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8月8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6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习得性无助”。
生活化案例引入:数学题的故事,放弃抵抗。
习得性无助理论内容:人一旦在某段经验或经历中,习得了或者get到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那么在“下一次”哪怕是全新的环境中,他们也会放弃尝试,草草放弃抵抗。
理论的实验来源: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1967年研究动物,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
起初他把狗关进笼子里,只要一开音乐,就给狗施加难受的点击,够关在笼子里,没法逃。
多次实验后,在下一次电击前,先把笼子的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了,而且不等点击开始,音乐一响,就应声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可以主动出逃,但却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习得性无助。
生活化案例对比:和哥哥打架的故事,习得性无助,导致白白浪费机会。
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根源:人的错误归因。
人往往一旦什么事没做成,喜欢直接从自身上反省,哪怕表面上考虑到很多,但多半在内心里是觉得自己不行的原因。你在生活中一定有这样的体验,你在做某事之前,断言说自己“向来”这方面做不好,结果做下来后别人说:没有啊,明明很好啊。这是因为人在以前的某次,甚至完全是“偶然”的体验中,得出的一个错误的自我归因,并把它带到了以后的每一次体验里。
拓展:习得性无助不仅来自于自身的经历,人通过旁观他人悲催体验,再对号入座自己,也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比如你看谁谁谁比你优秀都失败了,你就干脆试都不试,但真的是一码归一码,失败的原因简直太多了。)
生活化案例展示:一个长时间处于孤独的人,会觉得孤独是人生的唯一真相,进而放弃与他人交流,其实人生真相未必如此。
更明显的是家庭教育中的过度管教和过度溺爱,导致孩子长大后本应可以应付许多问题了,但还是感觉撒不开手。而且面对任何其他事情时,也会倍感无助,觉得自己应付不来。
对抗习得性无助的方法:多维科学归因;靠理性而非经验与感觉去把握当下的环境;不必刻意要求自己自信,可以偶尔先坦然接受起点低,但相信过程中自身行动改变环境的能力。
今日电影推荐《爆裂鼓手》——反脆弱神器,不疯魔不成活的绝佳诠释。
完全与众不同的非常规励志。
2014美国上映,豆瓣评分8.6 获奖无数JK西蒙斯最佳男配,由于对视听效果近乎完美的安排与特写的娴熟把握,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
“我宁愿酗酒吸毒,34岁就家破人亡,成为别人餐桌上的话题,也不要腰缠万贯满面红光的活到90岁,但没人记得我。”
“面对诱惑,你伸手说要,那么“要”就是你的宿命。”
“英语里没有比good job 这种话更害人的了。”
8月8日读书心得:
今日的林语堂,为我们阐述的家庭对于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的生物性。
《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一、“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结婚?又为什么有些人结婚以后又离婚呢?”
婚姻专家们的答案:
男人不愿结婚:不愿因为结婚而丧失个人自由与独立
女人不愿结婚:过惯了独立或职业生活,可直到想结婚时,岁月已夺走了许多。
额外因素:择偶理想过高、事实上又找不到,所以不愿意结婚;另有些男女,则是因为不能获得机会;再另外有些男女,因为在过往的失意体验中感到了绝望,或受到了长期负面影响。
有些青年男女不结婚,因为他们家庭方面的责任。
林语堂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说这些人缺少健全的态度,使他们不能迎合结婚的理想。
恐惧婚姻责任,且不愿妥协,然而这些责任是与婚姻天然相伴的。
2、 婚姻的重要性:
已婚者寿命更长,身心健康状况更佳
已婚者犯罪率较低,更有责任心。
在社会地位上,比较使人有一个更良好的印象。
已婚者可享受到同舟共济的踏实感,男女分工协作,互补优势。
额外:男人大多希望做主脑(掌柜),婚姻使他们产生了这种满足错觉。婚姻给了许多人安全感。
结婚可以说人生中最重要一步,最重要的是它能教会你如何与他人相处。
提示:权利和义务都是相伴相生的,不能抱着只图结婚的好,而不想要结婚的所带来的负担的心态。
