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回老家,学校刚考完期中考试,亲戚在家教育孩子好好学习。
亲戚A对儿子说你不是想要一个手机吗?下次考全班第一这个手机就给你,如果考不了那你就别想了。
亲戚B对女儿说你下次要是考不好就别回来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直用手捂着耳朵,根本就不愿意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迫切希望,但又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努力学习。在老家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辍学,出去打工或者在家待业。
有些父母知道孩子如果长大想有出路,就必须好好学习,但又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只能通过奖励或者家长权威强制孩子好好学习。
但这样的效果正好相反,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会认为父母只认成绩,对学习产生反感。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通过奖励还有威胁可能一时有效,但并不能长期让孩子努力学习。这样简单粗暴的沟通也会适得其反。
那我们应该怎样跟孩子沟通呢,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这里有四个沟通要素。
首先第一个要素,就是客观的说出观察到的事实让对方心服口服,我们要留意发生的事情即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清楚的去表达观察到的结果,而不去主观评判别人。
第二个要素,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对方和自己内心链接。你所观察到的这些事情,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他让你觉得害怕,让你觉得孤独,让你觉得开心,让你觉得欣喜等等。
第三个要素,提出自己的需要。凡事有沟通就是有需要。比如对方一个习惯,一个错误让你受不了,你要知道只有这个双方的需求被满足了,这个沟通危机才会被解除,两个人才有可能回到正确的轨道,可是我们总是习惯隐藏我们真正的需要,然后无休止的职责对方。
第四个要素,说出具体的请求,明确了未来两个人为了改善这件事情,可以尝试着做些什么。我们要明确的给出期待,告诉对方要用何种行动过来满足我们。为什么会有冲突,我们都是希望对方改变,但是也很少有人能够直接的说出这些内容。
那我们用这种沟通方式来试一试跟孩子沟通,看看效果会怎么样。
家长:这次期中考试你考了第十名,数学只考了70分,比起上一次退步了,你心里一定很难受。
孩子:嗯
家长:你每天放学就去培训班学习,写完作业回来已经八点了,你的努力还有辛苦我们都看到了,这次考的不好我们也为你难过。但是这也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没有掌握好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地方错了,努力把它解决掉,下次它就不是拦路虎了。我们一起去把这只老虎抓出来吧?
孩子:好啊,我现在就去把它抓出来
如果在沟通中理解了孩子的情绪,跟孩子建立了感情上的连接,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他就会敞开心扉跟父母沟通。
同时把犯错误当作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从错误中学习成长,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遇到问题。
《非暴力沟通》这是一本让你更加有爱,好好说话的书,它告诉我们在沟通中每个人都需要理解与倾听,怎样才跟别人有效沟通。
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希望每个人都能跟自己的家人朋友好好沟通。