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有位学员留着这样一条:
“这几年学了一些课,但也没觉得提高。还是不确定什么适合。感觉一直在尝试,在选择,工作也是。再这样今年又过去了。一直想有个突破,但我该怎么做才能突破?”
这篇文章之所以,围绕这条“留言”展开,是因为,其实这个状态,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会遇到。它可长可短,过不去,就是当下困境,过得去,就是突破瓶颈。
但这种感觉也并不可怕,至少说明我们是醒着的,是在探索的路上。
为了好回答问题,我提炼出三方面:
1.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果的?
2.确定不了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3.怎样才能从“当下困局”,往前一步?
1、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效果的?
这个问题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答案一定多样化。但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平时一些场景我们普遍的做法。
大多数人平时学习,有这样几个主要渠道,比如阅读一本书,听音频,看视频课程。除此之外你可能还会接触到一些社群学习,形式都是相通的。
举一个场景,比如我们读到微信公众号里的一篇好文章,读完后“这篇干货太多了,很受用!”点击一下“收藏”起来。
有多少次,你会回头再看第二遍?大部分情况是,“收藏”起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感觉都是干货,是一瞬间的阅读感受,就像你看到一块黑森林蛋糕感觉“肯定好吃!”一样。
大脑瞬间愉悦和兴奋“收藏起来”,同时增加了我们的手机内存。
但仔细分析下,这个“阅读”行为之后,我们的思维神经,有得到任何训练吗?或者行为方式,有什么改变吗?再或者,知识体系中,有增加一个知识点吗?
如果没有。这不能算是有效学习了。只是刷了一次手机而已。
包括我们阅读一本书,听一个音频,看一个课件,现场一次老师的培训。没有训练,无法实践,得不到反馈。收获,当然是微乎其微。
还是举例刚才的阅读一篇公号文章,通常我会这样做:
感觉非常好收藏,归类到对应标签中,方便查找回顾;同时结合自己,简单总结三个点。记在笔记本上,不方便的话就记手机备忘录里。
同时至少选择一个点,对应思考自己,怎样结合到工作、学习或者认知更新中。写入自己的践行清单。
然后,以2—3天,当然你也可以周为单位,找一个时间集中整理收藏标签里的“最近收藏”。再次梳理每篇文章的“知识点”和“实践点”,知识点加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实践点”加入自己的践行清单里。
同理,不管是看一篇文章,一本书的一个章节,听一个音频,一个微课等等。
首先,有效果的学习不能看的快,忘的也快,这样你的知识边界永远无法扩大。
其次,使自己得到了指导和改变,而且能够通过身体力行,体验到反馈。
最后,零散的信息点必须要能串起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过程才算获得了“提高”。
2、确定不了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其实不只是后台留言的读者,我们每个人,都有阶段性停滞甚至迷茫的时候。
比起找路本身,我认为是更重要的,其实是找路的心态。
那就是,我们必须得相信一个基本底层逻辑。你做出每一件,对自己增加价值的事情,一定会遇到一个正确的指向。
怎样理解这句话?
《开讲啦》有一段俞敏洪老师的演讲,提及到他在北大读书的一段经历。
身处在北大优秀生汇集的班级里,俞老师进入大学后,艰苦努力了三年,成绩依然在全班的“倒数第五”。来自农村的他内心自卑加抑郁,终于大三那年得了肺结核,不得不住院休学。
这在当时,本来就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无疑雪上加霜。“当我走出医院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我未来能做什么?”
经过一段低沉之后,俞老师意识到“在绝望、痛苦和迷茫的时候,你看不清楚你未来是什么。但是,你依然有事可做。”
由于做什么都比不过别的同学,于是他选择了当时看上去最不起眼,最不怎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背单词,背所有的词根词汇词源学。
学过英语大家知道,背单词是地平线上的基础知识。这项基础技能对于英语专业生来说,和找工作,规划职业,设计未来,这之间的路看上去,还有十万八千里要走。
然后,转机悄无声息的来了。
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当时中国全面开始四六级考试教学,很多同学需要背单词,当时学校老师知道俞老师的词汇量很大,于是把他留下北大,来教单词课,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转机。
紧接着,一个更大的转机。
八十年代末中国开始有了GRE考试,GRE考试要2万个词汇量以上才能够去教学,连当时北大的老师都没有一个敢去教,因为一堂课要教两千多个单词,在当时没有电子词典的年代,“查字典都能查死你”。
俞老师打开词汇书一看“没几个生词啊”,这门课除了他教,还能有谁?再后来,我们都知道有了新东方。
确定不了方向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规避一个误区。
当我们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寻找方向,设计未来,思考自己定位时,反而容易让自己迟迟无法行动,陷入当下僵局。
每一种技能,哪怕是你的兴趣爱好,都有核心基础可以不断加深打磨,这些看似就像涓涓细流,眼下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是,它们就像习武之人的内功,也是未来变现的根本。
比起看路,更重要的,是看路的心态。
做好心态建设,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我们就不会火急火燎的,非得把“未来”先钉在一个高度上。
其次,在今天的职场、自由职业场、副业场上,除了强调硬技能(在市场上赚钱的专业知识),更多时候甚至更重要,是我们的软技能,也就是通用技能。
什么是软技能?