3、 择偶时应注意的一些点(此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断汲取即可)
《中国人的家族理想》
一、婚姻的象征意义:
婚姻中的男方像泥,女方像水。
水掺进泥里,把泥塑造了(女人确实是男人的学校),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体的寄托,使水可以在这形体里流动着,生活着,获得了丰富的生命(家庭与婚姻对女人开挂般的升级)
2、 从婚姻扩展到家庭——中国社会和生活是在家族制度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
这个家族制度支配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渲染着中国人的整个生活形态。
这种家族理想从何而来呢?(中国人有点在庐山中不见庐山全貌,外国人压根又不是桃花源中人,更加陌生,林语堂做了个分析。)
中国人对祖先与孝道的敬仰,几乎成为了一种宗教(胡适的“名教”),这种宗教没有超自然力量的神明,而仅仅是祖宗。(此处做了一点推测,因为孝道来源于儒家,可能由于孔子的先天局限性,导致孝道在一开始如此被神化)
3、 家族理想的存在意义
帮人定位“自我”——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的概念是相对的,家族第一次给人带来社会身份。
弊端:中国人的家族理想容易变成一种扩大化的自私心理,但这种弊端西方的个人主义里也存在。
“中国人始终觉得一个人是比国家更伟大,更重要的,可是他并不比家庭更伟大,更重要,因为他离开了家庭便没有了真实的存在”——此处描绘得不错
4、 人类不是个人,而是家族的一份子,是家族“生活巨流”的主要部分(生命之流原理)
整个人类的生命可以说是由不同种族的生命之流所造成的;
可一个个人,直接感觉到的,直接看见的,却是家族的生命之流。(像树木与分支)
“这种家族意识和家族荣誉的感觉,也许是中国人生活上队伍精神或集团意识的唯一表现”(we are family)此处球队球戏的比喻简直不能再精彩……
接下来对于男女在家族图画里的颜色变化,描写的也十分鞭辟入里。
接下来提出了家族制度的生命之流里,“永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太形象了,解释了许多生活现实,也表明了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强调留后)
最终收尾:这种家庭生活把人生物性的方方面面需求都兼顾到,而政治的最终理想又与生物学有关。孔子的思想中:道德上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这种政治理想的目的是在使政治变成不必要的东西。因为那一种和平是一种稳固的,发自人心的和平。
《生物学上的问题》
此篇文章大多有林语堂的个人学术色彩,只需要掌握三个点即可:
(1) 任何文化的最后试验,也可以说衡量文化的一个重大标准就是:这种文化所产生的是哪一类的夫妻父母?
(2) 人类在事实上是属于生物学的。(在生物学上感到快乐、在生物学上感到愤怒、在生物学上立定志向、在生物学上信仰宗教、在生物学上酷爱和平,虽然他自己也许不知道)这个观点在当今越来越闪闪发光。
(3) 个人主义看似美好,却忽视了生物学机能被扼杀的严重问题,最终以男女共处为例,指出了组建婚姻与家庭,或者说男女互补前进的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意义。
《我的戒烟》
此篇文章供大家把玩,赏析林语堂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才趣和奇思。(当然,需要暂时回避肉体健康问题)
如果说胡适教我们说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那么林语堂则向个差等生,充当这样一种挑战主流意识的角色,现身说法为我们演示了一下“如何去问为什么”。
这些思考无所谓对错,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像这篇,你完全可以说他是放任自己的借口,你也可以读出一点点启发与价值来,但人类社会不缺主流的附和者,给我一把刀,我可能会杀另外某个人,但我不会选择杀林语堂,他留着有用,他只有一个。
文中有一段描写与分析十分精彩,可以开拓思维:
“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烟呢?………………戒烟戒烟,大概就是贤人君子的健灵运动吧。”
“世上吸烟的人,本有两种………………灵魂上是没有意义的。”
《裸体的好处》
吸烟的人有两种,脱体主义者,也有两种。素食者,也有两种,我们一直随着林语堂的思路想下去,其实很多人,都有两种。
一种为真心向往之,特点是一个人悄悄干也行;另一种则是附庸风雅之,是为了表演,务必有观众才行。(读书、做奇怪举动、甚至是做一些所谓的好人好事)
最后回归到裸体主义,真正的裸体主义者能享受到什么呢?
