。所以,读书不仅是增强理解力,学会分析,还要掌握书中所讲的读书方法。
2、第一章的结构是什么?思考文章的结构
在看书的过程中,结构是我一直忽略的东西,但在讲课中,老师却一直在强调结构,比如译序部分,大体可以概括为接触,感受,行动三个部分,以故事的形式开头,娓娓道来。在第一章中,老师也是不断的概括,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这样就是督促自己对文章结构做了解,找到文章中的骨头。
3、词义概念理解
老师在讲的过程中又重新说了理解力的意思,所以我要对自己的理解加以补充。
理解力其实是与思考有关的脑力活动,而思考过程中要把握的有两点,结构化和概念化(结构化简单是指文章结构,概念化是指关键词的意思)在思考的过程中,要注重体验、感受、应用和验证。将具体事例和感受抽象为一个概念,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验证,简单来说就说做到举一反三。
在读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的苦口婆心,一个概念,一句话会翻来覆去说,害怕你听不懂,不同的概念也会使用对应的例子帮助你解惑,很受益,持续读下去!
我看到自己了自己的改变,虽然改变不大,但会持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