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7.10.7 晴
于小屋
写文,想说的话,流出来......今天慢读了志建老师的《故事的疗愈力量》,有两处读到让自己感觉哽咽,想流泪。我想,就这样慢慢读,静心去体验吧,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
志建老师写到自己的部分,他在小时候的独处,喃喃自语,看作是在跟某个时空的灵魂说话。而自己的这份孤独,是自己生命里独特的一部分,别人无法懂得的一部分。慢慢的看见,探索,虽有恐惧,却很迷人,也让志建老师喜悦。
这样一份看见,接纳,让我佩服,也让我学习了。我说着不苛求自己,却也有一些放纵了自己,又有一些苛求了自己获得焦虑,难受。如果自己就是在荒野上的那一朵野花,开在烈日下,长在风雨中,孤独却也美好,享受那份坚强与宁静,那个是我,是我自己呀。
另一部分,关于语言的力量。一句话刺伤了我,我看见了,我面对了那个场景,和那句话,但是我始终没有勇气去放下,我带着那份伤害拼命的挣扎,寻找,我找到了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可是心里的不配得依旧在,我走不动,我明知道我想要的就在那里,可是我还是懒懒的不动弹,似乎这样是最安全的。
我很伤心,我想证明自己,我可以的,不是你说的那样。我去做的任何努力,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越焦虑,不敢动。
爸爸,我还是你的骄傲吗?
小时侯,爸爸很严厉,哥哥调皮经常会挨打挨骂,我害怕,所以我学习好,也听话,爸爸喜欢我,亲戚朋友都看在眼里,说爸爸偏心我。
初中毕业,高中升学,我想去市里,爸爸不情愿,虽说和市里的姑姑姑父打听后,说我考的那点分不算啥,去了也不是高分,在县里上吧,还省些。高中毕业,填写志愿,我想去外地,爸爸再一次想阻拦,在姑姑的劝说中,不插手,我填了外地的学校,可是一个都没录上。重新填写志愿,爸爸说,你想去外地,你看人家都不要你。就是这句话,我委屈的当时就哭了,忍着泪,我填了本地的院校。
大学毕业,实习结束时,我还是想去外地,爸爸还是不同意。后来,本地工作了一年半,在设计院,两年的助理设计师生涯,我做不出一个小型的方案,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设计,再加之那段时间和父亲闹了不愉快,自己驾考又挂了,于是一声不吭的辞职了。也是一声不吭的南下去了四川,后来就在成都,一个人找了工作,最后因为财务和天气原因,还是回到了银川。
在银川,选择了边代课边准备考研,这时想来,还是自己想出去的那个愿望。后来考研失利,工作不顺,感情也出了些问题。所以在银川一年后,我又一声不吭的去了北京。
如此辗转,折腾,想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如今,我在银川,我认定了我要做的事情,可是我却还是没有力量去完成,没有信心去做。
人生就真的如此了吗?想来自己还是幸运的遇到了那么多人,我相信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