“我可以老实告诉你,在浴盆里裸体是很美妙的…………我也是其中之一。”
“换句话说………………
这也能帮助人们意识到运动的韵律。”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6天,今天的小理论是习得性无助,我们的想法思维往往受经验的束缚,之前怎么样就觉得以后会怎么样,就像我们每天的生活一样,感觉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没有波澜,生活的很安逸,越安逸就越不想改变,不想突破自己的瓶颈;还有就是写作,明明之中知道自己不能坚持每天写,所以就一拖再拖;减肥也是这样,好多人整体喊口号,我要一个月减掉20斤,但是一遇到困难,就感觉累,感觉不舒服,或者自己心里想着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一拖再拖,最后什么也没做;生活中的事比比皆是,明明给自己做了很多的规划,事件安排的满满的,但总是都完成不了,就像昨天讲的帕金森定律一样,事件都被一件事给挤没啦,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都在被其他诱惑所吸引,追个剧,看个综艺,看点鸡汤,即使是励志的鸡汤,但只是当时奏效,过一阵儿就会被忘记,然后再重复着做昨天的事,有时候真心想把时间利用率提高一些,但是总会被浪费,不知道时间都去哪里?皮格马利翁效应叫我们要有心理暗示,叫我们要有好的心态,积极的想法。现在也许到了自己的瓶颈期吧,除了工作还有健身以外的事感觉自己效率低,我绝得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是个好的开始,虽然在一点一点进步,但是最近举步维艰,也可能是到了刻意练习阶段了吧,有时候看着很难,也许收获会异常的大,就像100天训练营一样,给自己一些限制,我知道我自己懒,我知道我自律能力也不强,我希望像上学一样,让它给我更多的限制,不要去瞎想,不要去想太多,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时候绝对不是忙碌的时候,而恰恰是自己虚度的时候,虚度让我们焦虑又倦怠,有时候人不能太闲,太闲就容易出事,容易意淫,让我们彷徨,和陈忠实《白鹿原》中的一段话很相似:人是个贱虫。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饭香了,睡觉也踏实了,觉得皇帝都不怯了。就像韩大爷写的一篇文章《你心烦,只是因为你太闲》,让我们忙碌起来,不要总想着喊口号,要行动起来,很喜欢keep的一句solgon:自律给我自由,keep让我减肥近40斤,我要向爱运动一样再爱上我自己的生活。fighting!
摘抄:
①男女的年龄,最好是男人比女人大几岁,但以不超过十岁为宜。
②双方的教育程度要相等,男女差距太大,每为不睦的主因,尤其是女高于男,其美满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③性情与嗜好最好相近。
④经济能力最好相差无几,双方家境如果过于悬殊,往往会影响婚后的个人自尊心。
⑤如果你是男人的话,应该有一份足供家人温饱的正当职业;如果你是女人的话,你所选择的对象,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爱情虽可贵,仍须建基于“物质”之上,否则,其危险就如沙漠中的大厦,倾倒在旦夕。
每个人都有一种感觉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时有人看护,忧虑时有人安慰,疲倦时有人服侍,结婚正可以满足人类这种希望。结婚以后,夫妇两人可以共同拟定目标,由理想、计划、奋斗,使理想成为事实,而获得无穷的乐趣。
因此,结婚可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如何与人相处,选择适当的终身伴侣,以为共同生活,切不要以为结婚是一种“负担”而畏惧。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权利必有义务,怎能只享权利而不尽义务呢?当你勇敢的担负起结婚这个责任以后,你将发现人生是多么的美妙呀!
一个人最不幸的事情也许是有一些“堕坏家声”或挥霍祖业的不肖子。家财百万的父亲如果有一个嗜赌的儿子,便无异已经把一生挣来的家财耗光。如果儿子失败了,那便是绝对的失败。在另一方面,一个眼光远大的寡妇如果有一个五岁的好儿子,便能够忍受多年的痛苦、耻辱,甚至于虐待和迫害。中国历史上和文学上充满着这种寡妇,她们忍受着一切的艰苦和虐待,生活下去,一直到她们看见儿子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也许甚至成为名人。蒋介石可说是最新的例证,他小时和他的守寡的母亲受着邻人虐待。这位寡妇一天对她的儿子寄着希望,便也一天不气馁。寡妇大抵能够使她们的孩子在品性和道德方面得到特别的教育,她们的教育工作是成功的,因为女人普通较有实事求是的感觉;因此我常常觉得在儿童教养方面,父亲是完全不需要的。寡妇往往笑得最响,因为她笑得最迟。
所以,这么一种家庭生活的配合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在生物学各方面的人类生活都已经顾到。这终究是孔子的主要目标。在孔子的心目中,政治的最后理想是和生物学很有关系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这是值得注意的,因为它不仅是一句关于枝节问题的话,而是政治的最后目标。这就是所谓“达情”的人文主义哲学。孔子要我们的一切人类本能都得到满足,因为我们唯有这样才能够由一种满足的生活而得到道德上的和平,而且也因为唯有道德上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这种政治理想的目的是在使政治变成不必要的东西,因为那种和平将是一种稳固的,发自人心的和平。
所以,我们看见一个根本的事实,就是: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于不能说是哲学。
总结:
1、人精力和时间有限,需要聚焦关注,关注点在哪,成长就在哪,不盲目去学习,不什么都去学,每一段时期学习1~2样,做到精专,融会贯通,学到本质。
2、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要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这样才不不会被人工智能淘汰出局。
3、深度工作最重要的几点建议:
①选择最适合你的深度模式。建议节奏模式,规划一天深度工作的时间,比如早上7—8点深度写作。
②训练自己的专注力,软件断舍离。对一些无用但干扰你工作、让你分心上瘾的软件说byebye.
③设置“下班时间”,给自己放松和提升的时间。提高效率,工作时要有时间上的紧张感。
④抓住重要的事情,确立引领性指标。
送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的话给大家:“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