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之一:
巴蛮。
这个词来自湖南方言,形容曾国藩是再合适不过了。
巴,有粘住、巴住不动的意思,这个词指的是固执、不灵活。在湖南方言往往带有贬义,比如“做事情不要巴蛮”。
特定语境中,巴蛮,也指代硬着头皮做事,或者做事执着、敢闯敢拼。
这个词被公认为是形容近代湖南人性格气质最准确一个词。
湖南人为人处事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巴蛮,敢作敢为。
曾国藩早期官场生涯,他的“巴蛮”表现的特别明显。
只要他认定要做一件事,即使没有条件,他也要创造条件去干。
1853年3月,太平军定都南京。
由于清八旗军和绿营军都已腐朽不堪,毫无战斗力。
清政府只好鼓励地方官员办团练,曾国藩正是在这个号召下投身战争的。
作为中央文官,他一无地方工作经验,二根本不懂军事。如何征兵、练兵,征粮、征饷一概不知,他到底该从何处干起呢?
没办法,只能巴蛮。
曾国藩回家乡直接招募士兵,还要求必须是天性淳朴的农民。
招募后进行严格军事训练,还要配合儒家政治教育。
时人嘲笑曾国藩办团练是:儒生带乡奴。
但,曾国藩居然建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可靠的队伍,这也是后来湘军的基本班底。
兵源解决了,后勤保障怎么办?
团练的本质是清政府在国家机器上开了一道口子,允许体制内官员在体制外招募独立作战部队,不受清政府直接控制,合法性也就成了问题。
战争导致地方财政空前拮据,湖南官场对支持曾国藩非常不积极。
为此曾国藩冒牺牲政治生命风险,多次给咸丰皇帝上书,逼迫皇帝给他统领地方的大权,给予湘军合法地位,甚至弹劾了湖南江西两位巡抚下台,强逼地方官僚支持湘军作战。
与湘军对阵的太平军将领,不论石达开,还是陈玉成李秀成,皆骁勇善战。
曾国藩跟对手相比,军事能力差了数量级。
早期湘军留下了连串耻辱记录:
1854年,湘军遭遇靖港大败,曾国藩险些跳江自杀;
1854年底,虎口惨败,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1855年,石达开西征横扫江西全省,湘军被驱赶到南昌,困守孤城。
这一系列惨败,湘军和曾国藩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屡败屡战中一点点吸取经验,并发展壮大。
到太平天国灭亡,湘军主力部队发展到20万人规模,汇聚了李鸿章、刘坤一、丁汝昌等军事将领。
同时曾国藩为湘军制订对付太平军的战法:
结硬寨,打呆仗。
用堑壕战对付太平军的运动战。
结硬寨,打呆仗的风格就是把湖南人巴蛮的品质发挥到极致的标志。
湘军就像是湖南山涧里缠绕在悬崖边上的藤蔓一样,死死地巴住太平军不放,慢慢耗尽太平军的力量。
1859年冬,安庆保卫战。
九弟曾国荃在安庆城外挖掘了两道五丈宽、两丈深的壕沟,靠近安庆城的壕沟用来负责进攻城池,外面一层用来阻止支援安庆的援军。
湘军挖掘地道渗透到安庆城周边,城内的太平军尝试出城消灭堑壕里的湘军,往往一场仗打下来就会造成太平军几千人的伤亡,而湘军一般只会牺牲数百人。
最后渗透到安庆城下的湘军利用炸药破坏城墙,攻陷了安庆。
安庆保卫战结束,南京西大门被打开了。
相比战场上遇到的失败,曾国藩早期官场中遭遇的挫折和坎坷,曾国藩的“巴蛮”还险些让他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曾国藩怀抱治国平天下,进入官场就给自己定了很高的政治目标,要践行儒家思想政治理想。
这就是曾国藩与众不同之处。
别人读圣贤书为了考功名,而对于儒家宣扬的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君臣一心,开创盛世的政治理想其实是没多少人去实践的,可偏偏曾国藩就去身体力行。
前期官宦生涯中,曾国藩坚持不结党营私,不贪污受贿。
但当他想把这种理想推行到官场上时就发现太难了。
时代太糟糕了。
鸦片战争,1842年,清战败后,道光帝丧失了进取心,执政风格趋向保守平庸,官员秉持“多磕头,少说话”哲学。
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照惯例他要去丁忧守制。
当咸丰帝挽留曾国藩时,他竟借此要挟给他督抚大权,皇帝决定收回曾兵权,回老家守孝。
政治生涯基本被断送了。
罢官回家后,曾国藩读庄子南华经等佛老之学,逐渐心态变了,开始站在第三方角度来审视自己。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官场上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利益。
利益可以协商,可以分割,还可以交换。
政治家必须要学会用利益吸纳更多同盟者为自己服务。
完成政治空想家到成熟政治家的转型。
当曾国藩重返官场,脱胎换骨。
首先态度变了,多了一份谦退和理解。
上任之初他逐一拜访湖南各级官僚,向对方请教,跟咸丰帝打交道的身段也柔软了很多,连专折奏事的权利都不要了。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咸丰帝革职何桂清。
肃顺举荐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负责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务的封疆大吏。
一次户部报销三千万两白银,按潜规则要给户部书办40万两回扣,曾谈到了8万两。
恭亲王不批这笔钱,曾国藩说谈好的八万两还是要给,自己拿八万两给了户部书办。
书办地位低权力大,这次失信于人,以后再找这些人办事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