那些能够让我们在职场上,获得更多支持的能力,能够让我们拥有营销自己,链接人脉、整合资源,打通行业或者产业价值链的能力。
比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表达沟通,公开演讲,项目管理,运营能力,营销能力,办公软件应用和表达写作等等,这些职场技能,都是让你的专业能力能得到成倍放大的软技能。
硬技能决定我们站得有多稳,软技能决定我们走的有多远。
“我也许看不清未来一年两年三年十年,但至少我能看清楚今天。今天是用来干什么的,那就是我尽可能让自己有事儿干,进步一点。”
软技能就是很好的切入点。
3.怎样才能从“当下困局”,往前一步?
我相信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因为每个人对“当下困局”和“向前一步”会有不同理解。
有些人听说周围人都在学什么课,考什么证,做了什么副业,挣了什么钱,很焦虑很着急。为什么?生怕自己落下了,赶不上。
也有些人,哪怕现在起点低一些,走的慢一些,也能稳定自控不盲目跟风,把握住自己节奏。为什么?因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法论。
人在压力和焦虑的时候,生活往往会辨不清主次,会趋于短期选择,考虑不到长期增值。一直治标不治本,因此局限在“当下困局”。
这一点通过什么才能解决?
所有的高人、牛人指点给你的答案应该大致相同。而成本最低方法就是通过阅读来提升。
从阅读中体察自己,从阅读中解惑自己,从阅读中赶超自己,从阅读中跃迁自己。
“如果未来你想要有创业和做事业爆发力的后劲,不读书是不行的。因为读书给你带来三样东西,给你带来情怀,有你带来胸怀,给你带来气质。”
而一个人的情怀、胸怀和气质,绝对是一个人长远的能把事情做下去的,最好的动力。
当然,阅读是一种途径,不是目的。正如同,知识本身没什么用途,形成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才有用。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感觉自己没变化?或者读了完全记不住?
读书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作用不是搞学术,也不是陶冶情操,而是解决问题,让自己增值。
我们常说投资自己是最大的投资。就拿学习来说,我们投入了时间、精力、金钱后,得到的成果,反过来至少应该可以让我们“平掉成本”,然后“增值更多”。
如果你长期处于学习状态,依然收获甚微,那么我和你分享一个观点:成年人的学习应该是功利性的,至少围绕着自己的一个目标。
但是大部分人,进行着漫无目的的学习。就像你搬了很多块砖,但是把它们摞在了不同的地方。
功利性学习,应该是,带着问题和困惑去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想提高什么就学什么。而不是,“感觉这个很有用,先学了再说吧”,“多学点总比不学强”。
唯有找到你的目标,才有可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当我们带着明确的目标去翻阅一本书时,其实不是用眼睛看书,而是用大脑在找答案。
所以,通过阅读方式提高自己,至少需要做到这三方面:
1.阅读前写出来,我读这本书,有那几个问题要解决?
2.在阅读过程中,找答案,有哪些方法,我能用的上。
3.阅读之后,对照自己写出践行清单,我需要马上怎样做。
也许不需要从一本书开始,哪怕一篇文章,一个简讯,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你这样做了。
▂ ▂ ▂
写在最后
1.可以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去年的问题,今年是否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那你基本上没有成长。
2.“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人生困局,不在困局,而在自困。最快的方法是自我突破。
3.黄金时光。每天找出1-2小时,完全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意识到独处和思考的重要性。这样的时光越多,你升级自己的可能性就越大。
End.
(简书让我们彼此看见。谢谢你的阅读和关注,更谢谢你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